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臺灣閩南語查詞目

完全符合 「sut4-a2」 有1筆

序號1捽仔
序號 1
詞目 捽仔
音讀 sut-á
釋義 鞭子。驅趕牲畜或用來打人的器具。
完全符合 「sut4-a2」 有1筆
序號 詞目 音讀 釋義
1 捽仔 sut-á 鞭子。驅趕牲畜或用來打人的器具。

部分符合 「sut4-a2」 有7筆

序號1蠓捽仔
序號 1
詞目 蠓捽仔
音讀 báng-sut-á
釋義 用來驅除蚊蠅的用具,狀似拂塵。
序號2牛捽仔
序號 2
詞目 牛捽仔
音讀 gû-sut-á
釋義 趕牛的時候,用來抽打牛的鞭子。
序號3雨撇仔
序號 3
詞目 雨撇仔
音讀 hōo-phiat-á
釋義 雨刷。
序號4蟋蟀仔
序號 4
詞目 蟋蟀仔
音讀 sih-sut-á
釋義 蟋蟀。昆蟲名。黑褐色,觸角很長,後腿粗大,善於跳躍。只有公蟋蟀才被養來做競鬥用。
序號5杜猴
序號 5
詞目 杜猴
音讀 tōo-kâu
釋義 蟋蟀。昆蟲名。體型圓長,為黑褐色,觸角細長,後肢長大,很會跳躍。雄蟲翅膀上有發聲器,是利用兩翅摩擦發出聲音的。生性好鬥、怕光,會躲藏在泥土中或石礫下,以植物為食,是農作物的害蟲。
序號6杜伯仔
序號 6
詞目 杜伯仔
音讀 tōo-peh-á
釋義 螻蛄。昆蟲名。身長約三公分,全身為褐色,體形較圓。前肢粗扁有力,擅長掘地,生活在泥土中。除了捕抓小型蟲子為食,也會吃農作物的嫩莖,因此被視為害蟲。
序號7一屑仔
序號 7
詞目 一屑仔
音讀 tsi̍t-sut-á
釋義 一點點。形容體積很小或數量很少。
部分符合 「sut4-a2」 有7筆
序號 詞目 音讀 釋義
1 蠓捽仔 báng-sut-á 用來驅除蚊蠅的用具,狀似拂塵。
2 牛捽仔 gû-sut-á 趕牛的時候,用來抽打牛的鞭子。
3 雨撇仔 hōo-phiat-á 雨刷。
4 蟋蟀仔 sih-sut-á 蟋蟀。昆蟲名。黑褐色,觸角很長,後腿粗大,善於跳躍。只有公蟋蟀才被養來做競鬥用。
5 杜猴 tōo-kâu 蟋蟀。昆蟲名。體型圓長,為黑褐色,觸角細長,後肢長大,很會跳躍。雄蟲翅膀上有發聲器,是利用兩翅摩擦發出聲音的。生性好鬥、怕光,會躲藏在泥土中或石礫下,以植物為食,是農作物的害蟲。
6 杜伯仔 tōo-peh-á 螻蛄。昆蟲名。身長約三公分,全身為褐色,體形較圓。前肢粗扁有力,擅長掘地,生活在泥土中。除了捕抓小型蟲子為食,也會吃農作物的嫩莖,因此被視為害蟲。
7 一屑仔 tsi̍t-sut-á 一點點。形容體積很小或數量很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