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
|
紅莧菜
|
âng-hīng-tshài
|
蔬菜名。莖細長,葉呈菱狀卵圓形,有全綠與帶紅兩種,全綠色稱為「莧菜」,帶有紅色者稱為「紅莧菜」。花黃綠色,莖嫩,葉可食。臺灣常見的蔬菜,主要產地以彰化雲林兩縣為多。
|
2
|
紅菜
|
âng-tshài
|
紅鳳菜。葉菜類。為多年生宿根草本菊科植物,莖幹分枝繁多,葉呈橢圓形或倒披針形,葉背為紫紅色,且煮熟後的汁液亦呈紫紅色,因此閩南語大都稱做「紅菜」。
茄子。臺南、高雄一帶,因茄子的外形隱喻男性生殖器而避用,改稱為「紅菜」。
|
3
|
漚鹹菜
|
au-kiâm-tshài
|
把芥菜製成鹹菜。
譏笑人不整理衣物,亂亂的皺成一團。
|
4
|
海菜
|
hái-tshài
|
海藻。海中隱花植物的總稱。可分為紅、褐、綠三種,如紫菜、昆布、石蓴等。
|
5
|
莧菜
|
hīng-tshài
|
蔬菜名。莖細長,葉呈菱狀卵圓形,有全綠與帶紅兩種,全綠色稱為「莧菜」,帶有紅色者稱為「紅莧菜」。花黃綠色,莖嫩,葉可食。臺灣常見的蔬菜,主要產地以彰化雲林兩縣為多。
|
6
|
翕豆菜
|
hip tāu-tshài
|
悶製豆牙菜,指將豆子泡水後,用東西蓋住以保持溫度,使豆子發芽。
|
7
|
花菜
|
hue-tshài
|
花椰菜。葉菜類。莖硬而肥大,葉寬大,基部鈍形,邊緣呈波狀。花部成肉質塊狀,可供食用。
|
8
|
蕹菜
|
ìng-tshài
|
空心菜。葉菜類。莖部中空,性喜高溫多溼,分布於熱帶各地,嫩莖發根力極強,隨時可插枝繁殖,是夏季重要蔬菜。
|
9
|
油菜
|
iû-tshài
|
草本植物。根際葉大,呈倒卵形,邊緣有缺刻。夏季開黃花,果實為長角,圓柱形,種子可榨油,供食用或工業用。嫩葉部分可以作蔬菜。
|
10
|
茄茉菜
|
ka-bua̍h-tshài
|
葉甜菜、厚皮菜。葉菜類。二年生草本,葉柄長,葉面平滑有光澤,葉肉很厚,果實為褐色,嫩葉略帶甜味,可以食用,一般民間多用來餵豬。因為外形像飯勺,所以有的客家話叫「勺菜」。
|
11
|
鹹菜
|
kiâm-tshài
|
酸菜。將芥菜先曬軟,再加鹽用手搓揉,或用腳踩踏,把菜裡的汁液濾出,然後醃漬在容器內,等到發酵,顏色轉黃之後即可食用。
|
12
|
揀菜
|
kíng-tshài
|
挑菜。把蔬菜不好的、不能吃的地方去掉。
|
13
|
叫菜
|
kiò-tshài
|
點菜。
|
14
|
高麗菜
|
ko-lê-tshài
|
葉菜類。葉子又寬又厚,互相抱合成圓形或者圓錐形,可以食用。特別是可以用來醃製泡菜,味道十分鮮美。
|
15
|
韭菜
|
kú-tshài
|
蔬菜名。石蒜科蔥屬,多年生草本。春季苗叢生,葉細長而扁,花白色,果三稜,中藏綠黃色扁平的小種子,可供食用。
|
16
|
芥菜
|
kuà-tshài
|
葉菜類。葉柄肥厚,葉片皺摺,葉緣有齒狀的凹陷。莖、葉、種子都可以食用。
|
17
|
烏甜仔菜
|
oo-tinn-á-tshài
|
龍葵。草本植物。葉互生,橢圓形,葉緣也有呈波狀,花白色,漿果球形,成熟時為黑色。可用做藥物。嫩葉為一種野生蔬菜,炒或作湯皆可。
|
18
|
烏子仔菜
|
oo-tsí-á-tshài
|
龍葵。草本植物。葉互生,橢圓形,葉緣也有呈波狀,花白色,漿果球形,成熟時為黑色。可用做藥物。嫩葉為一種野生蔬菜,炒或作湯皆可。
|
19
|
白韭菜
|
pe̍h-kú-tshài
|
韭黃,葉菜類。以遮光方式培育出來的韭菜,因為未行光合作用,所以顏色偏白黃,因此得名。
|
20
|
白菜
|
pe̍h-tshài
|
大白菜。葉菜類,又稱結球白菜。一種可食用的蔬菜,莖扁薄而白,葉闊大,呈淡綠色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