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臺灣閩南語查詞目

完全符合 「豆」 有1筆

序號1豆
序號 1
詞目
音讀 tāu
釋義 所有豆類的總稱。
完全符合 「豆」 有1筆
序號 詞目 音讀 釋義
1 tāu 所有豆類的總稱。

部分符合 「豆」 有76筆,第1頁

序號1紅豆仔
序號 1
詞目 紅豆仔
音讀 âng-tāu-á
釋義 豆類。葉為複葉,由三枚小葉組成,莢細長,表面光滑無毛,內含七至十粒暗紅色種子,此種子即為「紅豆仔」。
序號2肉豆
序號 2
詞目 肉豆
音讀 bah-tāu
釋義 扁豆、沿籬豆、蛾眉豆。豆類。莢果扁平略弓曲,有紅、白兩種花系,可供食用。
序號3䆀豆仔
序號 3
詞目 䆀豆仔
音讀 bái-tāu-á
釋義 粉豆、醜豆。和「敏豆仔」(四季豆)豆莢長度相近,同屬於豆科菜豆屬(但是豆莢很長的「菜豆仔」是豆科豇豆屬)。「敏豆仔」是圓莢型;而「䆀豆仔」是扁莢型,市面上有兩種,一種豆莢較薄,一種較厚。因為外觀易凹凸扭曲,不甚美觀,所以戲稱為「䆀豆仔」,具粉嫩口感,所以也稱為「粉豆」。
序號4馬齒豆
序號 4
詞目 馬齒豆
音讀 bé-khí-tāu
釋義 蠶豆。豆類,莖粗大,偶數羽狀複葉,互生。春天開蝶形花,莢果為狹長橢圓形、稍扁平、肥厚、被細毛。種子橢圓形,可食用及入藥,莖葉可作綠肥。
序號5美國塗豆
序號 5
詞目 美國塗豆
音讀 Bí-kok-thôo-tāu
釋義 馬拉巴栗。種子長得很像花生,炒熟後可食用,也稱為發財樹。
序號6敏豆
序號 6
詞目 敏豆
音讀 bín-tāu
釋義 四季豆。豆類。莖細長,纏繞於其他物體上,葉互生,夏開白色或粉紅色蝶形花。果實呈橢圓形,藏於肉質長筴中,有白色、褐色或黑色等不同顏色,豆莢及果實可供食用。
序號7翕豆菜
序號 7
詞目 翕豆菜
音讀 hip tāu-tshài
釋義 悶製豆牙菜,指將豆子泡水後,用東西蓋住以保持溫度,使豆子發芽。
序號8皇帝豆
序號 8
詞目 皇帝豆
音讀 hông-tè-tāu
釋義 扁豆。豆類。莖蔓生,葉互生,有長柄,開白色或紫色花,莢果呈新月形,內含黑色或白色種子,可食用。豆粒極大,風味絕佳,居豆類之冠,因此稱「皇帝豆」。
序號9荷蘭豆
序號 9
詞目 荷蘭豆
音讀 huê-liân-tāu
釋義 豌豆。豆類。夏初開蝶形小花,結實成莢,嫩莢及種子皆可食。種子可晒乾磨成粉製餅,莖葉嫩時可食。因為是荷蘭人傳入臺灣,所以稱「荷蘭豆」。
序號10蔭豉仔
序號 10
詞目 蔭豉仔
音讀 ìm-sīnn-á
釋義 豆豉。把黃豆或黑豆泡透蒸熟或煮熟,經發酵而成的食品。常用來做為菜餚的佐料。
序號11羊角豆仔
序號 11
詞目 羊角豆仔
音讀 iûnn-kak-tāu-á
釋義 決明、望江南。豆類。莢果狹長,種子較綠豆小,有清肝明目、健胃潤腸之效。原產於美洲,清末時引入臺灣地區種植。嫩苗葉必須熟食,否則有毒素。
序號12開講
序號 12
詞目 開講
音讀 khai-káng
釋義 閒談聊天。 開始演講。
序號13繭
序號 13
詞目
音讀 kián
釋義 蠶吐絲所結成的橢圓球形物。
序號14管仔粿
序號 14
詞目 管仔粿
音讀 kóng-á-kué/kóng-á-ké
釋義 紅豆餅、車輪餅。
序號15練仙
序號 15
詞目 練仙
音讀 liān-sian
釋義 閒談。
序號16綠豆仔
序號 16
詞目 綠豆仔
音讀 li̍k-tāu-á
釋義 豆類。葉子呈卵狀菱形,開黃色蝶形花,花謝後結線形莢果。莢果內含綠色種子,種子可供煮湯或磨粉製成食品。
序號17綠豆鬼
序號 17
詞目 綠豆鬼
音讀 li̍k-tāu-kuí
釋義 外型小、質地過硬的綠豆,浸泡在水中無法泡開且久煮仍不爛,常被棄食。
序號18綠豆膨
序號 18
詞目 綠豆膨
音讀 li̍k-tāu-phòng
釋義 綠豆椪。以酥脆薄餅皮包甜綠豆沙餡製成的糕餅點心。
序號19黃豆
序號 19
詞目 黃豆
音讀 n̂g-tāu
釋義 大豆。曬乾的毛豆。表皮呈現黃色的豆類,可用來製做豆腐、豆漿等食物。
序號20娘仔豆
序號 20
詞目 娘仔豆
音讀 niû-á-tāu
釋義 蠶蛹。蠶吐絲做繭後,所變成的蛹。
部分符合 「豆」 有76筆,第1頁
序號 詞目 音讀 釋義
1 紅豆仔 âng-tāu-á 豆類。葉為複葉,由三枚小葉組成,莢細長,表面光滑無毛,內含七至十粒暗紅色種子,此種子即為「紅豆仔」。
2 肉豆 bah-tāu 扁豆、沿籬豆、蛾眉豆。豆類。莢果扁平略弓曲,有紅、白兩種花系,可供食用。
3 䆀豆仔 bái-tāu-á 粉豆、醜豆。和「敏豆仔」(四季豆)豆莢長度相近,同屬於豆科菜豆屬(但是豆莢很長的「菜豆仔」是豆科豇豆屬)。「敏豆仔」是圓莢型;而「䆀豆仔」是扁莢型,市面上有兩種,一種豆莢較薄,一種較厚。因為外觀易凹凸扭曲,不甚美觀,所以戲稱為「䆀豆仔」,具粉嫩口感,所以也稱為「粉豆」。
4 馬齒豆 bé-khí-tāu 蠶豆。豆類,莖粗大,偶數羽狀複葉,互生。春天開蝶形花,莢果為狹長橢圓形、稍扁平、肥厚、被細毛。種子橢圓形,可食用及入藥,莖葉可作綠肥。
5 美國塗豆 Bí-kok-thôo-tāu 馬拉巴栗。種子長得很像花生,炒熟後可食用,也稱為發財樹。
6 敏豆 bín-tāu 四季豆。豆類。莖細長,纏繞於其他物體上,葉互生,夏開白色或粉紅色蝶形花。果實呈橢圓形,藏於肉質長筴中,有白色、褐色或黑色等不同顏色,豆莢及果實可供食用。
7 翕豆菜 hip tāu-tshài 悶製豆牙菜,指將豆子泡水後,用東西蓋住以保持溫度,使豆子發芽。
8 皇帝豆 hông-tè-tāu 扁豆。豆類。莖蔓生,葉互生,有長柄,開白色或紫色花,莢果呈新月形,內含黑色或白色種子,可食用。豆粒極大,風味絕佳,居豆類之冠,因此稱「皇帝豆」。
9 荷蘭豆 huê-liân-tāu 豌豆。豆類。夏初開蝶形小花,結實成莢,嫩莢及種子皆可食。種子可晒乾磨成粉製餅,莖葉嫩時可食。因為是荷蘭人傳入臺灣,所以稱「荷蘭豆」。
10 蔭豉仔 ìm-sīnn-á 豆豉。把黃豆或黑豆泡透蒸熟或煮熟,經發酵而成的食品。常用來做為菜餚的佐料。
11 羊角豆仔 iûnn-kak-tāu-á 決明、望江南。豆類。莢果狹長,種子較綠豆小,有清肝明目、健胃潤腸之效。原產於美洲,清末時引入臺灣地區種植。嫩苗葉必須熟食,否則有毒素。
12 開講 khai-káng 閒談聊天。 開始演講。
13 kián 蠶吐絲所結成的橢圓球形物。
14 管仔粿 kóng-á-kué/kóng-á-ké 紅豆餅、車輪餅。
15 練仙 liān-sian 閒談。
16 綠豆仔 li̍k-tāu-á 豆類。葉子呈卵狀菱形,開黃色蝶形花,花謝後結線形莢果。莢果內含綠色種子,種子可供煮湯或磨粉製成食品。
17 綠豆鬼 li̍k-tāu-kuí 外型小、質地過硬的綠豆,浸泡在水中無法泡開且久煮仍不爛,常被棄食。
18 綠豆膨 li̍k-tāu-phòng 綠豆椪。以酥脆薄餅皮包甜綠豆沙餡製成的糕餅點心。
19 黃豆 n̂g-tāu 大豆。曬乾的毛豆。表皮呈現黃色的豆類,可用來製做豆腐、豆漿等食物。
20 娘仔豆 niû-á-tāu 蠶蛹。蠶吐絲做繭後,所變成的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