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ōng 戇
部份符合 「gōng 戇」 有23筆
序號 | 1 |
---|---|
詞目 | 戇目 |
音讀 | gōng-ba̍k |
華語釋義 | 眼力遲鈍、認不出人。 |
序號 | 2 |
---|---|
詞目 | 戇的 |
音讀 | gōng--ê |
華語釋義 | 傻瓜。 |
序號 | 3 |
---|---|
詞目 | 戇戇 |
音讀 | gōng-gōng |
華語釋義 | 呆傻、呆滯。發愣的樣子。 |
序號 | 4 |
---|---|
詞目 | 戇工 |
音讀 | gōng-kang |
華語釋義 | 無意義的工作。 |
序號 | 5 |
---|---|
詞目 | 戇猴 |
音讀 | gōng-kâu |
華語釋義 | 傻瓜、傻人。 |
序號 | 6 |
---|---|
詞目 | 戇人 |
音讀 | gōng-lâng |
華語釋義 | 呆子、傻子。痴愚不懂事理的人。 |
序號 | 7 |
---|---|
詞目 | 戇神 |
音讀 | gōng-sîn |
華語釋義 | 眼神呆滯。 |
序號 | 8 |
---|---|
詞目 | 戇想 |
音讀 | gōng-siūnn |
華語釋義 | 瞎想、痴心妄想、胡思亂想。 |
序號 | 9 |
---|---|
詞目 | 戇呆 |
音讀 | gōng-tai |
華語釋義 | 愚蠢、愚笨。 |
序號 | 10 |
---|---|
詞目 | 戇膽 |
音讀 | gōng-tánn |
華語釋義 | 愚膽、魯莽。形容人不知死活,做事不考慮後果。 |
序號 | 11 |
---|---|
詞目 | 戇頭戇面 |
音讀 | gōng-thâu-gōng-bīn |
華語釋義 | 指人傻里傻氣、呆頭呆腦的樣子。 |
序號 | 12 |
---|---|
詞目 | 戇直 |
音讀 | gōng-ti̍t |
華語釋義 | 憨厚正直。 |
序號 | 13 |
---|---|
詞目 | 戇錢 |
音讀 | gōng-tsînn |
華語釋義 | 用得毫無意義的錢。 |
序號 | 14 |
---|---|
詞目 | 戇大呆 |
音讀 | gōng-tuā-tai |
華語釋義 | 大傻瓜。 |
序號 | 15 |
---|---|
詞目 | 戇話 |
音讀 | gōng-uē |
華語釋義 | 傻話。無意義、無內容的話。 |
序號 | 16 |
---|---|
詞目 | 起戇 |
音讀 | khí-gōng |
華語釋義 | 發怔。 |
序號 | 17 |
---|---|
詞目 | 佯戇 |
音讀 | tènn-gōng/tìnn-gōng |
華語釋義 | 裝傻。故作糊塗。 |
序號 | 18 |
---|---|
詞目 | 佯顛佯戇 |
音讀 | tènn-tian-tènn-gōng/tìnn-tian-tìnn-gōng |
華語釋義 | 裝瘋賣傻。 |
序號 | 19 |
---|---|
詞目 | 侗戇 |
音讀 | tòng-gōng |
華語釋義 | 變得愚蠢、無能、呆笨。 笨蛋。愚蠢、呆笨的人。 |
序號 | 20 |
---|---|
詞目 | 戇的也有一項會。 |
音讀 | Gōng--ê iā ū tsi̍t hāng ē. |
華語釋義 | 笨的人也有一項他會的才能。比喻天生我才必有用。 |
序號 | 21 |
---|---|
詞目 | 龍交龍,鳳交鳳,隱痀的交侗戇。 |
音讀 | Lîng kau lîng, hōng kau hōng, ún-ku--ê kau tòng-gōng. |
華語釋義 | 龍與龍交往,鳳與鳳交往,駝背的人和愚昧的人交往。亦即成材的人和成材的人交往,不成材的人和不成材的人交往,比喻朋友是物以類聚的。可用在正面的意義,也可用在負面的意義。「隱痀」指駝背,「侗戇」指頭腦不靈光。此句的類比方式帶有歧視意味,應注意僅為一種比喻而已。 |
序號 | 22 |
---|---|
詞目 | 少年若無一擺戇,路邊哪有有應公。 |
音讀 | Siàu-liân nā bô tsi̍t pái gōng, lōo-pinn ná ū Iú-ìng-kong. |
華語釋義 | 若非年少時傻過一次,路邊哪來有應公廟。「有應公」或稱無緣佛、萬善公,是對無主孤魂的尊稱,也指臺灣民間信仰中,收容孤魂的小祠廟,通常不知道主祀者、也沒有神像。引申為勸誡年輕人勿逞血氣之勇,需珍惜自身性命。 |
序號 | 23 |
---|---|
詞目 | 天公疼戇人。 |
音讀 | Thinn-kong thiànn gōng-lâng. |
華語釋義 | 老天爺疼惜憨厚的人。實事求是、按部就班者,往往得到上天的眷顧。 |
序號 | 詞目 | 音讀 | 華語釋義 |
---|---|---|---|
1 | 戇目 | gōng-ba̍k | 眼力遲鈍、認不出人。 |
2 | 戇的 | gōng--ê | 傻瓜。 |
3 | 戇戇 | gōng-gōng | 呆傻、呆滯。發愣的樣子。 |
4 | 戇工 | gōng-kang | 無意義的工作。 |
5 | 戇猴 | gōng-kâu | 傻瓜、傻人。 |
6 | 戇人 | gōng-lâng | 呆子、傻子。痴愚不懂事理的人。 |
7 | 戇神 | gōng-sîn | 眼神呆滯。 |
8 | 戇想 | gōng-siūnn | 瞎想、痴心妄想、胡思亂想。 |
9 | 戇呆 | gōng-tai | 愚蠢、愚笨。 |
10 | 戇膽 | gōng-tánn | 愚膽、魯莽。形容人不知死活,做事不考慮後果。 |
11 | 戇頭戇面 | gōng-thâu-gōng-bīn | 指人傻里傻氣、呆頭呆腦的樣子。 |
12 | 戇直 | gōng-ti̍t | 憨厚正直。 |
13 | 戇錢 | gōng-tsînn | 用得毫無意義的錢。 |
14 | 戇大呆 | gōng-tuā-tai | 大傻瓜。 |
15 | 戇話 | gōng-uē | 傻話。無意義、無內容的話。 |
16 | 起戇 | khí-gōng | 發怔。 |
17 | 佯戇 | tènn-gōng/tìnn-gōng | 裝傻。故作糊塗。 |
18 | 佯顛佯戇 | tènn-tian-tènn-gōng/tìnn-tian-tìnn-gōng | 裝瘋賣傻。 |
19 | 侗戇 | tòng-gōng | 變得愚蠢、無能、呆笨。 笨蛋。愚蠢、呆笨的人。 |
20 | 戇的也有一項會。 | Gōng--ê iā ū tsi̍t hāng ē. | 笨的人也有一項他會的才能。比喻天生我才必有用。 |
21 | 龍交龍,鳳交鳳,隱痀的交侗戇。 | Lîng kau lîng, hōng kau hōng, ún-ku--ê kau tòng-gōng. | 龍與龍交往,鳳與鳳交往,駝背的人和愚昧的人交往。亦即成材的人和成材的人交往,不成材的人和不成材的人交往,比喻朋友是物以類聚的。可用在正面的意義,也可用在負面的意義。「隱痀」指駝背,「侗戇」指頭腦不靈光。此句的類比方式帶有歧視意味,應注意僅為一種比喻而已。 |
22 | 少年若無一擺戇,路邊哪有有應公。 | Siàu-liân nā bô tsi̍t pái gōng, lōo-pinn ná ū Iú-ìng-kong. | 若非年少時傻過一次,路邊哪來有應公廟。「有應公」或稱無緣佛、萬善公,是對無主孤魂的尊稱,也指臺灣民間信仰中,收容孤魂的小祠廟,通常不知道主祀者、也沒有神像。引申為勸誡年輕人勿逞血氣之勇,需珍惜自身性命。 |
23 | 天公疼戇人。 | Thinn-kong thiànn gōng-lâng. | 老天爺疼惜憨厚的人。實事求是、按部就班者,往往得到上天的眷顧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