咬
白
- kā
釋義
-
動詞 用上下牙齒夾住或切斷東西。
第1項釋義的用例:
-
咬一喙
kā tsi̍t tshuì(咬一口)
-
咬一喙
-
動詞 皮膚與植物或化學製品碰觸後而導致過敏或受侵蝕。
第2項釋義的用例:
-
鹽酸會咬肉,欲用愛細膩。
Iâm-sng ē kā bah, beh iōng ài sè-jī.(鹽酸會腐蝕皮膚,用的時候要小心。)
-
鹽酸會咬肉,欲用愛細膩。
-
動詞 卡住、不順。
第3項釋義的用例:
-
車仔咬線
tshia-á kā suànn(針車線卡住了)
-
車仔咬線
又見音
分類
部首筆畫
口部 - 部首外6畫 - 共9畫
詞彙比較
| 腔 | 詞彙 | 音讀 |
|---|---|---|
| 鹿港偏泉腔 | 咬 | kǎ |
| 三峽偏泉腔 | 咬 | kā |
| 臺北偏泉腔 | 咬 | kā |
| 宜蘭偏漳腔 | 咬 | kā |
| 臺南混合腔 | 咬 | kā |
| 高雄混合腔 | 咬 | kā |
| 金門偏泉腔 | 咬 | kā |
| 馬公偏泉腔 | 咬 | kā |
| 新竹偏泉腔 | 咬 | kā |
| 臺中偏漳腔 | 咬 | kā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