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臺灣閩南語查詞目

完全符合 「油」 有1筆

序號1油
序號 1
詞目
音讀
釋義 動植物中所含的脂肪製造出來的液體。 調味用的醬料。 形容油脂多、油光發亮的樣子。 比喻為利益、好處。 身上某些部分分泌出的油脂。 化妝品或保養品。 石油。
完全符合 「油」 有1筆
序號 詞目 音讀 釋義
1 動植物中所含的脂肪製造出來的液體。 調味用的醬料。 形容油脂多、油光發亮的樣子。 比喻為利益、好處。 身上某些部分分泌出的油脂。 化妝品或保養品。 石油。

部分符合 「油」 有86筆,第1頁

序號1目油
序號 1
詞目 目油
音讀 ba̍k-iû
釋義 眼油。眼睛因受到刺激或疲勞時,由淚腺所分泌出的一種透明液體。
序號2網紗油
序號 2
詞目 網紗油
音讀 bāng-se-iû
釋義 網油;豬肚與胰臟之間的網狀油脂,可以用來做肉繭仔(雞捲)。
序號3面油
序號 3
詞目 面油
音讀 bīn-iû
釋義 面霜。一種化妝保養品。 指臉部因為天氣太熱或其他因素而分泌出來的油脂。
序號4鞋油
序號 4
詞目 鞋油
音讀 ê-iû/uê-iû
釋義 塗在皮鞋表面,保護皮面並增加光澤的蠟油。
序號5魚肝油
序號 5
詞目 魚肝油
音讀 hî-kuann-iû/hû-kuann-iû
釋義 由鱈魚或其他同屬魚類的新鮮肝臟,提煉出來的精製脂肪油,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D。
序號6香油
序號 6
詞目 香油
音讀 hiang-iû
釋義 芝麻油。用芝麻種子榨取的油,有香味,可食用或點燃照明。
序號7番仔油
序號 7
詞目 番仔油
音讀 huan-á-iû
釋義 煤油。一種石油分餾後的成品。是揮發性較汽油低的燃料用油,無色,可供照明及溶劑用。
序號8油魚
序號 8
詞目 油魚
音讀 iû-hî/iû-hû
釋義 薔薇帶鰆。魚類。體型長而扁,背部及腹部的輪廓則略成弧形,因為油脂多,所以一般人多稱此種魚類為油魚,魚卵在加工後製成油魚子則是屏東東港地區的三寶(黑鮪魚、櫻花蝦、油魚子)之一。
序號9油垢
序號 9
詞目 油垢
音讀 iû-káu
釋義 附著在物體表面的油汙髒垢。
序號10油漏仔
序號 10
詞目 油漏仔
音讀 iû-lāu-á
釋義 倒油進瓶子時,裝在瓶口使油不致溢出的漏斗。
序號11油肭肭
序號 11
詞目 油肭肭
音讀 iû-leh-leh
釋義 油膩膩。形容含油量過多的樣子。
序號12油飯
序號 12
詞目 油飯
音讀 iû-pn̄g
釋義 用糯米做成的一種乾飯,把糯米蒸熟,再攪拌蝦米、肉絲、豬油、香菇、油蔥等配料。一般是在年節、小孩彌月來備辦請客食用,目前一般傳統市場經常買得到,是很受歡迎的一種小吃。
序號13油洗洗
序號 13
詞目 油洗洗
音讀 iû-sé-sé/iû-sué-sué
釋義 形容人油水很多,即外快很多的意思。
序號14油滓
序號 14
詞目 油滓
音讀 iû-tái
釋義 油渣。沉積在油的底部的渣滓。
序號15油筒仔
序號 15
詞目 油筒仔
音讀 iû-tâng-á
釋義 在廚房中用來裝油的罐子。
序號16油抽
序號 16
詞目 油抽
音讀 iû-thiu
釋義 用來提取油的管狀器具。
序號17油菜
序號 17
詞目 油菜
音讀 iû-tshài
釋義 草本植物。根際葉大,呈倒卵形,邊緣有缺刻。夏季開黃花,果實為長角,圓柱形,種子可榨油,供食用或工業用。嫩葉部分可以作蔬菜。
序號18油蔥
序號 18
詞目 油蔥
音讀 iû-tshang
釋義 一種作料。用熱油把剁碎的紅蔥頭爆香而成。
序號19油蔥粿
序號 19
詞目 油蔥粿
音讀 iû-tshang-kué/iû-tshang-ké
釋義 加了油蔥一起蒸製的粿類米食。
序號20油車
序號 20
詞目 油車
音讀 iû-tshia
釋義 早期臺灣榨油的工具。
部分符合 「油」 有86筆,第1頁
序號 詞目 音讀 釋義
1 目油 ba̍k-iû 眼油。眼睛因受到刺激或疲勞時,由淚腺所分泌出的一種透明液體。
2 網紗油 bāng-se-iû 網油;豬肚與胰臟之間的網狀油脂,可以用來做肉繭仔(雞捲)。
3 面油 bīn-iû 面霜。一種化妝保養品。 指臉部因為天氣太熱或其他因素而分泌出來的油脂。
4 鞋油 ê-iû/uê-iû 塗在皮鞋表面,保護皮面並增加光澤的蠟油。
5 魚肝油 hî-kuann-iû/hû-kuann-iû 由鱈魚或其他同屬魚類的新鮮肝臟,提煉出來的精製脂肪油,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D。
6 香油 hiang-iû 芝麻油。用芝麻種子榨取的油,有香味,可食用或點燃照明。
7 番仔油 huan-á-iû 煤油。一種石油分餾後的成品。是揮發性較汽油低的燃料用油,無色,可供照明及溶劑用。
8 油魚 iû-hî/iû-hû 薔薇帶鰆。魚類。體型長而扁,背部及腹部的輪廓則略成弧形,因為油脂多,所以一般人多稱此種魚類為油魚,魚卵在加工後製成油魚子則是屏東東港地區的三寶(黑鮪魚、櫻花蝦、油魚子)之一。
9 油垢 iû-káu 附著在物體表面的油汙髒垢。
10 油漏仔 iû-lāu-á 倒油進瓶子時,裝在瓶口使油不致溢出的漏斗。
11 油肭肭 iû-leh-leh 油膩膩。形容含油量過多的樣子。
12 油飯 iû-pn̄g 用糯米做成的一種乾飯,把糯米蒸熟,再攪拌蝦米、肉絲、豬油、香菇、油蔥等配料。一般是在年節、小孩彌月來備辦請客食用,目前一般傳統市場經常買得到,是很受歡迎的一種小吃。
13 油洗洗 iû-sé-sé/iû-sué-sué 形容人油水很多,即外快很多的意思。
14 油滓 iû-tái 油渣。沉積在油的底部的渣滓。
15 油筒仔 iû-tâng-á 在廚房中用來裝油的罐子。
16 油抽 iû-thiu 用來提取油的管狀器具。
17 油菜 iû-tshài 草本植物。根際葉大,呈倒卵形,邊緣有缺刻。夏季開黃花,果實為長角,圓柱形,種子可榨油,供食用或工業用。嫩葉部分可以作蔬菜。
18 油蔥 iû-tshang 一種作料。用熱油把剁碎的紅蔥頭爆香而成。
19 油蔥粿 iû-tshang-kué/iû-tshang-ké 加了油蔥一起蒸製的粿類米食。
20 油車 iû-tshia 早期臺灣榨油的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