虱目魚
- sat-ba̍k-hî
- sat-ba̍k-hû
釋義
-
名詞 魚類。呈紡錘形,長約二十到三十公分,口小,尾鰭分叉,細刺多,善於跳躍。臺灣西南部較多,屏東地區叫「海草魚」(hái-tsháu-hî),是臺灣地區重要的食用魚,在街市上到處有賣虱目魚作為食材的各式食品,像虱目魚粥、虱目魚湯。
分類
詞彙比較
| 腔 | 詞彙 | 音讀 |
|---|---|---|
| 鹿港偏泉腔 | 虱目魚 | sat-ba̍k-hîr |
| 三峽偏泉腔 | 虱目魚 | sat-ba̍k-hîr |
| 臺北偏泉腔 | 虱目魚 | sat-ba̍k-hû |
| 宜蘭偏漳腔 | 麻虱目仔 | muâ-sat-ba̍k-á |
| 臺南混合腔 | 虱目魚 | sat-ba̍k-hî |
| 高雄混合腔 | 虱目魚 | sat-ba̍k-hî |
| 金門偏泉腔 | 虱目仔魚 | sat-ba̍k-á-hîr |
| 馬公偏泉腔 | 虱目 | sat-ba̍k |
| 新竹偏泉腔 | 麻虱目 | muâ-sat-ba̍k |
| 臺中偏漳腔 | 麻虱目仔 | muâ-sat-ba̍k-á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