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ái 海

完全符合 「hái 海」 有2筆

序號1海
序號 1
詞目
音讀 hái
華語釋義 地球上鄰接大陸的水域。
序號2海
序號 2
詞目
音讀 Hái
華語釋義 附錄-百家姓
完全符合 「hái 海」 有2筆
序號 詞目 音讀 華語釋義
1 hái 地球上鄰接大陸的水域。
2 Hái 附錄-百家姓

部份符合 「hái 海」 有93筆

序號1海翁
序號 1
詞目 海翁
音讀 hái-ang
華語釋義 鯨魚。哺乳類動物,外形像魚,但用肺呼吸,是現今世界上最大的動物。生活在海洋,胎生,鼻孔在頭頂上,所以常露出水面呼吸。
序號2海味
序號 2
詞目 海味
音讀 hái-bī
華語釋義 海產、海鮮。海洋中可以食用的動植物。
序號3海面
序號 3
詞目 海面
音讀 hái-bīn
華語釋義 海水的表面。
序號4海海
序號 4
詞目 海海
音讀 hái-hái
華語釋義 形容諸般事務並沒有特別值得期待的地方,一切只是普普通通而已。
序號5海風
序號 5
詞目 海風
音讀 hái-hong
華語釋義 從海上吹來的風。
序號6海岸
序號 6
詞目 海岸
音讀 hái-huānn
華語釋義 海濱。銜接海洋邊緣的陸地。 海堤。隔離陸地與海的堤防,用以防止波浪的侵蝕及其他災害。
序號7海和尚
序號 7
詞目 海和尚
音讀 hái-huê-siūnn
華語釋義 短趾和尚蟹,又名兵蟹、海珍珠。其頭胸為圓形,像剃光的和尚頭,所以又稱「海和尚」。牠們大批棲息於灘地,退潮時會成群至水邊覓食,如行軍一般,故又有「兵蟹」之稱。
序號8海湧
序號 8
詞目 海湧
音讀 hái-íng
華語釋義 海浪。
序號9海洋
序號 9
詞目 海洋
音讀 hái-iûnn
華語釋義 大海。海與洋的總稱。
序號10海虼蚻
序號 10
詞目 海虼蚻
音讀 hái-ka-tsua̍h
華語釋義 甲殼類動物。身體上下扁平,長約二到四公分,有七對附肢,屬甲殼動物等腳目,大多成群在海邊的礫石縫隙間活動,也可爬入水中避敵,以吃食各種藻類碎片和有機垃圾為生。 指專門對法拍屋進行非法圍標的投機份子。 從事海上走私犯罪活動的人。
序號11海狗
序號 11
詞目 海狗
音讀 hái-káu
華語釋義 哺乳動物。生活在海洋中,能在陸地上爬行。脣薄有鬚,眼大耳小,軀體圓長,四肢為鰭狀,有蹼,背黑褐色,腹白。
序號12海口
序號 12
詞目 海口
音讀 hái-kháu
華語釋義 靠海的地方。
序號13海口腔
序號 13
詞目 海口腔
音讀 hái-kháu-khiunn
華語釋義 由泉州同安腔而來,但腔調較同安腔更重,又因為說此腔調的人多居住在西部沿海與河口地帶,所以稱此種腔調為「海口腔」。從桃園市新屋西南角的蚵間村以南,一直沿著海岸線,直到嘉義的東石、蒜頭、布袋,都是泉州腔的勢力,這一長條的泉州腔因為處在海邊,故俗稱「海口腔」。最明顯的語音特徵就是陰上變調是中升調。
序號14海峽
序號 14
詞目 海峽
音讀 hái-kiap
華語釋義 兩塊陸地之間連接兩片海域的狹窄水道。
序號15海墘
序號 15
詞目 海墘
音讀 hái-kînn
華語釋義 海邊、海濱、海岸。鄰接海洋邊緣的陸地。
序號16海瓜子
序號 16
詞目 海瓜子
音讀 hái-kue-tsí
華語釋義 小眼花簾蛤。貝類。殼呈卵圓形,殼內為白色,外殼顏色變化多,有深灰色、黃褐色等。多棲息臺灣西部的淺海砂泥底。可加九層塔等香料熱炒,或加薑絲煮湯。
序號17海鱺仔
序號 17
詞目 海鱺仔
音讀 hái-lē-á
華語釋義 海鱺。魚類。分布於溫帶海域,喜棲息於河口、沙灘、深海、岩石海岸等地,主要以魚類、甲殼類、軟體動物為食。經濟價值高,肉質鮮美,適合各種烹調法。
序號18海龍王
序號 18
詞目 海龍王
音讀 Hái-lîng-ông
華語釋義 神話傳說中住在海底龍宮的主宰者。
序號19海量
序號 19
詞目 海量
音讀 hái-liōng
華語釋義 酒量大。
序號20海綿
序號 20
詞目 海綿
音讀 hái-mî
華語釋義 動物名。為多細胞動物中最原始的一種,常見於淺海海域,呈褐色、紅色、綠色等。 一種以橡膠或塑料製成的多孔化學成品,吸水力強,彈性佳。
序號21海鰻
序號 21
詞目 海鰻
音讀 hái-muâ
華語釋義 魚類。無鱗,體形像蛇,具有大口和銳利的牙齒,以攝食其他魚類為生。
序號22海豹
序號 22
詞目 海豹
音讀 hái-pà
華語釋義 哺乳動物。生長在溫帶和寒帶的湖海中,毛皮蒼黑而有光,四肢短而扁平,趾間有蹼。
序號23海坪
序號 23
詞目 海坪
音讀 hái-phiânn
華語釋義 平坦的海灘、沙灘,潮間帶。
序號24海埔
序號 24
詞目 海埔
音讀 hái-poo
華語釋義 海埔地、潮埔。潮流搬運沙泥堆積於潮間帶,所形成寬闊平坦的泥地。
序號25海產
序號 25
詞目 海產
音讀 hái-sán
華語釋義 指從海中捕獲可供食用的生物。如魚、蝦、蟹或海草、海藻類等。
序號26海產糜
序號 26
詞目 海產糜
音讀 hái-sán-muê/hái-sán-bê
華語釋義 海鮮粥。用海鮮為佐料所煮成的鹹稀飯,是臺灣常見的一種小吃。
序號27海參
序號 27
詞目 海參
音讀 hái-sim
華語釋義 棘皮動物。長五、六寸,色黑,多肉刺,圓柱形,體柔軟,可食用,是名貴的菜餚原料。
序號28海沙埔
序號 28
詞目 海沙埔
音讀 hái-sua-poo
華語釋義 海灘。泛稱海邊的沙地。
序號29海線
序號 29
詞目 海線
音讀 hái-suànn
華語釋義 沿著海岸的交通路線。
序號30海底
序號 30
詞目 海底
音讀 hái-té/hái-tué
華語釋義 海洋的底部。
序號31海獺
序號 31
詞目 海獺
音讀 hái-thuah
華語釋義 水獺。哺乳動物。身長大約有三尺多,頭形小,身體肥胖;有褐色柔密的皮毛,極貴重,產於北太平洋海岸。
序號32海豬
序號 32
詞目 海豬
音讀 hái-ti/hái-tu
華語釋義 海豚。哺乳類動物,身長約二公尺,頭小、嘴尖,鼻孔長在頭頂上,背部青黑色,腹部白色,前肢呈鰭狀,可用來保持平衡。牠能學習複雜的動作,並有很好的記憶力,是相當聰明的動物。
序號33海漲
序號 33
詞目 海漲
音讀 hái-tiòng
華語釋義 海嘯。 漲潮。在潮汐中,海面水位上升,或該時段的通稱。主要因太陽、月亮的引力作用而形成。
序號34海島
序號 34
詞目 海島
音讀 hái-tó
華語釋義 海洋上的島嶼。
序號35海棠
序號 35
詞目 海棠
音讀 hái-tông
華語釋義 木本植物。葉子為長卵形,春天開淡紅色的花,有單瓣或重瓣,果實為球形,略帶酸味。
序號36海菜
序號 36
詞目 海菜
音讀 hái-tshài
華語釋義 海藻。海中隱花植物的總稱。可分為紅、褐、綠三種,如紫菜、昆布、石蓴等。
序號37海賊
序號 37
詞目 海賊
音讀 hái-tsha̍t
華語釋義 海盜。在海上掠奪、強劫財物的人。
序號38海蛇
序號 38
詞目 海蛇
音讀 hái-tsuâ
華語釋義 海蛇科動物的統稱,生長在海中,體長大約有三、四尺。
序號39海水浴場
序號 39
詞目 海水浴場
音讀 hái-tsuí i̍k-tiûnn
華語釋義 設有安全設施及適當管理,專門提供人游泳玩水的海灘。
序號40海水倒激
序號 40
詞目 海水倒激
音讀 hái-tsuí tò-kik
華語釋義 海水倒灌。
序號41海帶
序號 41
詞目 海帶
音讀 hái-tuà
華語釋義 昆布。生於海中,為帶狀,長二至七公尺,寬可達三十公分以上。含豐富的碘、磷、鉀、維生素甲等,常吃可以預防甲狀腺腫。
序號42沿海
序號 42
詞目 沿海
音讀 iân-hái
華語釋義 靠近海邊的地區。
序號43苦海
序號 43
詞目 苦海
音讀 khóo-hái
華語釋義 佛教用語,指生死輪迴的三界。 泛指人生社會。 指痛苦的困境。
序號44瞞天過海
序號 44
詞目 瞞天過海
音讀 muâ-thinn-kuè-hái/muâ-thinn-kè-hái
華語釋義 比喻欺騙的手法很高明。
序號45山盟海誓
序號 45
詞目 山盟海誓
音讀 san-bîng-hái-sè
華語釋義 誓言感情如山的堅定、如海的深沉。多用來表示對愛情的真誠不變。
序號46山珍海味
序號 46
詞目 山珍海味
音讀 san-tin-hái-bī
華語釋義 山中和海中所生產的各式各樣的珍貴食品。
序號47四海
序號 47
詞目 四海
音讀 sù-hái
華語釋義 到處、四處。古代人認為中國四周環海,所以稱四個方位為「四海」,用來泛指世界各地。
序號48東海
序號 48
詞目 東海
音讀 Tang-hái
華語釋義 海洋名。位於長江口以南、臺灣海峽以北,臺灣、福建、浙江、江蘇南部都濱臨這個海域。
序號49迵海
序號 49
詞目 迵海
音讀 thàng-hái
華語釋義 通往海濱。 比喻海量、無限量。
序號50填海
序號 50
詞目 填海
音讀 thiām-hái
華語釋義 把東西丟棄到海裡。
部份符合 「hái 海」 有93筆
序號 詞目 音讀 華語釋義
1 海翁 hái-ang 鯨魚。哺乳類動物,外形像魚,但用肺呼吸,是現今世界上最大的動物。生活在海洋,胎生,鼻孔在頭頂上,所以常露出水面呼吸。
2 海味 hái-bī 海產、海鮮。海洋中可以食用的動植物。
3 海面 hái-bīn 海水的表面。
4 海海 hái-hái 形容諸般事務並沒有特別值得期待的地方,一切只是普普通通而已。
5 海風 hái-hong 從海上吹來的風。
6 海岸 hái-huānn 海濱。銜接海洋邊緣的陸地。 海堤。隔離陸地與海的堤防,用以防止波浪的侵蝕及其他災害。
7 海和尚 hái-huê-siūnn 短趾和尚蟹,又名兵蟹、海珍珠。其頭胸為圓形,像剃光的和尚頭,所以又稱「海和尚」。牠們大批棲息於灘地,退潮時會成群至水邊覓食,如行軍一般,故又有「兵蟹」之稱。
8 海湧 hái-íng 海浪。
9 海洋 hái-iûnn 大海。海與洋的總稱。
10 海虼蚻 hái-ka-tsua̍h 甲殼類動物。身體上下扁平,長約二到四公分,有七對附肢,屬甲殼動物等腳目,大多成群在海邊的礫石縫隙間活動,也可爬入水中避敵,以吃食各種藻類碎片和有機垃圾為生。 指專門對法拍屋進行非法圍標的投機份子。 從事海上走私犯罪活動的人。
11 海狗 hái-káu 哺乳動物。生活在海洋中,能在陸地上爬行。脣薄有鬚,眼大耳小,軀體圓長,四肢為鰭狀,有蹼,背黑褐色,腹白。
12 海口 hái-kháu 靠海的地方。
13 海口腔 hái-kháu-khiunn 由泉州同安腔而來,但腔調較同安腔更重,又因為說此腔調的人多居住在西部沿海與河口地帶,所以稱此種腔調為「海口腔」。從桃園市新屋西南角的蚵間村以南,一直沿著海岸線,直到嘉義的東石、蒜頭、布袋,都是泉州腔的勢力,這一長條的泉州腔因為處在海邊,故俗稱「海口腔」。最明顯的語音特徵就是陰上變調是中升調。
14 海峽 hái-kiap 兩塊陸地之間連接兩片海域的狹窄水道。
15 海墘 hái-kînn 海邊、海濱、海岸。鄰接海洋邊緣的陸地。
16 海瓜子 hái-kue-tsí 小眼花簾蛤。貝類。殼呈卵圓形,殼內為白色,外殼顏色變化多,有深灰色、黃褐色等。多棲息臺灣西部的淺海砂泥底。可加九層塔等香料熱炒,或加薑絲煮湯。
17 海鱺仔 hái-lē-á 海鱺。魚類。分布於溫帶海域,喜棲息於河口、沙灘、深海、岩石海岸等地,主要以魚類、甲殼類、軟體動物為食。經濟價值高,肉質鮮美,適合各種烹調法。
18 海龍王 Hái-lîng-ông 神話傳說中住在海底龍宮的主宰者。
19 海量 hái-liōng 酒量大。
20 海綿 hái-mî 動物名。為多細胞動物中最原始的一種,常見於淺海海域,呈褐色、紅色、綠色等。 一種以橡膠或塑料製成的多孔化學成品,吸水力強,彈性佳。
21 海鰻 hái-muâ 魚類。無鱗,體形像蛇,具有大口和銳利的牙齒,以攝食其他魚類為生。
22 海豹 hái-pà 哺乳動物。生長在溫帶和寒帶的湖海中,毛皮蒼黑而有光,四肢短而扁平,趾間有蹼。
23 海坪 hái-phiânn 平坦的海灘、沙灘,潮間帶。
24 海埔 hái-poo 海埔地、潮埔。潮流搬運沙泥堆積於潮間帶,所形成寬闊平坦的泥地。
25 海產 hái-sán 指從海中捕獲可供食用的生物。如魚、蝦、蟹或海草、海藻類等。
26 海產糜 hái-sán-muê/hái-sán-bê 海鮮粥。用海鮮為佐料所煮成的鹹稀飯,是臺灣常見的一種小吃。
27 海參 hái-sim 棘皮動物。長五、六寸,色黑,多肉刺,圓柱形,體柔軟,可食用,是名貴的菜餚原料。
28 海沙埔 hái-sua-poo 海灘。泛稱海邊的沙地。
29 海線 hái-suànn 沿著海岸的交通路線。
30 海底 hái-té/hái-tué 海洋的底部。
31 海獺 hái-thuah 水獺。哺乳動物。身長大約有三尺多,頭形小,身體肥胖;有褐色柔密的皮毛,極貴重,產於北太平洋海岸。
32 海豬 hái-ti/hái-tu 海豚。哺乳類動物,身長約二公尺,頭小、嘴尖,鼻孔長在頭頂上,背部青黑色,腹部白色,前肢呈鰭狀,可用來保持平衡。牠能學習複雜的動作,並有很好的記憶力,是相當聰明的動物。
33 海漲 hái-tiòng 海嘯。 漲潮。在潮汐中,海面水位上升,或該時段的通稱。主要因太陽、月亮的引力作用而形成。
34 海島 hái-tó 海洋上的島嶼。
35 海棠 hái-tông 木本植物。葉子為長卵形,春天開淡紅色的花,有單瓣或重瓣,果實為球形,略帶酸味。
36 海菜 hái-tshài 海藻。海中隱花植物的總稱。可分為紅、褐、綠三種,如紫菜、昆布、石蓴等。
37 海賊 hái-tsha̍t 海盜。在海上掠奪、強劫財物的人。
38 海蛇 hái-tsuâ 海蛇科動物的統稱,生長在海中,體長大約有三、四尺。
39 海水浴場 hái-tsuí i̍k-tiûnn 設有安全設施及適當管理,專門提供人游泳玩水的海灘。
40 海水倒激 hái-tsuí tò-kik 海水倒灌。
41 海帶 hái-tuà 昆布。生於海中,為帶狀,長二至七公尺,寬可達三十公分以上。含豐富的碘、磷、鉀、維生素甲等,常吃可以預防甲狀腺腫。
42 沿海 iân-hái 靠近海邊的地區。
43 苦海 khóo-hái 佛教用語,指生死輪迴的三界。 泛指人生社會。 指痛苦的困境。
44 瞞天過海 muâ-thinn-kuè-hái/muâ-thinn-kè-hái 比喻欺騙的手法很高明。
45 山盟海誓 san-bîng-hái-sè 誓言感情如山的堅定、如海的深沉。多用來表示對愛情的真誠不變。
46 山珍海味 san-tin-hái-bī 山中和海中所生產的各式各樣的珍貴食品。
47 四海 sù-hái 到處、四處。古代人認為中國四周環海,所以稱四個方位為「四海」,用來泛指世界各地。
48 東海 Tang-hái 海洋名。位於長江口以南、臺灣海峽以北,臺灣、福建、浙江、江蘇南部都濱臨這個海域。
49 迵海 thàng-hái 通往海濱。 比喻海量、無限量。
50 填海 thiām-hái 把東西丟棄到海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