癰仔
- ing-á
釋義
-
名詞 一種惡性膿瘡,多長於頸、背、臀部,表皮多破孔出膿。
分類
詞彙比較
| 腔 | 詞彙 | 音讀 |
|---|---|---|
| 鹿港偏泉腔 | 癰 | ing |
| 三峽偏泉腔 | 癰 | ing |
| 臺北偏泉腔 | 臭肉癰仔 | tshàu-bah-ing-á |
| 宜蘭偏漳腔 | 癰仔 | ing-á |
| 臺南混合腔 | 癰仔 | ing-á |
| 高雄混合腔 | 癰仔 | ing-á |
| 金門偏泉腔 | 生癰 | sinn-ing |
| 馬公偏泉腔 | 生癰 | sinn-ing |
| 新竹偏泉腔 | 生癰仔 | sinn-ing-á |
| 臺中偏漳腔 | 生癰 | senn-ing |
名詞 一種惡性膿瘡,多長於頸、背、臀部,表皮多破孔出膿。
| 腔 | 詞彙 | 音讀 |
|---|---|---|
| 鹿港偏泉腔 | 癰 | ing |
| 三峽偏泉腔 | 癰 | ing |
| 臺北偏泉腔 | 臭肉癰仔 | tshàu-bah-ing-á |
| 宜蘭偏漳腔 | 癰仔 | ing-á |
| 臺南混合腔 | 癰仔 | ing-á |
| 高雄混合腔 | 癰仔 | ing-á |
| 金門偏泉腔 | 生癰 | sinn-ing |
| 馬公偏泉腔 | 生癰 | sinn-ing |
| 新竹偏泉腔 | 生癰仔 | sinn-ing-á |
| 臺中偏漳腔 | 生癰 | senn-ing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