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臺灣台語查詞目
完全符合 「bin7」 有2筆
| 序號 | 1 | 
|---|---|
| 詞目 | 面 | 
| 音讀 | 白 bīn | 
| 釋義 | 臉。 計算平面物體的單位。 | 
| 序號 | 2 | 
|---|---|
| 詞目 | 蝒替 | 
| 音讀 | bīn | 
| 釋義 | (單字不成詞者 ,無義項) | 
| 序號 | 詞目 | 音讀 | 釋義 | 
|---|---|---|---|
| 1 | 面 | 白 bīn | 臉。 計算平面物體的單位。 | 
| 2 | 蝒替 | bīn | (單字不成詞者 ,無義項) | 
部分符合 「bin7」 有181筆,第1頁
| 序號 | 1 | 
|---|---|
| 詞目 | 尪仔面 | 
| 音讀 | ang-á-bīn | 
| 釋義 | 像人形玩偶的臉蛋。 面具。 | 
| 序號 | 2 | 
|---|---|
| 詞目 | 紅面 | 
| 音讀 | âng-bīn | 
| 釋義 | 血紅的臉色。 | 
| 序號 | 3 | 
|---|---|
| 詞目 | 紅面鴨 | 
| 音讀 | âng-bīn-ah | 
| 釋義 | 禽鳥類。公的正番鴨。眼周圍、嘴基部有紅色疣,毛色有白、黑、青銅色等。為鴨種中體重最大者,原產於南美洲。適合用來烹煮薑母鴨,做為冬天進補的食材。 | 
| 序號 | 4 | 
|---|---|
| 詞目 | 漚屎面 | 
| 音讀 | àu-sái-bīn | 
| 釋義 | 表情嚴肅,略帶怒氣且沒有笑容。 | 
| 序號 | 5 | 
|---|---|
| 詞目 | 懊嘟面 | 
| 音讀 | àu-tū-bīn | 
| 釋義 | 表情嚴肅,略帶怒氣且沒有笑容的臭臉。 | 
| 序號 | 6 | 
|---|---|
| 詞目 | 後 | 
| 音讀 | 白 āu | 
| 釋義 | 指時間次序上比較晚的。 在背面的。 排序在次的。 | 
| 序號 | 7 | 
|---|---|
| 詞目 | 後面 | 
| 音讀 | āu-bīn | 
| 釋義 | 人體或物體背面、靠後的部分。 次序在後面的部分。 | 
| 序號 | 8 | 
|---|---|
| 詞目 | 後母面 | 
| 音讀 | āu-bú-bīn | 
| 釋義 | 晚娘面孔。一般認為晚娘對非親生的小孩都不假好臉色,所以用晚娘面孔比喻冷淡、苛刻的臉色。 | 
| 序號 | 9 | 
|---|---|
| 詞目 | 後尾 | 
| 音讀 | āu-bué/āu-bé | 
| 釋義 | 後面、後頭、後來。 後面、後頭。 後面的。 | 
| 序號 | 10 | 
|---|---|
| 詞目 | 後壁 | 
| 音讀 | āu-piah | 
| 釋義 | 背面、後面。 背後、暗中。 地名。位於臺南市最北端,嘉南平原中北方,為八掌溪與急水溪沖積而成的狹長型沖積平原。地勢東高西低,北邊和西邊以八掌溪與嘉義縣的水上鄉、鹿草鄉為界。東邊與白河區、東山區相鄰,南邊則與新營區毗連。 | 
| 序號 | 11 | 
|---|---|
| 詞目 | 挽面 | 
| 音讀 | bán-bīn | 
| 釋義 | 絞臉、絞面。一種婦女美容的方式。將細線交叉成剪刀的形狀,用牙齒咬著並配合著手指的運作,使線一緊一鬆以絞去臉上的汗毛。 | 
| 序號 | 12 | 
|---|---|
| 詞目 | 馬面 | 
| 音讀 | bé-bīn | 
| 釋義 | 馬臉,指人的臉形較長。 指地獄中的鬼卒。 | 
| 序號 | 13 | 
|---|---|
| 詞目 | 面漚面臭 | 
| 音讀 | bīn-àu-bīn-tshàu | 
| 釋義 | 臉很臭、臉色很難看。 | 
| 序號 | 14 | 
|---|---|
| 詞目 | 面肉 | 
| 音讀 | bīn-bah | 
| 釋義 | 臉部。臉部容貌、肌膚及外觀。 | 
| 序號 | 15 | 
|---|---|
| 詞目 | 面馬 | 
| 音讀 | bīn-bé | 
| 釋義 | 臉形。 | 
| 序號 | 16 | 
|---|---|
| 詞目 | 面模 | 
| 音讀 | bīn-bôo | 
| 釋義 | 臉的輪廓。 | 
| 序號 | 17 | 
|---|---|
| 詞目 | 面模仔 | 
| 音讀 | bīn-bôo-á | 
| 釋義 | 臉龐、臉蛋,臉的輪廓。 | 
| 序號 | 18 | 
|---|---|
| 詞目 | 面形 | 
| 音讀 | bīn-hîng | 
| 釋義 | 臉形。 | 
| 序號 | 19 | 
|---|---|
| 詞目 | 面容 | 
| 音讀 | bīn-iông | 
| 釋義 | 面貌、容貌。 | 
| 序號 | 20 | 
|---|---|
| 詞目 | 面憂面結 | 
| 音讀 | bīn-iu-bīn-kat | 
| 釋義 | 愁眉苦臉。形容憂傷、愁苦的神色。 | 
| 序號 | 詞目 | 音讀 | 釋義 | 
|---|---|---|---|
| 1 | 尪仔面 | ang-á-bīn | 像人形玩偶的臉蛋。 面具。 | 
| 2 | 紅面 | âng-bīn | 血紅的臉色。 | 
| 3 | 紅面鴨 | âng-bīn-ah | 禽鳥類。公的正番鴨。眼周圍、嘴基部有紅色疣,毛色有白、黑、青銅色等。為鴨種中體重最大者,原產於南美洲。適合用來烹煮薑母鴨,做為冬天進補的食材。 | 
| 4 | 漚屎面 | àu-sái-bīn | 表情嚴肅,略帶怒氣且沒有笑容。 | 
| 5 | 懊嘟面 | àu-tū-bīn | 表情嚴肅,略帶怒氣且沒有笑容的臭臉。 | 
| 6 | 後 | 白 āu | 指時間次序上比較晚的。 在背面的。 排序在次的。 | 
| 7 | 後面 | āu-bīn | 人體或物體背面、靠後的部分。 次序在後面的部分。 | 
| 8 | 後母面 | āu-bú-bīn | 晚娘面孔。一般認為晚娘對非親生的小孩都不假好臉色,所以用晚娘面孔比喻冷淡、苛刻的臉色。 | 
| 9 | 後尾 | āu-bué/āu-bé | 後面、後頭、後來。 後面、後頭。 後面的。 | 
| 10 | 後壁 | āu-piah | 背面、後面。 背後、暗中。 地名。位於臺南市最北端,嘉南平原中北方,為八掌溪與急水溪沖積而成的狹長型沖積平原。地勢東高西低,北邊和西邊以八掌溪與嘉義縣的水上鄉、鹿草鄉為界。東邊與白河區、東山區相鄰,南邊則與新營區毗連。 | 
| 11 | 挽面 | bán-bīn | 絞臉、絞面。一種婦女美容的方式。將細線交叉成剪刀的形狀,用牙齒咬著並配合著手指的運作,使線一緊一鬆以絞去臉上的汗毛。 | 
| 12 | 馬面 | bé-bīn | 馬臉,指人的臉形較長。 指地獄中的鬼卒。 | 
| 13 | 面漚面臭 | bīn-àu-bīn-tshàu | 臉很臭、臉色很難看。 | 
| 14 | 面肉 | bīn-bah | 臉部。臉部容貌、肌膚及外觀。 | 
| 15 | 面馬 | bīn-bé | 臉形。 | 
| 16 | 面模 | bīn-bôo | 臉的輪廓。 | 
| 17 | 面模仔 | bīn-bôo-á | 臉龐、臉蛋,臉的輪廓。 | 
| 18 | 面形 | bīn-hîng | 臉形。 | 
| 19 | 面容 | bīn-iông | 面貌、容貌。 | 
| 20 | 面憂面結 | bīn-iu-bīn-kat | 愁眉苦臉。形容憂傷、愁苦的神色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