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āu 豆

部份符合 「tāu 豆」 有66筆

序號51塗豆麩
序號 51
詞目 塗豆麩
音讀 thôo-tāu-hu
華語釋義 花生粉。
序號52塗豆油
序號 52
詞目 塗豆油
音讀 thôo-tāu-iû
華語釋義 花生油。用花生米榨的油,可供食用、燃燈,所含的脂肪比較多,可以製成肥皂和作為肌肉注射劑的溶媒。
序號53塗豆仁
序號 53
詞目 塗豆仁
音讀 thôo-tāu-jîn/thôo-tāu-lîn
華語釋義 花生米。落花生莢果內的種子。
序號54塗豆糖
序號 54
詞目 塗豆糖
音讀 thôo-tāu-thn̂g
華語釋義 花生糖。
序號55甜豆
序號 55
詞目 甜豆
音讀 tinn-tāu
華語釋義 甜豌豆。甜度比豌豆高,是新的品種,多用來炒食。
序號56菜豆
序號 56
詞目 菜豆
音讀 tshài-tāu
華語釋義 豇豆。豆類。果實也稱為「菜豆」,呈橢圓形,藏在長莢裡,有白、褐或黑色等不同顏色,豆莢及果實可供食用。
序號57蠶豆
序號 57
詞目 蠶豆
音讀 tshân-tāu
華語釋義 豆類。春天開蝶形花,有清香。莢果為狹長橢圓形、稍扁平、肥厚。種子橢圓形,可食用及入藥,莖葉可作綠肥。也稱為「馬齒豆」。
序號58臭豆腐
序號 58
詞目 臭豆腐
音讀 tshàu-tāu-hū
華語釋義 一種食品。用豆腐醃製,再以石灰封藏於缸內。因發酵後會有臭味,所以稱為「臭豆腐」。其獨特的風味,加上油炸或蒸滷,而成為很受喜愛的小吃。
序號59樹豆
序號 59
詞目 樹豆
音讀 tshiū-tāu
華語釋義 豆類。可採食,也可榨油。多分布在印度東部和埃及,臺灣各地也常可見到零星栽培。因為食用過後,會使人放屁,所以在南部又叫「放屁豆仔」。
序號60搵豆油
序號 60
詞目 搵豆油
音讀 ùn tāu-iû
華語釋義 沾醬油。 指做事情膚淺不深入,或只是短暫停留,就像沾醬油一樣。
序號61紅豆
序號 61
詞目 紅豆
音讀 âng-tāu
華語釋義 (臺華共同詞 ,無義項)
序號62麻豆區
序號 62
詞目 麻豆區
音讀 Muâ-tāu-khu
華語釋義 臺南市行政區(附錄-地名-臺灣縣市行政區名)
序號63豆仔埔
序號 63
詞目 豆仔埔
音讀 Tāu-á-poo
華語釋義 新竹縣竹北(附錄-地名-舊地名)
序號64外甥食母舅,親像食豆腐。
序號 64
詞目 外甥食母舅,親像食豆腐。
音讀 Guē-sing tsia̍h bú-kū, tshin-tshiūnn tsia̍h tāu-hū.
華語釋義 外甥佔舅父的便宜,像是吃豆腐那樣簡單。喻外甥要倚靠舅父幫忙或讓舅父請客較為容易。
序號65烏矸仔貯豆油。
序號 65
詞目 烏矸仔貯豆油。
音讀 Oo kan-á té tāu-iû.
華語釋義 黑色罐子裝醬油。這是歇後語,帶出「看袂出」三個字,黑色醬油裝在黑色罐子裡難以分辨,以「看不出來」的雙關語,比喻看走眼或人不可貌相。
序號66在生一粒豆,較贏死了拜豬頭。
序號 66
詞目 在生一粒豆,較贏死了拜豬頭。
音讀 Tsāi-senn tsi̍t lia̍p tāu, khah iânn sí-liáu pài ti-thâu.
華語釋義 父母健在的時候吃兒女孝敬的一顆豆子,勝過去世後兒女才以豬頭來祭拜。提醒人行孝要及時;又指死後子女以盛大喪禮祭拜,雖是風光,卻不如父母在生時略盡奉養之責,只有生前奉養才是真的孝順。傳統禮俗,父母去世時,要準備豬頭做祭拜的大牲禮。
部份符合 「tāu 豆」 有66筆
序號 詞目 音讀 華語釋義
51 塗豆麩 thôo-tāu-hu 花生粉。
52 塗豆油 thôo-tāu-iû 花生油。用花生米榨的油,可供食用、燃燈,所含的脂肪比較多,可以製成肥皂和作為肌肉注射劑的溶媒。
53 塗豆仁 thôo-tāu-jîn/thôo-tāu-lîn 花生米。落花生莢果內的種子。
54 塗豆糖 thôo-tāu-thn̂g 花生糖。
55 甜豆 tinn-tāu 甜豌豆。甜度比豌豆高,是新的品種,多用來炒食。
56 菜豆 tshài-tāu 豇豆。豆類。果實也稱為「菜豆」,呈橢圓形,藏在長莢裡,有白、褐或黑色等不同顏色,豆莢及果實可供食用。
57 蠶豆 tshân-tāu 豆類。春天開蝶形花,有清香。莢果為狹長橢圓形、稍扁平、肥厚。種子橢圓形,可食用及入藥,莖葉可作綠肥。也稱為「馬齒豆」。
58 臭豆腐 tshàu-tāu-hū 一種食品。用豆腐醃製,再以石灰封藏於缸內。因發酵後會有臭味,所以稱為「臭豆腐」。其獨特的風味,加上油炸或蒸滷,而成為很受喜愛的小吃。
59 樹豆 tshiū-tāu 豆類。可採食,也可榨油。多分布在印度東部和埃及,臺灣各地也常可見到零星栽培。因為食用過後,會使人放屁,所以在南部又叫「放屁豆仔」。
60 搵豆油 ùn tāu-iû 沾醬油。 指做事情膚淺不深入,或只是短暫停留,就像沾醬油一樣。
61 紅豆 âng-tāu (臺華共同詞 ,無義項)
62 麻豆區 Muâ-tāu-khu 臺南市行政區(附錄-地名-臺灣縣市行政區名)
63 豆仔埔 Tāu-á-poo 新竹縣竹北(附錄-地名-舊地名)
64 外甥食母舅,親像食豆腐。 Guē-sing tsia̍h bú-kū, tshin-tshiūnn tsia̍h tāu-hū. 外甥佔舅父的便宜,像是吃豆腐那樣簡單。喻外甥要倚靠舅父幫忙或讓舅父請客較為容易。
65 烏矸仔貯豆油。 Oo kan-á té tāu-iû. 黑色罐子裝醬油。這是歇後語,帶出「看袂出」三個字,黑色醬油裝在黑色罐子裡難以分辨,以「看不出來」的雙關語,比喻看走眼或人不可貌相。
66 在生一粒豆,較贏死了拜豬頭。 Tsāi-senn tsi̍t lia̍p tāu, khah iânn sí-liáu pài ti-thâu. 父母健在的時候吃兒女孝敬的一顆豆子,勝過去世後兒女才以豬頭來祭拜。提醒人行孝要及時;又指死後子女以盛大喪禮祭拜,雖是風光,卻不如父母在生時略盡奉養之責,只有生前奉養才是真的孝順。傳統禮俗,父母去世時,要準備豬頭做祭拜的大牲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