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
|
後尾門
|
āu-bué-mn̂g/āu-bé-mn̂g
|
後門。
|
2
|
網仔門
|
bāng-á-mn̂g
|
紗門。
|
3
|
衙門
|
gê-mn̂g
|
古時官員辦公的機關。
|
4
|
佛門
|
hu̍t-mn̂g
|
佛教界。
|
5
|
入門
|
ji̍p-mn̂g/li̍p-mn̂g
|
進門。
婦女嫁到夫家。
初步學會。
指初階讀物,多用在書名。
|
6
|
家門
|
ka-mn̂g
|
稱自己的家族。
|
7
|
敲門
|
khà-mn̂g
|
敲門。拍門,叫門。
|
8
|
行後尾門
|
kiânn-āu-bué-mn̂g/kiânn-āu-bé-mn̂g
|
走後門。利用不正當的手段來達到某種目的。
|
9
|
叫門
|
kiò-mn̂g
|
敲門。
|
10
|
顧門
|
kòo-mn̂g
|
看門。看守門戶。
|
11
|
關門
|
kuainn-mn̂g/kuinn-mn̂g
|
把門關上。
|
12
|
過門
|
kuè-mn̂g/kè-mn̂g
|
俗稱女子出嫁到男家。
|
13
|
鬼門
|
kuí-mn̂g
|
一般民間信仰裡所指的地獄之門。
|
14
|
鬼門關
|
kuí-mn̂g-kuan
|
傳說中人鬼兩隔,陰陽交界的關口。
|
15
|
挵門
|
lòng mn̂g
|
叩門、敲門。
|
16
|
門後臼
|
mn̂g-āu-khū
|
傳統漢式建築中,門柱後用來承接門軸的下門臼。
|
17
|
門風
|
mn̂g-hong
|
家風。家庭的名譽。
|
18
|
門戶
|
mn̂g-hōo
|
房屋或其他建築物的出入口。
家庭的地位。
指國家或地方的出入口。多指海港或空港。
派系、派別。
|
19
|
門跤口
|
mn̂g-kha-kháu
|
門口。
|
20
|
門口
|
mn̂g-kháu
|
大門入口。
|
21
|
門口埕
|
mn̂g-kháu-tiânn
|
前庭、前院。
|
22
|
門圈
|
mn̂g-khian
|
門環。舊式大門上所安置像鈸的東西,有環,方便拉開或關。一般在叫門時,也會用環敲門,藉著發出聲響,讓住戶知道有客人來訪。
|
23
|
門栱
|
mn̂g-kông
|
傳統建築中,門板後用以加強串門閉戶之貫木。
|
24
|
門簾
|
mn̂g-lî
|
房門上掛的簾子。
|
25
|
門路
|
mn̂g-lōo
|
管道、途徑。
|
26
|
門票
|
mn̂g-phiò
|
入場券。進入某限制場所時,所必須持有的通行票券。
|
27
|
門神
|
mn̂g-sîn
|
門的守護神。畫或貼在門板上的神像。
|
28
|
門扇
|
mn̂g-sìnn
|
門板。
|
29
|
門斗
|
mn̂g-táu
|
門框。
|
30
|
門擋仔
|
mn̂g-tòng-á
|
門擋。防止開門過猛以保護門後物品的裝置。
|
31
|
門市
|
mn̂g-tshī
|
用來展示公司貨品或是做零售生意的店面。
|
32
|
門閂
|
mn̂g-tshuànn
|
關門的橫木。
|
33
|
門喙
|
mn̂g-tshuì
|
門口。
|
34
|
門診
|
mn̂g-tsín
|
醫生在醫院或診所中為病人看病。
|
35
|
西門町
|
Se-mn̂g-ting
|
地名。位於今臺北市中華路與寶慶路、成都路交叉口及其以西一帶。原為日治時期的都市計畫區之一,仿自東京淺草區的道路設計,主要規劃為娛樂性商業活動的據點。時至今日仍為臺北地區重要的娛樂商圈。源自日語「西門町(せいもんちょう)」。
|
36
|
洗門風
|
sé-mn̂g-hong/sué-mn̂g-hong
|
過去是指紅杏出牆的老婆被先生捉姦後,透過旁人協調,由姦夫準備炮燭登門謝罪。後用於一般事件上,由被傷害者向傷害者求償,以彌補內心的不滿。
|
37
|
鎖門
|
só mn̂g
|
將門鎖上。
|
38
|
同門
|
tâng-mn̂g
|
連襟。稱謂,指姊妹的丈夫彼此互稱。
|
39
|
窗仔門
|
thang-á-mn̂g
|
窗戶。
|
40
|
挩門
|
thuah-mn̂g
|
拉門。可以左右方向滑動的門。
拉門、拖門。
|
41
|
柴門
|
tshâ-mn̂g
|
木門。
|
42
|
侵門踏戶
|
tshim-mn̂g-ta̍h-hōo
|
闖入到別人家裡去進行滋擾、責難等不利於主人的事。
|
43
|
出門
|
tshut-mn̂g
|
離家外出。
|
44
|
正門
|
tsiànn-mn̂g
|
大門。整個建築物的主要出入門戶。
|
45
|
水門
|
tsuí-mn̂g
|
用以調節水位,控制水流流量的閘門。
|
46
|
圓栱門
|
uân-kong-mn̂g
|
傳統建築中具有裝飾作用的圓形門,多無門板,僅是牆面有一個極大的圓形缺口可供通過。
|
47
|
法門
|
huat-mn̂g
|
(臺華共同詞 ,無義項)
|
48
|
油門
|
iû-mn̂g
|
(臺華共同詞 ,無義項)
|
49
|
熱門
|
jia̍t-mn̂g/lia̍t-mn̂g
|
(臺華共同詞 ,無義項)
|
50
|
快門
|
khuài-mn̂g
|
(臺華共同詞 ,無義項)
|
51
|
開門
|
khui-mn̂g
|
(臺華共同詞 ,無義項)
|
52
|
冷門
|
líng-mn̂g
|
(臺華共同詞 ,無義項)
|
53
|
門號
|
mn̂g-hō
|
(臺華共同詞 ,無義項)
|
54
|
部門
|
pōo-mn̂g
|
(臺華共同詞 ,無義項)
|
55
|
射門
|
siā-mn̂g
|
(臺華共同詞 ,無義項)
|
56
|
雙門
|
siang-mn̂g
|
(臺華共同詞 ,無義項)
|
57
|
鐵門
|
thih-mn̂g
|
(臺華共同詞 ,無義項)
|
58
|
車門
|
tshia-mn̂g
|
(臺華共同詞 ,無義項)
|
59
|
大門
|
tuā-mn̂g
|
(臺華共同詞 ,無義項)
|
60
|
衙門口
|
Gê-mn̂g-kháu
|
屏東縣崁頂(附錄-地名-舊地名)
|
61
|
金門縣
|
Kim-mn̂g-kuān
|
離島(附錄-地名-臺灣縣市行政區名)
|
62
|
北門
|
Pak-mn̂g
|
火車線站名
|
63
|
北門
|
Pak-mn̂g
|
臺北捷運松山新店線站名
|
64
|
北門區
|
Pak-mn̂g-khu
|
臺南市行政區(附錄-地名-臺灣縣市行政區名)
|
65
|
北門嶼
|
Pak-mn̂g-sū
|
臺南市北門(附錄-地名-舊地名)
|
66
|
三地門鄉
|
Sam-tē-mn̂g-hiong
|
屏東縣行政區(附錄-地名-臺灣縣市行政區名)
|
67
|
西門
|
Se-mn̂g
|
臺北捷運松山新店線、板南線站名
|
68
|
小南門
|
Sió-lâm-mn̂g
|
臺北捷運松山新店線站名
|
69
|
山地門
|
Suann-tē-mn̂g
|
屏東縣三地(附錄-地名-舊地名)
|
70
|
東門
|
Tang-mn̂g
|
臺北捷運淡水信義線、中和新蘆線站名
|
71
|
斗六門
|
Táu-la̍k-mn̂g
|
雲林縣斗六(附錄-地名-舊地名)
|
72
|
石門區
|
Tsio̍h-mn̂g-khu
|
新北市行政區(附錄-地名-臺灣縣市行政區名)
|
73
|
入人門,順人意。
|
Ji̍p lâng mn̂g, sūn lâng ì.
|
指進入別人的家門,順從別人的意見。原指女子出嫁後,應當順從丈夫、公婆之意,後延伸到別的地域或單位機構,應順從該地之風俗規定。
|
74
|
關門著閂,講話著看。
|
Kuainn-mn̂g tio̍h tshuànn, kóng-uē tio̍h khuànn.
|
關門時要插上門閂,說話要看場合與時機。勸人說話要看時機,不要因一時大意而造成難以收拾的局面。
|
75
|
上山看山勢,入門看人意。
|
Tsiūnn-suann khuànn suann-sì, ji̍p-mn̂g khuànn lâng ì.
|
上山要觀察山勢,進門要觀察主人心意。指做人要隨時注意環境的變化,懂得察顏觀色,行事才能合宜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