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臺灣台語查詞目

部份符合 「仔」 有1541筆,第28頁

序號541管仔粿
序號 541
詞目 管仔粿
音讀 kóng-á-kué/kóng-á-ké
華語釋義 紅豆餅、車輪餅。
序號542摃槌仔
序號 542
詞目 摃槌仔
音讀 kòng-thuî-á
華語釋義 榔頭、錘子。敲打東西的工具。
序號543罟
序號 543
詞目
音讀 koo
華語釋義 漁網。 撈。用漁網在水中撈魚蝦。 撈。用工具在水中撈東西。 留養小孩。舊時指寡婦改嫁,其子女由原本夫家的公婆、親戚留養,而沒有跟著到新的夫家去。
序號544罟仔
序號 544
詞目 罟仔
音讀 koo-á
華語釋義 魚網。一種捕魚的網子。
序號545孤鳥
序號 545
詞目 孤鳥
音讀 koo-tsiáu
華語釋義 孤落單的鳥。比喻孤獨的人。
序號546股仔囝
序號 546
詞目 股仔囝
音讀 kóo-á-kiánn
華語釋義 股票股利、股票股息。指所投資的公司在每年盈餘裡,依股東持有比例配發當做股利、股息的股票。
序號547鼓仔燈
序號 547
詞目 鼓仔燈
音讀 kóo-á-ting
華語釋義 燈籠。以細竹或鐵絲做成鼓形的骨架,外表糊上紗或紙,或以塑膠做成,以蠟燭或電燈做為光源。可提在手上或掛在屋簷下,作為照明用具或裝飾品。
序號548糊仔
序號 548
詞目 糊仔
音讀 kôo-á
華語釋義 漿糊。
序號549龜仔
序號 549
詞目 龜仔
音讀 ku-á
華語釋義 甲蟲,鞘翅目昆蟲的統稱。被稱為「龜仔」的通常是金龜子、瓢蟲、甲蟲。
序號550舅仔
序號 550
詞目 舅仔
音讀 kū-á
華語釋義 舅子。稱謂。丈夫對他人稱妻子的兄弟。
序號551舅仔探房
序號 551
詞目 舅仔探房
音讀 kū-á-thàm-pâng
華語釋義 結婚後的第三天,新娘的兄弟前來男方家,探望新婦嫁後的起居情況,而男方家須以禮款待。
序號552歌仔
序號 552
詞目 歌仔
音讀 kua-á
華語釋義 民謠、小調。
序號553歌仔戲
序號 553
詞目 歌仔戲
音讀 kua-á-hì
華語釋義 一種民間戲曲。流行於臺、閩地區。融合了錦歌、採茶曲等民間藝術和當地的民歌、說唱。又受京戲、四平戲的影響,逐漸發展成獨立戲種。
序號554歌仔先
序號 554
詞目 歌仔先
音讀 kua-á-sian
華語釋義 說唱藝人。從事職業彈唱的民間藝人。 「歌仔冊」(kua-á-tsheh)的編作者。
序號555歌仔冊
序號 555
詞目 歌仔冊
音讀 kua-á-tsheh
華語釋義 歌仔冊。盛行於清末、日治、民國初期,臺灣、閩南、潮州等地區的民間俗文學,通常為約六十四開小冊,多以七字一句、四句一韻之形式成篇,以閩南語、客語書寫,題材包羅萬象,為臺灣重要俗文學資料。
序號556割稻仔
序號 556
詞目 割稻仔
音讀 kuah-tiū-á
華語釋義 收割稻子。
序號557割稻仔尾
序號 557
詞目 割稻仔尾
音讀 kuah-tiū-á-bué/kuah-tiū-á-bé
華語釋義 坐享其成。原意為收割稻子,引申為罵人不勞而獲。
序號558枴
序號 558
詞目
音讀 kuái
華語釋義 枴杖的總稱。
序號559枴仔
序號 559
詞目 枴仔
音讀 kuái-á
華語釋義 枴杖。
序號560管區的
序號 560
詞目 管區的
音讀 kuán-khu--ê
華語釋義 在負責的管區內,執行例行巡邏勤務的警察。
部份符合 「仔」 有1541筆,第28頁
序號 詞目 音讀 華語釋義
541 管仔粿 kóng-á-kué/kóng-á-ké 紅豆餅、車輪餅。
542 摃槌仔 kòng-thuî-á 榔頭、錘子。敲打東西的工具。
543 koo 漁網。 撈。用漁網在水中撈魚蝦。 撈。用工具在水中撈東西。 留養小孩。舊時指寡婦改嫁,其子女由原本夫家的公婆、親戚留養,而沒有跟著到新的夫家去。
544 罟仔 koo-á 魚網。一種捕魚的網子。
545 孤鳥 koo-tsiáu 孤落單的鳥。比喻孤獨的人。
546 股仔囝 kóo-á-kiánn 股票股利、股票股息。指所投資的公司在每年盈餘裡,依股東持有比例配發當做股利、股息的股票。
547 鼓仔燈 kóo-á-ting 燈籠。以細竹或鐵絲做成鼓形的骨架,外表糊上紗或紙,或以塑膠做成,以蠟燭或電燈做為光源。可提在手上或掛在屋簷下,作為照明用具或裝飾品。
548 糊仔 kôo-á 漿糊。
549 龜仔 ku-á 甲蟲,鞘翅目昆蟲的統稱。被稱為「龜仔」的通常是金龜子、瓢蟲、甲蟲。
550 舅仔 kū-á 舅子。稱謂。丈夫對他人稱妻子的兄弟。
551 舅仔探房 kū-á-thàm-pâng 結婚後的第三天,新娘的兄弟前來男方家,探望新婦嫁後的起居情況,而男方家須以禮款待。
552 歌仔 kua-á 民謠、小調。
553 歌仔戲 kua-á-hì 一種民間戲曲。流行於臺、閩地區。融合了錦歌、採茶曲等民間藝術和當地的民歌、說唱。又受京戲、四平戲的影響,逐漸發展成獨立戲種。
554 歌仔先 kua-á-sian 說唱藝人。從事職業彈唱的民間藝人。 「歌仔冊」(kua-á-tsheh)的編作者。
555 歌仔冊 kua-á-tsheh 歌仔冊。盛行於清末、日治、民國初期,臺灣、閩南、潮州等地區的民間俗文學,通常為約六十四開小冊,多以七字一句、四句一韻之形式成篇,以閩南語、客語書寫,題材包羅萬象,為臺灣重要俗文學資料。
556 割稻仔 kuah-tiū-á 收割稻子。
557 割稻仔尾 kuah-tiū-á-bué/kuah-tiū-á-bé 坐享其成。原意為收割稻子,引申為罵人不勞而獲。
558 kuái 枴杖的總稱。
559 枴仔 kuái-á 枴杖。
560 管區的 kuán-khu--ê 在負責的管區內,執行例行巡邏勤務的警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