用臺灣台語查詞目

部分符合 「tau7」 有84筆,第2頁

序號21綠豆膨
序號 21
詞目 綠豆膨
音讀 li̍k-tāu-phòng
釋義 綠豆椪。以酥脆薄餅皮包甜綠豆沙餡製成的糕餅點心。
序號22黃豆
序號 22
詞目 黃豆
音讀 n̂g-tāu
釋義 大豆。曬乾的毛豆。表皮呈現黃色的豆類,可用來製做豆腐、豆漿等食物。
序號23娘仔豆
序號 23
詞目 娘仔豆
音讀 niû-á-tāu
釋義 蠶蛹。蠶吐絲做繭後,所變成的蛹。
序號24烏豆
序號 24
詞目 烏豆
音讀 oo-tāu
釋義 黑豆。草本豆科植物。莢果有短柄,扁平線狀呈長橢圓形。可製成醬油做為調味料,或於中醫入藥,有解毒利尿的功效。
序號25放屁豆
序號 25
詞目 放屁豆
音讀 pàng-phuì-tāu
釋義 豆類。可採食,也可榨油。多分布在印度東部和埃及,臺灣各地也常可見到零星栽培。因為食用過後,會使人放屁,所以在南部又叫「放屁豆仔」。
序號26破豆
序號 26
詞目 破豆
音讀 phò-tāu
釋義 閒聊。
序號27扁豆
序號 27
詞目 扁豆
音讀 pínn-tāu
釋義 皇帝豆、扁豆。豆類。莖蔓生,葉互生,有長柄,開白色或紫色花,莢果呈新月形,內含黑色或白色種子,可食用。豆粒極大,風味絕佳,居豆類之冠。
序號28撒豆油
序號 28
詞目 撒豆油
音讀 suah tāu-iû
釋義 加醬油。
序號29骰仔
序號 29
詞目 骰仔
音讀 tâu-á
釋義 骰子。一種遊戲或賭博用的小方塊。六面分別刻上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、六點,一、四漆紅色,其餘為黑色。
序號30豆仔
序號 30
詞目 豆仔
音讀 tāu-á
釋義 豆子。總稱豆類植物所結的果實。
序號31豆仔魚
序號 31
詞目 豆仔魚
音讀 tāu-á-hî/tāu-á-hû
釋義 大鱗鮻。魚類。食用魚種,外觀近似於烏魚,體長約20至25公分,最長可達35公分。
序號32豆仔薯
序號 32
詞目 豆仔薯
音讀 tāu-á-tsî/tāu-á-tsû
釋義 豆薯。根莖類。地下生有肉質的大塊根,形狀像甘薯,薯肉呈白色,味道甜而多汁,富含養分,可以生吃。莢果扁平線狀,有毛,種子紅褐色,約十粒,近扁圓形,有毒,種子油可以製殺蟲劑。
序號33豆餡
序號 33
詞目 豆餡
音讀 tāu-ānn
釋義 把豆子煮熟搗爛後,加入糖、油等調味料所做成的食品,經常用來做糕餅點心的餡。
序號34豆腐
序號 34
詞目 豆腐
音讀 tāu-hū
釋義 黃豆磨成豆汁之後,再加工製成的食品。
序號35豆腐鯊
序號 35
詞目 豆腐鯊
音讀 tāu-hū-sua
釋義 魚類。鯨鯊,體長在八到十五公尺之間,有時可達十八公尺,是現存最大型的海洋魚類。因肉質白而細嫩如豆腐,在臺灣稱之為「豆腐鯊」。
序號36豆花
序號 36
詞目 豆花
音讀 tāu-hue
釋義 在豆漿中加入少量的鹽滷或石膏,使能凝結成比豆腐還嫩的食品。通常加糖水和花生,當作甜食。
序號37豆油
序號 37
詞目 豆油
音讀 tāu-iû
釋義 醬油。用黃豆、鹽等發酵製成的黑色液體調味品。
序號38豆油膏
序號 38
詞目 豆油膏
音讀 tāu-iû-ko
釋義 醬油膏。
序號39豆乳
序號 39
詞目 豆乳
音讀 tāu-jú/tāu-lú
釋義 豆腐乳。閩南地區常見的一種傳統醃製食品,以豆腐醃製、發酵後食用,口味柔軟甘醇。
序號40豆箍
序號 40
詞目 豆箍
音讀 tāu-khoo
釋義 豆餅。用壓榨豆油剩下來的渣滓,壓製成每個約三、四十斤的圓餅,可做肥料或飼料。
部分符合 「tau7」 有84筆,第2頁
序號 詞目 音讀 釋義
21 綠豆膨 li̍k-tāu-phòng 綠豆椪。以酥脆薄餅皮包甜綠豆沙餡製成的糕餅點心。
22 黃豆 n̂g-tāu 大豆。曬乾的毛豆。表皮呈現黃色的豆類,可用來製做豆腐、豆漿等食物。
23 娘仔豆 niû-á-tāu 蠶蛹。蠶吐絲做繭後,所變成的蛹。
24 烏豆 oo-tāu 黑豆。草本豆科植物。莢果有短柄,扁平線狀呈長橢圓形。可製成醬油做為調味料,或於中醫入藥,有解毒利尿的功效。
25 放屁豆 pàng-phuì-tāu 豆類。可採食,也可榨油。多分布在印度東部和埃及,臺灣各地也常可見到零星栽培。因為食用過後,會使人放屁,所以在南部又叫「放屁豆仔」。
26 破豆 phò-tāu 閒聊。
27 扁豆 pínn-tāu 皇帝豆、扁豆。豆類。莖蔓生,葉互生,有長柄,開白色或紫色花,莢果呈新月形,內含黑色或白色種子,可食用。豆粒極大,風味絕佳,居豆類之冠。
28 撒豆油 suah tāu-iû 加醬油。
29 骰仔 tâu-á 骰子。一種遊戲或賭博用的小方塊。六面分別刻上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、六點,一、四漆紅色,其餘為黑色。
30 豆仔 tāu-á 豆子。總稱豆類植物所結的果實。
31 豆仔魚 tāu-á-hî/tāu-á-hû 大鱗鮻。魚類。食用魚種,外觀近似於烏魚,體長約20至25公分,最長可達35公分。
32 豆仔薯 tāu-á-tsî/tāu-á-tsû 豆薯。根莖類。地下生有肉質的大塊根,形狀像甘薯,薯肉呈白色,味道甜而多汁,富含養分,可以生吃。莢果扁平線狀,有毛,種子紅褐色,約十粒,近扁圓形,有毒,種子油可以製殺蟲劑。
33 豆餡 tāu-ānn 把豆子煮熟搗爛後,加入糖、油等調味料所做成的食品,經常用來做糕餅點心的餡。
34 豆腐 tāu-hū 黃豆磨成豆汁之後,再加工製成的食品。
35 豆腐鯊 tāu-hū-sua 魚類。鯨鯊,體長在八到十五公尺之間,有時可達十八公尺,是現存最大型的海洋魚類。因肉質白而細嫩如豆腐,在臺灣稱之為「豆腐鯊」。
36 豆花 tāu-hue 在豆漿中加入少量的鹽滷或石膏,使能凝結成比豆腐還嫩的食品。通常加糖水和花生,當作甜食。
37 豆油 tāu-iû 醬油。用黃豆、鹽等發酵製成的黑色液體調味品。
38 豆油膏 tāu-iû-ko 醬油膏。
39 豆乳 tāu-jú/tāu-lú 豆腐乳。閩南地區常見的一種傳統醃製食品,以豆腐醃製、發酵後食用,口味柔軟甘醇。
40 豆箍 tāu-khoo 豆餅。用壓榨豆油剩下來的渣滓,壓製成每個約三、四十斤的圓餅,可做肥料或飼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