米篩目
- bí-thai-ba̍k
釋義
- 
        名詞 米苔目。一種臺灣傳統的米食,用等量的在來米和太白粉做成米胚,然後用壓、搓的方式做成條狀的食物,在一般的麵食攤上,經常可以看到。華語的說法是依「米篩目」音譯的方式來表現。在新加坡、馬來西亞的華語叫「老鼠粉」。 
分類
詞彙比較
| 腔 | 詞彙 | 音讀 | 
|---|---|---|
| 鹿港偏泉腔 | 米篩目 | bí-thai-ba̍k | 
| 三峽偏泉腔 | 米篩目 | bí-thai-ba̍k | 
| 臺北偏泉腔 | 米篩目 | bí-thai-ba̍k | 
| 宜蘭偏漳腔 | 米篩目 | bí-thai-ba̍k | 
| 臺南混合腔 | 米篩目 | bí-thai-ba̍k | 
| 高雄混合腔 | 米篩目 | bí-thai-ba̍k | 
| 金門偏泉腔 | 米篩目 | bí-thai-ba̍k | 
| 馬公偏泉腔 | 米篩漏 | bí-thai-lāu | 
| 新竹偏泉腔 | 米篩目 | bí-thai-ba̍k | 
| 臺中偏漳腔 | 米篩目 | bí-thai-ba̍k | 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