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臺灣閩南語查詞目

完全符合 「瓜仔」 有1筆

序號1瓜仔
序號 1
詞目 瓜仔
音讀 kue-á
釋義 泛指瓜類的總稱。 醃過的小黃瓜。
完全符合 「瓜仔」 有1筆
序號 詞目 音讀 釋義
1 瓜仔 kue-á 泛指瓜類的總稱。 醃過的小黃瓜。

部分符合 「瓜仔」 有8筆

序號1醃瓜
序號 1
詞目 醃瓜
音讀 am-kue
釋義 越瓜,葫蘆科的瓜果,常醃漬後食用。醃漬過的越瓜也稱為「醃瓜」或「醃瓜仔脯」。
序號2香櫞瓜
序號 2
詞目 香櫞瓜
音讀 hiunn-înn-kue
釋義 佛手瓜。瓜果類,有塊狀根,葉子是五角的掌狀葉,葉心有卷鬚。果實為長橢圓形,形狀像佛手,顏色為淡綠色或淺黃色,可以食用。嫩莖和葉心卷鬚也可以食用,是土生龍鬚菜材料。
序號3蔭瓜仔
序號 3
詞目 蔭瓜仔
音讀 ìm-kue-á
釋義 醃製的軟嫩醬瓜。
序號4瓜仔哖
序號 4
詞目 瓜仔哖
音讀 kue-á-nî
釋義 小黃瓜。瓜果類。「胡瓜」的品種之一。比稱為「刺瓜仔」(tshì-kue-á)的大黃瓜體型更小,常用來涼拌或作為料理的配色。
序號5梨仔瓜
序號 5
詞目 梨仔瓜
音讀 lâi-á-kue
釋義 香瓜、甜瓜。產地主要位於臺灣本島的南部與東部,品種主要分為黃皮棗瓜及青皮梨瓜兩大脆瓜類。
序號6刺瓜仔
序號 6
詞目 刺瓜仔
音讀 tshì-kue-á
釋義 胡瓜、黃瓜。瓜果類。瓠果細長,通常為長形或卵形,表面有小刺,大小隨品種而異。
序號7醬瓜仔
序號 7
詞目 醬瓜仔
音讀 tsiùnn-kue-á
釋義 用醬醃漬的瓜類食品。
序號8燒瓷的食缺,織蓆的睏椅。
序號 8
詞目 燒瓷的食缺,織蓆的睏椅。
音讀 Sio-huî--ê tsia̍h khih, tsit-tshio̍h--ê khùn í.
釋義 燒製瓷器的人,自己用有缺口的碗吃飯;織草蓆的人,捨不得拿草蓆來睡,反而在椅子上睡覺。比喻人為了賺錢或節儉,捨不得用自己製造的好產品,或者故意使用較無市場價值的瑕疵品。
部分符合 「瓜仔」 有8筆
序號 詞目 音讀 釋義
1 醃瓜 am-kue 越瓜,葫蘆科的瓜果,常醃漬後食用。醃漬過的越瓜也稱為「醃瓜」或「醃瓜仔脯」。
2 香櫞瓜 hiunn-înn-kue 佛手瓜。瓜果類,有塊狀根,葉子是五角的掌狀葉,葉心有卷鬚。果實為長橢圓形,形狀像佛手,顏色為淡綠色或淺黃色,可以食用。嫩莖和葉心卷鬚也可以食用,是土生龍鬚菜材料。
3 蔭瓜仔 ìm-kue-á 醃製的軟嫩醬瓜。
4 瓜仔哖 kue-á-nî 小黃瓜。瓜果類。「胡瓜」的品種之一。比稱為「刺瓜仔」(tshì-kue-á)的大黃瓜體型更小,常用來涼拌或作為料理的配色。
5 梨仔瓜 lâi-á-kue 香瓜、甜瓜。產地主要位於臺灣本島的南部與東部,品種主要分為黃皮棗瓜及青皮梨瓜兩大脆瓜類。
6 刺瓜仔 tshì-kue-á 胡瓜、黃瓜。瓜果類。瓠果細長,通常為長形或卵形,表面有小刺,大小隨品種而異。
7 醬瓜仔 tsiùnn-kue-á 用醬醃漬的瓜類食品。
8 燒瓷的食缺,織蓆的睏椅。 Sio-huî--ê tsia̍h khih, tsit-tshio̍h--ê khùn í. 燒製瓷器的人,自己用有缺口的碗吃飯;織草蓆的人,捨不得拿草蓆來睡,反而在椅子上睡覺。比喻人為了賺錢或節儉,捨不得用自己製造的好產品,或者故意使用較無市場價值的瑕疵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