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臺灣閩南語查詞目

完全符合 「揫」 有1筆

序號1揫
序號 1
詞目
音讀 tshiû
釋義 把長的繩線、布或網等一手一手拉近身來。 把糾纏的線索、藤等理出條理。
完全符合 「揫」 有1筆
序號 詞目 音讀 釋義
1 tshiû 把長的繩線、布或網等一手一手拉近身來。 把糾纏的線索、藤等理出條理。

部分符合 「揫」 有4筆

序號1挽瓜揫藤
序號 1
詞目 挽瓜揫藤
音讀 bán-kue-tshiû-tîn
釋義 順藤摸瓜、追根究柢。依循線索澈底探查事情。
序號2㨨
序號 2
詞目
音讀 liû
釋義 解開線紬或布條。
序號3培墓
序號 3
詞目 培墓
音讀 puē-bōng/puē-bōo
釋義 掃墓。
序號4掃墓
序號 4
詞目 掃墓
音讀 sàu-bōng/sàu-bōo
釋義 上墳。祭掃墳墓。大多是在清明節前後到先人的墳墓打掃、祭拜。閩南地區的風俗還有壓墓紙,表示幫先人換屋瓦。有一些在墓地附近放牛羊的牧童會前來乞討祭品,稱作「挹墓粿」(ip-bōng-kué)。
部分符合 「揫」 有4筆
序號 詞目 音讀 釋義
1 挽瓜揫藤 bán-kue-tshiû-tîn 順藤摸瓜、追根究柢。依循線索澈底探查事情。
2 liû 解開線紬或布條。
3 培墓 puē-bōng/puē-bōo 掃墓。
4 掃墓 sàu-bōng/sàu-bōo 上墳。祭掃墳墓。大多是在清明節前後到先人的墳墓打掃、祭拜。閩南地區的風俗還有壓墓紙,表示幫先人換屋瓦。有一些在墓地附近放牛羊的牧童會前來乞討祭品,稱作「挹墓粿」(ip-bōng-kué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