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臺灣閩南語查詞目

完全符合 「蟶」 有1筆

序號1蟶
序號 1
詞目
音讀 than
釋義 貝類。外殼窄長呈剃刀狀,斧足大而活躍,能在洞穴中迅速上下移動,生長於潮間帶的泥沙中。肉質與牡蠣相似,味美可食。
完全符合 「蟶」 有1筆
序號 詞目 音讀 釋義
1 than 貝類。外殼窄長呈剃刀狀,斧足大而活躍,能在洞穴中迅速上下移動,生長於潮間帶的泥沙中。肉質與牡蠣相似,味美可食。

部分符合 「蟶」 有5筆

序號1藃蟶
序號 1
詞目 藃蟶
音讀 hiauh-than
釋義 木板或紙板等平狀的物體,因潮溼或乾燥而翹起變形。
序號2日月蟶
序號 2
詞目 日月蟶
音讀 ji̍t-gua̍t-than/li̍t-gua̍t-than
釋義 扇貝、帆立貝、日月蛤。貝類。貝扇為扁平狀,左右兩片貝扇的顏色不一樣,一片為白色,一片為紫褐色。在海水裡行進時,白色貝扇平躺,紫褐色貝扇會揚起來像帆船揚帆前進。
序號3鋪面蟶
序號 3
詞目 鋪面蟶
音讀 phoo-bīn-than
釋義 門面、排場。比喻裝飾美觀的外表。蟶是一種雙殼海生動物,外殼細長。賣蟶的商人習慣將外型比較美觀的蟶排在上方裝門面,讓客人選買。
序號4竹蟶
序號 4
詞目 竹蟶
音讀 tik-than
釋義 貝類。蟶的一種。外型細長有如竹筒,所以稱為竹蟶。
序號5鋪面蟶,浸水蚵。
序號 5
詞目 鋪面蟶,浸水蚵。
音讀 Phoo bīn than, tsìm tsuí ô .
釋義 鋪在表面的蟶及泡水膨脹後的牡蠣。小商販把好看的商品擺在表層來吸引人,比喻虛有其表或無心實踐。
部分符合 「蟶」 有5筆
序號 詞目 音讀 釋義
1 藃蟶 hiauh-than 木板或紙板等平狀的物體,因潮溼或乾燥而翹起變形。
2 日月蟶 ji̍t-gua̍t-than/li̍t-gua̍t-than 扇貝、帆立貝、日月蛤。貝類。貝扇為扁平狀,左右兩片貝扇的顏色不一樣,一片為白色,一片為紫褐色。在海水裡行進時,白色貝扇平躺,紫褐色貝扇會揚起來像帆船揚帆前進。
3 鋪面蟶 phoo-bīn-than 門面、排場。比喻裝飾美觀的外表。蟶是一種雙殼海生動物,外殼細長。賣蟶的商人習慣將外型比較美觀的蟶排在上方裝門面,讓客人選買。
4 竹蟶 tik-than 貝類。蟶的一種。外型細長有如竹筒,所以稱為竹蟶。
5 鋪面蟶,浸水蚵。 Phoo bīn than, tsìm tsuí ô . 鋪在表面的蟶及泡水膨脹後的牡蠣。小商販把好看的商品擺在表層來吸引人,比喻虛有其表或無心實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