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臺灣閩南語查詞目

完全符合 「陣」 有2筆

序號1陣
序號 1
詞目
音讀 tīn
釋義 計算人群的單位。 伙。表示一個群體。 為特定目的而排列的隊伍。
序號2陣
序號 2
詞目
音讀 tsūn
釋義 表示某一段時間點。 計算事、物、動作的單位,大多只會冠上一的數量。 間歇性的。
完全符合 「陣」 有2筆
序號 詞目 音讀 釋義
1 tīn 計算人群的單位。 伙。表示一個群體。 為特定目的而排列的隊伍。
2 tsūn 表示某一段時間點。 計算事、物、動作的單位,大多只會冠上一的數量。 間歇性的。

部分符合 「陣」 有35筆,第1頁

序號1無時無陣
序號 1
詞目 無時無陣
音讀 bô-sî-bô-tsūn
釋義 不定時。無固定的時間。
序號2挨挨陣陣
序號 2
詞目 挨挨陣陣
音讀 e-e-tīn-tīn/ue-ue-tīn-tīn
釋義 摩肩接踵、擁擠雜沓。眾人成群結隊,場面很熱鬧。
序號3彼當陣
序號 3
詞目 彼當陣
音讀 hit-tang-tsūn
釋義 那時、那陣子。常合音為「向陣」hiàng-tsūn。
序號4彼陣
序號 4
詞目 彼陣
音讀 hit-tsūn
釋義 那時、那陣子。
序號5規陣
序號 5
詞目 規陣
音讀 kui-tīn
釋義 整群。
序號6臨時臨曜
序號 6
詞目 臨時臨曜
音讀 lîm-sî-lîm-iāu
釋義 未事先備妥,事到臨頭、一時之間。
序號7三時有陣
序號 7
詞目 三時有陣
音讀 sam-sî-iú-tsūn
釋義 偶爾,不是常有的。
序號8時
序號 8
詞目
音讀
釋義 時候。 時辰。計算時間的單位。
序號9時候
序號 9
詞目 時候
音讀 sî-hāu
釋義 時間。 節骨眼、時節。
序號10時陣
序號 10
詞目 時陣
音讀 sî-tsūn
釋義 時候。
序號11相𤆬
序號 11
詞目 相𤆬
音讀 sio-tshuā
釋義 結伴、偕同、一起。
序號12宋江陣
序號 12
詞目 宋江陣
音讀 Sòng-kang-tīn
釋義 一種民俗武術表演的陣式。由三十六天罡、七十二地煞組成,共一百零八人。陣中備有盔甲、盾牌、短刀、雙斧等兵器,以表演傳統武術為主。
序號13散陣
序號 13
詞目 散陣
音讀 suànn-tīn
釋義 群集的團體散伙、解散、分散。
序號14同齊
序號 14
詞目 同齊
音讀 tâng-tsê
釋義 同時一起。
序號15今
序號 15
詞目
音讀 tann
釋義 此時、現在。 如今。 剛剛。
序號16鬥陣
序號 16
詞目 鬥陣
音讀 tàu-tīn
釋義 結伴、偕同、一起。 人與人之間交際往來。
序號17頭陣
序號 17
詞目 頭陣
音讀 thâu-tīn
釋義 最前面的隊伍、先鋒。
序號18陣頭
序號 18
詞目 陣頭
音讀 tīn-thâu
釋義 遊行隊伍。民俗節慶時,參加表演的業餘樂團或遊藝團體。臺灣地區廟會時,常見的「陣頭」有「南管」(lâm-kuán)、「北管」(pak-kuán)、「宋江陣」(Sòng-kang-tīn)、「車鼓陣」(tshia-kóo-tīn)、「蜈蚣閣」(giâ-kang-koh)等。
序號19當時
序號 19
詞目 當時
音讀 tong-sî
釋義 從前、那時候。
序號20當初時
序號 20
詞目 當初時
音讀 tong-tshe-sî/tong-tshue-sî
釋義 當初、那時候。
部分符合 「陣」 有35筆,第1頁
序號 詞目 音讀 釋義
1 無時無陣 bô-sî-bô-tsūn 不定時。無固定的時間。
2 挨挨陣陣 e-e-tīn-tīn/ue-ue-tīn-tīn 摩肩接踵、擁擠雜沓。眾人成群結隊,場面很熱鬧。
3 彼當陣 hit-tang-tsūn 那時、那陣子。常合音為「向陣」hiàng-tsūn。
4 彼陣 hit-tsūn 那時、那陣子。
5 規陣 kui-tīn 整群。
6 臨時臨曜 lîm-sî-lîm-iāu 未事先備妥,事到臨頭、一時之間。
7 三時有陣 sam-sî-iú-tsūn 偶爾,不是常有的。
8 時候。 時辰。計算時間的單位。
9 時候 sî-hāu 時間。 節骨眼、時節。
10 時陣 sî-tsūn 時候。
11 相𤆬 sio-tshuā 結伴、偕同、一起。
12 宋江陣 Sòng-kang-tīn 一種民俗武術表演的陣式。由三十六天罡、七十二地煞組成,共一百零八人。陣中備有盔甲、盾牌、短刀、雙斧等兵器,以表演傳統武術為主。
13 散陣 suànn-tīn 群集的團體散伙、解散、分散。
14 同齊 tâng-tsê 同時一起。
15 tann 此時、現在。 如今。 剛剛。
16 鬥陣 tàu-tīn 結伴、偕同、一起。 人與人之間交際往來。
17 頭陣 thâu-tīn 最前面的隊伍、先鋒。
18 陣頭 tīn-thâu 遊行隊伍。民俗節慶時,參加表演的業餘樂團或遊藝團體。臺灣地區廟會時,常見的「陣頭」有「南管」(lâm-kuán)、「北管」(pak-kuán)、「宋江陣」(Sòng-kang-tīn)、「車鼓陣」(tshia-kóo-tīn)、「蜈蚣閣」(giâ-kang-koh)等。
19 當時 tong-sî 從前、那時候。
20 當初時 tong-tshe-sî/tong-tshue-sî 當初、那時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