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1
|
番號
|
huan-hō
|
軍隊的編制。以字母或數字為每一單位的代號。源自日語「番号(ばんごう)」。
|
22
|
番薑仔
|
huan-kiunn-á
|
辣椒。草本植物。品種有辛辣、甜味兩種,富含維他命C及胡蘿蔔素。辛辣品種的果實成熟時呈紅色,可以用來調味;甜味品種果粒大,可以當作蔬菜食用。
|
23
|
番婆
|
huan-pô
|
引申指無理取鬧的女人。
泛指外國的婦女。
以前指女性原住民,但含有輕蔑的意思,現不宜用。
|
24
|
番黍
|
huan-sé/huan-sué
|
稷。禾本植物。是一種不帶黏性的米類作物。
|
25
|
番社
|
huan-siā
|
早期對原住民聚落的稱呼,今稱為「部落」。
|
26
|
番顛
|
huan-tian
|
說話做事反反覆覆,有理說不清。
|
27
|
柑仔蜜
|
kam-á-bi̍t
|
番茄。植物名。一年生草本植物,果實呈扁圓形或小球形。成熟時為紅色,味道甜而略酸。
阿仙藥。放在檳榔裡頭吃的土塊樣的藥。
|
28
|
起番
|
khí-huan
|
不可理喻地胡鬧、發起牛脾氣。
|
29
|
老番顛
|
lāu-huan-tian
|
老糊塗。罵人年老而言行反覆無常。
|
30
|
蘆黍
|
lôo-sé/lôo-sué
|
高粱。草本植物,性耐炎熱乾旱,金門、澎湖種植很多。最重要的用途為提供釀製高梁酒。
|
31
|
馬鈴薯
|
má-lîng-tsî/má-lîng-tsû
|
洋芋。根莖類。含有豐富澱粉,味道甘美。因為地下塊莖圓形如馬鈴狀,所以稱為「馬鈴薯」。在歐美為主食,臺灣則多作為蔬菜來搭配食用。
|
32
|
幔被仔
|
mua-phuē-á/mua-phē-á
|
背幼童時所包覆的方形薄被。
小毯子。
|
33
|
平埔番
|
Pênn-poo-huan/Pînn-poo-huan
|
平埔族原住民,共有十餘族。居住在平地的原住民,現在幾乎已經都被漢人同化了,只留少數的族群和漢人混居。「番」為早期之講法,因有歧視之義,應避免使用。
|
34
|
平鼎仔
|
pênn-tiánn-á/pînn-tiánn-á
|
平底鍋。一種底部平坦,適用於煎、炒料理食物的鍋具。
|
35
|
大同仔
|
tāi-tông-á
|
青椒。瓜果類。主莖呈木質化,為低木狀,形狀像辣椒,可以食用。
|
36
|
硩番薯
|
teh han-tsî/teh han-tsû
|
種番薯。「硩」是指用壓條法來種植。種植的動作是以雙手平均拿住地瓜藤蔓,斜插入土中,然後雙手順勢翻來泥土壓在地瓜藤蔓上。
|
37
|
菜礤
|
tshài-tshuah
|
一種把蘿蔔、番薯刨成長條狀的工具。在木板或塑膠板中間釘嵌一塊金屬片,片上製成許多小孔,使翹起的鱗狀邊緣成為薄刃片。
|
38
|
臭油
|
tshàu-iû
|
煤油、燈油。從石油提煉出來,可以用來照明的油。
|
39
|
生番
|
tshenn-huan/tshinn-huan
|
清代對未歸化臺灣原住民的稱呼,與熟番、平埔族相對應。
形容蠻橫不講理的人,但有歧視原住民之義,應避免使用。
|
40
|
三番兩次
|
sam-huan-lióng-tshù
|
(臺華共同詞 ,無義項)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