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臺灣台語查詞目
完全符合 「poo5」 有5筆
序號 | 1 |
---|---|
詞目 | 捗替 |
音讀 | pôo |
釋義 | 臉或手腳的形狀、模型。 |
序號 | 2 |
---|---|
詞目 | 裒 |
音讀 | pôo |
釋義 | 衣裙的褶邊。 計算衣裙褶邊的單位。 |
序號 | 3 |
---|---|
詞目 | 酺替 |
音讀 | pôo |
釋義 | 含有大量活微生物及酶類糖化發酵劑。 製作湯圓時,將糯米團「粞」(tshè),取一小塊先蒸熟,便成為像「粿」(kué)一樣且具有黏性的「酺」(pôo),再將它揉入「粞」(tshè)當中使其均勻,就可以用來搓成湯圓。 |
序號 | 4 |
---|---|
詞目 | 痡替 |
音讀 | pôo |
釋義 | (單字不成詞者 ,無義項) |
序號 | 5 |
---|---|
詞目 | 蒲 |
音讀 | pôo |
釋義 | (單字不成詞者 ,無義項) |
序號 | 詞目 | 音讀 | 釋義 |
---|---|---|---|
1 | 捗替 | pôo | 臉或手腳的形狀、模型。 |
2 | 裒 | pôo | 衣裙的褶邊。 計算衣裙褶邊的單位。 |
3 | 酺替 | pôo | 含有大量活微生物及酶類糖化發酵劑。 製作湯圓時,將糯米團「粞」(tshè),取一小塊先蒸熟,便成為像「粿」(kué)一樣且具有黏性的「酺」(pôo),再將它揉入「粞」(tshè)當中使其均勻,就可以用來搓成湯圓。 |
4 | 痡替 | pôo | (單字不成詞者 ,無義項) |
5 | 蒲 | pôo | (單字不成詞者 ,無義項) |
部分符合 「poo5」 有14筆
序號 | 1 |
---|---|
詞目 | 拗裒 |
音讀 | áu-pôo |
釋義 | 衣服的折邊,通常會在袖口、衣襟、褲管或裙擺的邊緣折起縫合。 |
序號 | 2 |
---|---|
詞目 | 蔭豉仔 |
音讀 | ìm-sīnn-á |
釋義 | 豆豉。把黃豆或黑豆泡透蒸熟或煮熟,經發酵而成的食品。常用來做為菜餚的佐料。 |
序號 | 3 |
---|---|
詞目 | 跤捗 |
音讀 | kha-pôo |
釋義 | 腳掌、腳丫子。 |
序號 | 4 |
---|---|
詞目 | 堅乾 |
音讀 | kian-kuann |
釋義 | 乾枯變硬。 |
序號 | 5 |
---|---|
詞目 | 粿酺 |
音讀 | kué-pôo/ké-pôo |
釋義 | 煮熟的糯米團。將「粞」(tshè)(糯米團)取一小塊先蒸熟,成為像「粿」(kué)一樣且具有黏性的「酺」(pôo),稱為「粿酺」,再將「粿酺」揉入「粞」當中使其均勻,就可以用來搓成湯圓。 |
序號 | 6 |
---|---|
詞目 | 蓮花頭 |
音讀 | liân-hue-thâu |
釋義 | 蓮蓬頭。 |
序號 | 7 |
---|---|
詞目 | 放裒 |
音讀 | pàng-pôo |
釋義 | 拆開衣物的褶邊重縫,以增加裙擺或褲管、袖子的長度。 |
序號 | 8 |
---|---|
詞目 | 脯脯 |
音讀 | póo-póo |
釋義 | 乾癟、癟癟。物品、植物、蔬果等因為失去水分而乾皺。 |
序號 | 9 |
---|---|
詞目 | 痡心 |
音讀 | pôo-sim |
釋義 | 形容根莖類植物嚴重脫水,導致中心部位纖維化。 |
序號 | 10 |
---|---|
詞目 | 豆酺 |
音讀 | tāu-pôo |
釋義 | 豆麴。把黃豆或黑豆浸在水中泡透,然後蒸熟或煮熟,經過最後的發酵即完成。再加工便可製成醬油或味噌。 |
序號 | 11 |
---|---|
詞目 | 豆豉 |
音讀 | tāu-sīnn |
釋義 | 食品。把黃豆或黑豆泡透煮熟後,經過發酵而製成。可當菜肴的調味料。 |
序號 | 12 |
---|---|
詞目 | 菜瓜蒲 |
音讀 | tshài-kue-pôo |
釋義 | 菜瓜布。熟透而未被採收的絲瓜,老化乾枯後所留下的纖維脈絡,可用來刷洗汙垢。 |
序號 | 13 |
---|---|
詞目 | 菖蒲 |
音讀 | tshiong-pôo |
釋義 | 水菖蒲、石菖蒲。草本植物。葉從根莖發出,呈劍狀線形,全株呈蒼綠色。一般民間習俗大多在端午節時懸掛菖蒲來趨邪避毒。 |
序號 | 14 |
---|---|
詞目 | 手捗 |
音讀 | tshiú-pôo |
釋義 | 手掌、手模。 |
序號 | 詞目 | 音讀 | 釋義 |
---|---|---|---|
1 | 拗裒 | áu-pôo | 衣服的折邊,通常會在袖口、衣襟、褲管或裙擺的邊緣折起縫合。 |
2 | 蔭豉仔 | ìm-sīnn-á | 豆豉。把黃豆或黑豆泡透蒸熟或煮熟,經發酵而成的食品。常用來做為菜餚的佐料。 |
3 | 跤捗 | kha-pôo | 腳掌、腳丫子。 |
4 | 堅乾 | kian-kuann | 乾枯變硬。 |
5 | 粿酺 | kué-pôo/ké-pôo | 煮熟的糯米團。將「粞」(tshè)(糯米團)取一小塊先蒸熟,成為像「粿」(kué)一樣且具有黏性的「酺」(pôo),稱為「粿酺」,再將「粿酺」揉入「粞」當中使其均勻,就可以用來搓成湯圓。 |
6 | 蓮花頭 | liân-hue-thâu | 蓮蓬頭。 |
7 | 放裒 | pàng-pôo | 拆開衣物的褶邊重縫,以增加裙擺或褲管、袖子的長度。 |
8 | 脯脯 | póo-póo | 乾癟、癟癟。物品、植物、蔬果等因為失去水分而乾皺。 |
9 | 痡心 | pôo-sim | 形容根莖類植物嚴重脫水,導致中心部位纖維化。 |
10 | 豆酺 | tāu-pôo | 豆麴。把黃豆或黑豆浸在水中泡透,然後蒸熟或煮熟,經過最後的發酵即完成。再加工便可製成醬油或味噌。 |
11 | 豆豉 | tāu-sīnn | 食品。把黃豆或黑豆泡透煮熟後,經過發酵而製成。可當菜肴的調味料。 |
12 | 菜瓜蒲 | tshài-kue-pôo | 菜瓜布。熟透而未被採收的絲瓜,老化乾枯後所留下的纖維脈絡,可用來刷洗汙垢。 |
13 | 菖蒲 | tshiong-pôo | 水菖蒲、石菖蒲。草本植物。葉從根莖發出,呈劍狀線形,全株呈蒼綠色。一般民間習俗大多在端午節時懸掛菖蒲來趨邪避毒。 |
14 | 手捗 | tshiú-pôo | 手掌、手模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