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
|
拊仔
|
hú-á
|
橡皮擦。用橡皮製成,可擦掉筆跡的文具。
板擦。擦拭黑白板上字跡的用具。
|
2
|
番仔火
|
huan-á-hué/huan-á-hé
|
火柴。細小的短木條;以蘸有磷、硫等易燃物質那端摩擦外物,便能燃出火來。
|
3
|
二步七仔
|
--jī-pōo-tshit-á/--lī-pōo-tshit-á
|
本事、本領。形容人對事情有一點處理的本事、能力。
|
4
|
揉
|
jiû/liû
|
用溼的布巾擦拭物品。
|
5
|
潤餅𩛩
|
jūn-piánn-kauh/lūn-piánn-kauh
|
春捲。將麵糰攤薄烙熟後,捲包五花肉絲、豆芽、香菜、紅蘿蔔絲及筍絲等製成的食品。
|
6
|
九層塔
|
káu-tsàn-thah
|
草本植物,脣形科羅勒屬。花的顏色有白色、紫色等,因為花苞為九層狀,尖端排列成九行,所以稱為「九層塔」。其嫩莖跟葉子可食用,具有特殊香氣。
|
7
|
烏枋拭仔
|
oo-pang-tshit-á
|
板擦、黑板擦。拭擦黑板上粉筆字跡的用具。
|
8
|
白賊七仔
|
pe̍h-tsha̍t-tshit--á
|
民間故事裡擅長用謊言騙人的人物,現在多用來指說謊的人。
|
9
|
不答不七
|
put-tap-put-tshit
|
不三不四、不像樣。
|
10
|
三七仔
|
sam-tshit-á
|
皮條客。為男女雙方媒介色情,拉攏不正當關係的牽合者。因為與妓女三七分帳,才有此稱呼。
|
11
|
頭七
|
thâu-tshit
|
人死後,每隔七天奠祭一次,第一個七日稱為「頭七」。民間傳說死者到這一天才知道自己已死,靈魂會回到家裡巡視,喪家會在這天延請僧人在靈前誦經致祭。
|
12
|
豬哥神
|
ti-ko-sîn/tu-ko-sîn
|
好色。形容人露出好色的樣子。
|
13
|
姼仔
|
tshit-á
|
女朋友、馬子。戲謔的稱呼。
|
14
|
拭仔
|
tshit-á
|
板擦。擦拭黑白板上字跡的用具。
橡皮擦。用橡皮製成,可擦掉筆跡的文具。
|
15
|
姼仔詼
|
tshit-á-khue
|
指喜歡用言語挑逗追求對象的人。
|
16
|
七月半
|
Tshit-gue̍h-puànn/Tshit-ge̍h-puànn
|
農曆七月十五日,即中元節。我國傳統民俗節日之一。在這一天除了要參加廟裡為孤魂野鬼所舉辦的普渡之外,也會準備豐盛的飯菜在自家門口祭拜好兄弟,俗稱「拜門口」(pài mn̂g-kháu)。傳說如果供品太少或飯菜不夠豐盛就會遭到好兄弟的報復,所以中元節是一年之中祭品最多的節日。
|
17
|
七爺
|
Tshit-iâ
|
神明的名稱。名字為謝必安,身材高大,和八爺范無救為好友,因為守信守義而死,死後被封入神界,是城隍爺出巡時的重要配祀神明。
|
18
|
七爺八爺
|
Tshit-iâ Peh-iâ/Tshit-iâ Pueh-iâ
|
民間信仰中冥界城隍爺的左右護衛。此二尊神祇一高一矮,高大的是謝必安將軍、個子矮小的是范無救將軍。
用來戲稱身高懸殊的兩人。
|
19
|
七字仔
|
tshit-jī-á/tshit-lī-á
|
七字調。歌仔戲使用率非常高的一種調,七個字為一句,每段有四句。
|
20
|
拭尻川
|
tshit-kha-tshng
|
擦屁股。用紙或其它物品拭淨屁股。
擦屁股、善後。比喻替人收拾殘局。
|
21
|
七孔
|
tshit-khóng
|
七竅。指人臉部的七個孔穴,包括兩眼、兩耳、兩鼻孔和嘴巴。
|
22
|
七老八老
|
tshit-lāu-peh-lāu/tshit-lāu-pueh-lāu
|
七老八十。形容年紀很老。
|
23
|
七里香
|
tshit-lí-hiong
|
月橘之別名,又名月桔,芸香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,盛開時濃郁花香傳甚遠,故有此名。
臺灣海桐之別名,海桐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,花白色密生枝頂,香氣濃郁,原產於恆春半島和蘭嶼低海拔山區。
|
24
|
七娘媽
|
Tshit-niû-má
|
註生娘娘或是織女。女性神明,生日為農曆七月初七,當天會用油飯、花朵、胭脂水粉祭祀。
|
25
|
七娘媽生
|
Tshit-niû-má-senn/Tshit-niû-má-sinn
|
農曆七月初七。七星娘娘誕辰。「七娘媽」就是七星娘娘,傳說是孩童的保護神。以前農業社會醫藥不發達,孩子常夭折或生病,所以人們會祈求「七娘媽」保佑小孩平安長大,因此等到孩童十六歲(舊時十六歲即成年)七月初七當天,便舉行祭祀以酬謝「七娘媽」。
|
26
|
七夕
|
tshit-sia̍h
|
農曆七月初七夜晚。相傳天上的牛郎、織女會在當晚相會。對臺灣人來說,七月初七是「七娘媽生」(Tshit-niû-má-senn),臺南還有「做十六歲」(tsò tsa̍p-la̍k huè)的習俗。
|
27
|
𨑨迌
|
tshit-thô
|
遊玩。
玩弄。
好玩的。
混、在黑道闖蕩。
非正式用途的。
|
28
|
𨑨迌囡仔
|
tshit-thô-gín-á
|
小混混、不良少年。
|
29
|
𨑨迌印仔
|
tshit-thô-ìn-á/thit-thô-ìn-á
|
一般的印章。不是做為證明、有法律效用的印鑑。
|
30
|
𨑨迌人
|
tshit-thô-lâng
|
指不務正業、遊戲人間的人,或者黑道中人。
|
31
|
𨑨迌物仔
|
tshit-thô-mih-á
|
玩具、小東西。
|
32
|
𨑨迌物
|
tshit-thô-mi̍h/tshit-thô-mn̍gh
|
玩物、玩具。可供遊戲的東西。
|
33
|
𨑨迌查某
|
tshit-thô-tsa-bóo
|
指風塵女郎、妓女。
|
34
|
七早八早
|
tshit-tsá-peh-tsá/tshit-tsá-pueh-tsá
|
一大清早。
形容時間還早。
|
35
|
七星
|
tshit-tshenn/tshit-tshinn
|
北斗星、北斗七星。星座名。由七顆星組合、排列在北方天空的星象,形狀像斗杓。是中國數術、宗教儀式中重要的星象,在西方星象學上屬於大熊星座。
|
36
|
七晏八晏
|
tshit-uànn-peh-uànn/tshit-uànn-pueh-uànn
|
很晚、很遲。
|
37
|
川七
|
tshuan-tshit
|
蔓生植物。可以入藥,有散血定痛的功效,常和杜仲相配合。嫩葉可以食用,是餐廳常見的野菜佳餚。
|
38
|
織女
|
Tsit-lí/Tsit-lú
|
星座名。
七夕故事的女主角。傳說是天帝的女兒,後與牛郎結為夫婦,但荒廢了織布工作,被天帝處罰、分居銀河兩岸,在每年農曆七月七日才能相會。
從事紡織的女子。
|
39
|
做旬
|
tsò-sûn/tsuè-sûn
|
人過世後,每七天要做一旬,請和尚尼姑來誦經,並且燒香祭拜、焚燒紙錢給故人用,共有七旬,四十九天。
|
40
|
七美鄉
|
Tshit-bí-hiong
|
澎湖縣行政區(附錄-地名-臺灣縣市行政區名)
|
41
|
七股區
|
Tshit-kóo-khu
|
臺南市行政區(附錄-地名-臺灣縣市行政區名)
|
42
|
七股寮
|
Tshit-kóo-liâu
|
臺南市七股(附錄-地名-舊地名)
|
43
|
七張
|
Tshit-tiunn
|
臺北捷運松山新店線站名
|
44
|
七堵
|
Tshit-tóo
|
火車線站名
|
45
|
七堵區
|
Tshit-tóo-khu
|
基隆市行政區(附錄-地名-臺灣縣市行政區名)
|
46
|
七星山
|
Tshit-tshenn-suann/Tshit-tshinn-suann
|
附錄-地名-山脈名
|
47
|
會曉偷食,袂曉拭喙。
|
Ē-hiáu thau tsia̍h, bē-hiáu tshit tshuì.
|
只知道要偷吃,卻不知道要把嘴巴擦乾淨。比喻做壞事後,不懂得湮滅證據,讓人發現。
|
48
|
龜笑鱉無尾,鱉笑龜粗皮。
|
Ku tshiò pih bô bué, pih tshiò ku tshoo phuê.
|
龜笑鱉沒有尾巴,鱉笑龜皮膚粗。指人只會批評別人的缺點,卻不知自己的缺點也不少。
|
49
|
三分人,七分妝。
|
Sann hun lâng, tshit hun tsng.
|
人的外表三分是靠天生的長相,七分是靠適當的裝扮。提醒人要注意穿著打扮,更能增添個人的魅力。
|
50
|
七仔較興八仔。
|
Tshit--á khah hìng peh--á.
|
一個比一個興趣高。形容兩人都有興致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