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臺灣台語查詞目

完全符合 「ham1」 有3筆

序號1蚶
序號 1
詞目
音讀 ham
釋義 貝類。肉可以食用。生活在淺海泥沙中,可以人工養殖。 用來稱呼像貝扇形狀,並且可以開合的東西,尤其是指眼皮部分。
序號2𦜆
序號 2
詞目 𦜆
音讀 ham
釋義 顎。口腔內部上下壁部分。
序號3䈄
序號 3
詞目
音讀 ham
釋義 (單字不成詞者 ,無義項)
完全符合 「ham1」 有3筆
序號 詞目 音讀 釋義
1 ham 貝類。肉可以食用。生活在淺海泥沙中,可以人工養殖。 用來稱呼像貝扇形狀,並且可以開合的東西,尤其是指眼皮部分。
2 𦜆 ham 顎。口腔內部上下壁部分。
3 ham (單字不成詞者 ,無義項)

部分符合 「ham1」 有17筆

序號1𧌄蜅蠐
序號 1
詞目 𧌄蜅蠐
音讀 am-poo-tsê
釋義 蟬。動物名。俗稱「知了」。頭短體長,有兩隻突出的複眼,翅膀兩對,薄且透明。雄蟬腹部有發聲器,叫聲尖銳,夏天會連續叫個不停。
序號2目蚶
序號 2
詞目 目蚶
音讀 ba̍k-ham
釋義 眼瞼。眼球前的軟皮肌肉組織,邊緣長有睫毛,可以保護眼球。 眼睛稍微腫脹。
序號3下𦜆
序號 3
詞目 下𦜆
音讀 ē-ham
釋義 下巴、下顎。
序號4蟯
序號 4
詞目
音讀 giô
釋義 文蛤。貝類。殼略呈三角形,大的長二、三寸,殼表彩色或暗褐或灰白。生於沿海的沙中,以藻類為食。肉味鮮美,極富營養。 借指女性生殖器。
序號5蟯仔
序號 5
詞目 蟯仔
音讀 giô-á
釋義 文蛤。甲殼類動物。殼略呈三角形,有暗褐、灰白或彩色。生活在沿海的沙中,以藻類為食。
序號6蟯桮
序號 6
詞目 蟯桮
音讀 giô-pue
釋義 大的蚌殼。也用來比喻女性的生殖器官。
序號7蚶仔
序號 7
詞目 蚶仔
音讀 ham-á
釋義 蛤蜊、文蛤。雙殼貝類。殼外觀略呈三角形,殼表為彩色、褐色或灰白。生於沿海的沙中,以藻類為食。其肉味鮮美,營養豐富,可以人工養殖,為常見食材。
序號8血蚶
序號 8
詞目 血蚶
音讀 hueh-ham/huih-ham
釋義 貝類。為臺灣重要高價食用貝類之一。蚶血鮮紅,肉味可口,自古即被視為滋補佳品。
序號9粉蟯
序號 9
詞目 粉蟯
音讀 hún-giô
釋義 文蛤。一種雙殼貝類,殼略呈三角形,大的長二、三寸,殼表彩色或暗褐或灰白。生於沿海的沙中,以藻類為食。肉味鮮美,極富營養。其殼可以研磨為蛤粉,也可入藥。有的地區會把「粉蟯」當成「女性生殖器」的替代語。
序號10日月蚶
序號 10
詞目 日月蚶
音讀 ji̍t-gua̍t-ham/li̍t-gua̍t-ham
釋義 扇貝、帆立貝。貝類。貝扇為扁平狀,左右兩片貝扇的顏色不一樣,一片為白色,一片為紫褐色,所以叫做「日月蚶」。在海水裡行進時,白色貝扇平躺,紫褐色貝扇會揚起來像帆船揚帆前進。
序號11蜊仔
序號 11
詞目 蜊仔
音讀 lâ-á
釋義 蜆。貝類。生長於河中有雙殼的生物,體形比蛤蜊小,外殼呈心形,表面有輪狀紋,肉質鮮美,可煮湯,也可以用醬油、鹽、蒜頭醃漬。
序號12落䈄
序號 12
詞目 落䈄
音讀 làu-ham
釋義 竹子或甘蔗等的節距較長。
序號13蟬
序號 13
詞目
音讀 siân
釋義 昆蟲名。四翅薄而透明,雄蟬的腹胸交界處有發音器,能連續不斷發出聲音,雌蟬無鳴叫能力。幼蟲生長在土裡,吸食植物根部汁液,成熟後爬上樹幹羽化。
序號14蟬仔
序號 14
詞目 蟬仔
音讀 siân-á
釋義 蟬。昆蟲,雄的腹部有發音器能連續不斷發出聲音,雌的不發聲。幼蟲生長在土裡,長大吃食樹汁。
序號15竹䈄
序號 15
詞目 竹䈄
音讀 tik-ham
釋義 兩竹目間的段落。
序號16頂𦜆
序號 16
詞目 頂𦜆
音讀 tíng-ham
釋義 上顎。口腔上壁的部分。
序號17實䈄
序號 17
詞目 實䈄
音讀 tsa̍t-ham
釋義 竹子或甘蔗的節與節之間的距離較短。
部分符合 「ham1」 有17筆
序號 詞目 音讀 釋義
1 𧌄蜅蠐 am-poo-tsê 蟬。動物名。俗稱「知了」。頭短體長,有兩隻突出的複眼,翅膀兩對,薄且透明。雄蟬腹部有發聲器,叫聲尖銳,夏天會連續叫個不停。
2 目蚶 ba̍k-ham 眼瞼。眼球前的軟皮肌肉組織,邊緣長有睫毛,可以保護眼球。 眼睛稍微腫脹。
3 下𦜆 ē-ham 下巴、下顎。
4 giô 文蛤。貝類。殼略呈三角形,大的長二、三寸,殼表彩色或暗褐或灰白。生於沿海的沙中,以藻類為食。肉味鮮美,極富營養。 借指女性生殖器。
5 蟯仔 giô-á 文蛤。甲殼類動物。殼略呈三角形,有暗褐、灰白或彩色。生活在沿海的沙中,以藻類為食。
6 蟯桮 giô-pue 大的蚌殼。也用來比喻女性的生殖器官。
7 蚶仔 ham-á 蛤蜊、文蛤。雙殼貝類。殼外觀略呈三角形,殼表為彩色、褐色或灰白。生於沿海的沙中,以藻類為食。其肉味鮮美,營養豐富,可以人工養殖,為常見食材。
8 血蚶 hueh-ham/huih-ham 貝類。為臺灣重要高價食用貝類之一。蚶血鮮紅,肉味可口,自古即被視為滋補佳品。
9 粉蟯 hún-giô 文蛤。一種雙殼貝類,殼略呈三角形,大的長二、三寸,殼表彩色或暗褐或灰白。生於沿海的沙中,以藻類為食。肉味鮮美,極富營養。其殼可以研磨為蛤粉,也可入藥。有的地區會把「粉蟯」當成「女性生殖器」的替代語。
10 日月蚶 ji̍t-gua̍t-ham/li̍t-gua̍t-ham 扇貝、帆立貝。貝類。貝扇為扁平狀,左右兩片貝扇的顏色不一樣,一片為白色,一片為紫褐色,所以叫做「日月蚶」。在海水裡行進時,白色貝扇平躺,紫褐色貝扇會揚起來像帆船揚帆前進。
11 蜊仔 lâ-á 蜆。貝類。生長於河中有雙殼的生物,體形比蛤蜊小,外殼呈心形,表面有輪狀紋,肉質鮮美,可煮湯,也可以用醬油、鹽、蒜頭醃漬。
12 落䈄 làu-ham 竹子或甘蔗等的節距較長。
13 siân 昆蟲名。四翅薄而透明,雄蟬的腹胸交界處有發音器,能連續不斷發出聲音,雌蟬無鳴叫能力。幼蟲生長在土裡,吸食植物根部汁液,成熟後爬上樹幹羽化。
14 蟬仔 siân-á 蟬。昆蟲,雄的腹部有發音器能連續不斷發出聲音,雌的不發聲。幼蟲生長在土裡,長大吃食樹汁。
15 竹䈄 tik-ham 兩竹目間的段落。
16 頂𦜆 tíng-ham 上顎。口腔上壁的部分。
17 實䈄 tsa̍t-ham 竹子或甘蔗的節與節之間的距離較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