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華語查全文
對應華語、釋義或例句華語欄位符合 「成」 有1606筆,第4頁
序號 | 61 |
---|---|
詞目 | 麥芽膏 |
音讀 | be̍h-gê-ko |
釋義 | 麥芽糖。由含澱粉酶的麥芽使澱粉水解而成,是一種金黃色,有黏性的糖品。 |
序號 | 62 |
---|---|
詞目 | 麥芽糖 |
音讀 | be̍h-gê-thn̂g |
釋義 | 由含澱粉酶的麥芽使澱粉水解而成的糖。 |
序號 | 63 |
---|---|
詞目 | 麥片 |
音讀 | be̍h-phìnn |
釋義 | 用燕麥或大麥製成的一種速食食品。 |
序號 | 64 |
---|---|
詞目 | 米 |
音讀 | bí |
釋義 | 去殼的稻穀。 細小成粒似米的東西。 指狀如米粒的果實、果肉。 計算長度的單位。 |
序號 | 65 |
---|---|
詞目 | 米仔麩 |
音讀 | bí-á-hu |
釋義 | 米麩、米麩粉。將米穀炒熟以後研磨成粉,可以加水調和食用,是常見的傳統食品。 |
序號 | 66 |
---|---|
詞目 | 米粉 |
音讀 | bí-hún |
釋義 | 一種食品。米加水磨成漿,再製成細條狀,曬乾後可以或炒或煮而食。 |
序號 | 67 |
---|---|
詞目 | 米粉炒 |
音讀 | bí-hún-tshá |
釋義 | 一種有名的臺式料理。把食材和調味料連同米粉,用油炒熟後做成。 |
序號 | 68 |
---|---|
詞目 | 米糕 |
音讀 | bí-ko |
釋義 | 一種食品。由糯米加酒加料隔水煮成的飯。 |
序號 | 69 |
---|---|
詞目 | 美國仙丹 |
音讀 | Bí-kok-sian-tan |
釋義 | 類固醇。一種含有類固醇成份的黑色藥丸,因為消炎止痛的效果神速,故俗稱「美國仙丹」。長期服用不當劑量,會有嚴重的副作用。 通稱特效藥,靈丹妙藥。 |
序號 | 70 |
---|---|
詞目 | 米龜 |
音讀 | bí-ku |
釋義 | 米象。昆蟲類。是一種有名的貯穀害蟲,成蟲體長約二點五到三點五公釐,呈現深赤褐色,前胸背面和鞘翅有圓刻點。專門蛀食貯藏中的稻穀、麥粒、玉蜀黍等米糧,其中以幼蟲為害最嚴重。 |
序號 | 71 |
---|---|
詞目 | 米奶 |
音讀 | bí-ling/bí-ni |
釋義 | 米漿。將炒熟的在來米和花生磨碎加水,調煮成飲品。 |
序號 | 72 |
---|---|
詞目 | 米籮 |
音讀 | bí-luâ |
釋義 | 用竹篾編成,用以盛裝米糧的竹器。 |
序號 | 73 |
---|---|
詞目 | 米芳 |
音讀 | bí-phang |
釋義 | 爆米花。一種將米乾燒,使其膨大鬆散,然後加入糖漿使其黏合,再切成塊狀食用的傳統食品。 將生米蒸煮後脫水,再用油炸,然後搭配花生、芝麻、南瓜籽、海苔等食材,淋上熱糖漿製成。可用不同模具做成不同形狀。 |
序號 | 74 |
---|---|
詞目 | 米篩 |
音讀 | bí-thai |
釋義 | 篩米用的篩子。一種用來篩選米粒的器具,用竹篾編成,有許多小孔,可使細碎物漏下去,而完整的米粒留在竹器上。 |
序號 | 75 |
---|---|
詞目 | 米篩目 |
音讀 | bí-thai-ba̍k |
釋義 | 米苔目。一種臺灣傳統的米食,用等量的在來米和太白粉做成米胚,然後用壓、搓的方式做成條狀的食物,在一般的麵食攤上,經常可以看到。華語的說法是按閩南話音譯的方式來表現。在新加坡、馬來西亞的華語叫「老鼠粉」。 |
序號 | 76 |
---|---|
詞目 | 米酒 |
音讀 | bí-tsiú |
釋義 | 用糯米或者是其他米釀製而成的酒。 |
序號 | 77 |
---|---|
詞目 | 米漿 |
音讀 | bí-tsiunn |
釋義 | 米加水磨成的漿液。 |
序號 | 78 |
---|---|
詞目 | 味素 |
音讀 | bī-sòo |
釋義 | 味精。用豆、麥等物做成的白色結晶狀的調味品。 |
序號 | 79 |
---|---|
詞目 | 覕相揣 |
音讀 | bih-sio-tshuē/bih-sio-tshē |
釋義 | 捉迷藏。一種遊戲。玩的時候,大家選出一個人當鬼來負責抓人,其他的成員就躲起來讓這個人去找,被找到的就換他當鬼。 |
序號 | 80 |
---|---|
詞目 | 篾蓆 |
音讀 | bi̍h-tshio̍h |
釋義 | 竹蓆。一種用薄竹片所編織成的涼蓆。 |
序號 | 詞目 | 音讀 | 釋義 |
---|---|---|---|
61 | 麥芽膏 | be̍h-gê-ko | 麥芽糖。由含澱粉酶的麥芽使澱粉水解而成,是一種金黃色,有黏性的糖品。 |
62 | 麥芽糖 | be̍h-gê-thn̂g | 由含澱粉酶的麥芽使澱粉水解而成的糖。 |
63 | 麥片 | be̍h-phìnn | 用燕麥或大麥製成的一種速食食品。 |
64 | 米 | bí | 去殼的稻穀。 細小成粒似米的東西。 指狀如米粒的果實、果肉。 計算長度的單位。 |
65 | 米仔麩 | bí-á-hu | 米麩、米麩粉。將米穀炒熟以後研磨成粉,可以加水調和食用,是常見的傳統食品。 |
66 | 米粉 | bí-hún | 一種食品。米加水磨成漿,再製成細條狀,曬乾後可以或炒或煮而食。 |
67 | 米粉炒 | bí-hún-tshá | 一種有名的臺式料理。把食材和調味料連同米粉,用油炒熟後做成。 |
68 | 米糕 | bí-ko | 一種食品。由糯米加酒加料隔水煮成的飯。 |
69 | 美國仙丹 | Bí-kok-sian-tan | 類固醇。一種含有類固醇成份的黑色藥丸,因為消炎止痛的效果神速,故俗稱「美國仙丹」。長期服用不當劑量,會有嚴重的副作用。 通稱特效藥,靈丹妙藥。 |
70 | 米龜 | bí-ku | 米象。昆蟲類。是一種有名的貯穀害蟲,成蟲體長約二點五到三點五公釐,呈現深赤褐色,前胸背面和鞘翅有圓刻點。專門蛀食貯藏中的稻穀、麥粒、玉蜀黍等米糧,其中以幼蟲為害最嚴重。 |
71 | 米奶 | bí-ling/bí-ni | 米漿。將炒熟的在來米和花生磨碎加水,調煮成飲品。 |
72 | 米籮 | bí-luâ | 用竹篾編成,用以盛裝米糧的竹器。 |
73 | 米芳 | bí-phang | 爆米花。一種將米乾燒,使其膨大鬆散,然後加入糖漿使其黏合,再切成塊狀食用的傳統食品。 將生米蒸煮後脫水,再用油炸,然後搭配花生、芝麻、南瓜籽、海苔等食材,淋上熱糖漿製成。可用不同模具做成不同形狀。 |
74 | 米篩 | bí-thai | 篩米用的篩子。一種用來篩選米粒的器具,用竹篾編成,有許多小孔,可使細碎物漏下去,而完整的米粒留在竹器上。 |
75 | 米篩目 | bí-thai-ba̍k | 米苔目。一種臺灣傳統的米食,用等量的在來米和太白粉做成米胚,然後用壓、搓的方式做成條狀的食物,在一般的麵食攤上,經常可以看到。華語的說法是按閩南話音譯的方式來表現。在新加坡、馬來西亞的華語叫「老鼠粉」。 |
76 | 米酒 | bí-tsiú | 用糯米或者是其他米釀製而成的酒。 |
77 | 米漿 | bí-tsiunn | 米加水磨成的漿液。 |
78 | 味素 | bī-sòo | 味精。用豆、麥等物做成的白色結晶狀的調味品。 |
79 | 覕相揣 | bih-sio-tshuē/bih-sio-tshē | 捉迷藏。一種遊戲。玩的時候,大家選出一個人當鬼來負責抓人,其他的成員就躲起來讓這個人去找,被找到的就換他當鬼。 |
80 | 篾蓆 | bi̍h-tshio̍h | 竹蓆。一種用薄竹片所編織成的涼蓆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