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臺灣台語查詞目
完全符合 「節」 有3筆
序號 | 1 |
---|---|
詞目 | 節 |
音讀 | 白 tsat |
華語釋義 | 物體各段之間相連接的地方。 計算物品段落的單位。 節制、節約。 |
序號 | 2 |
---|---|
詞目 | 節 |
音讀 | 白 tseh/tsueh |
華語釋義 | 節日。 季節。 |
序號 | 3 |
---|---|
詞目 | 節 |
音讀 | 文 tsiat |
華語釋義 | 節日。 計算時間段落的單位。 各種演出活動進行的程序。 節制、節要。 |
序號 | 詞目 | 音讀 | 華語釋義 |
---|---|---|---|
1 | 節 | 白 tsat | 物體各段之間相連接的地方。 計算物品段落的單位。 節制、節約。 |
2 | 節 | 白 tseh/tsueh | 節日。 季節。 |
3 | 節 | 文 tsiat | 節日。 計算時間段落的單位。 各種演出活動進行的程序。 節制、節要。 |
部份符合 「節」 有46筆,第1頁
序號 | 1 |
---|---|
詞目 | 肉粽節 |
音讀 | Bah-tsàng-tseh/Bah-tsàng-tsueh |
華語釋義 | 端午節、五月節。與春節、中秋節並列為民間三大傳統節日之一。有吃粽子和龍舟競渡等風俗,也有插蒲艾、喝雄黃酒、掛鍾馗像來除瘟辟邪。 |
序號 | 2 |
---|---|
詞目 | 五月節 |
音讀 | Gōo-gue̍h-tseh/Gōo-ge̍h-tsueh |
華語釋義 | 端午節。農曆五月初五。與春節、中秋節並列為民間三大傳統節日。有吃粽子和龍舟競渡等風俗,也會插蒲艾、喝雄黃酒、掛鍾馗像來除瘟辟邪。 |
序號 | 3 |
---|---|
詞目 | 五日節 |
音讀 | Gōo-ji̍t-tseh/Gōo-li̍t-tsueh |
華語釋義 | 端午節。農曆五月初五。與春節、中秋節並列為民間三大傳統節日。有吃粽子和龍舟競渡等風俗,也會插蒲艾、喝雄黃酒、掛鍾馗像來除瘟辟邪。 |
序號 | 4 |
---|---|
詞目 | 雨傘節 |
音讀 | hōo-suànn-tsat |
華語釋義 | 爬蟲類動物。體色黑白相間,極為分明,頭部為橢圓形,背鱗為十五縱列,是臺灣所產陸生毒蛇中毒性最強者之一。 |
序號 | 5 |
---|---|
詞目 | 薰頭 |
音讀 | hun-thâu |
華語釋義 | 煙蒂。香煙一端有濾嘴供人吸食的那一截。 |
序號 | 6 |
---|---|
詞目 | 淫亂 |
音讀 | îm-luān |
華語釋義 | 違背禮法的男女關係。 |
序號 | 7 |
---|---|
詞目 | 根節 |
音讀 | kin-tsat/kun-tsat |
華語釋義 | 根與節,事情的根基與段落。 |
序號 | 8 |
---|---|
詞目 | 筋節 |
音讀 | kin-tsat/kun-tsat |
華語釋義 | 筋骨。人體裡筋頭和骨節的結合處。 |
序號 | 9 |
---|---|
詞目 | 關節 |
音讀 | kuan-tsat |
華語釋義 | 骨頭與骨頭相接連,可以活動的部分。 |
序號 | 10 |
---|---|
詞目 | 關節炎 |
音讀 | kuan-tsat-iām |
華語釋義 | 病名。因關節發炎而引起的紅、腫、熱、痛等現象的病症。 |
序號 | 11 |
---|---|
詞目 | 季節 |
音讀 | kuì-tseh/kuì-tsueh |
華語釋義 | 時節。四季和二十四節氣的合稱。一年中,依據具有某種特點而區分出來的時期,共有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和二十四節氣。 |
序號 | 12 |
---|---|
詞目 | 骨節 |
音讀 | kut-tsat |
華語釋義 | 關節。 |
序號 | 13 |
---|---|
詞目 | 年節 |
音讀 | nî-tseh/nî-tsueh |
華語釋義 | 逢年過節。 春節前後的日子。 |
序號 | 14 |
---|---|
詞目 | 斑節蝦 |
音讀 | pan-tsat-hê |
華語釋義 | 甲殼類動物。蝦子的一種。身體上有黑褐色和白色斑點,尾鰭上有藍色和黃色條紋,肉質鮮美,蛋白質豐富。 |
序號 | 15 |
---|---|
詞目 | 半節 |
音讀 | puànn-tsat |
華語釋義 | 指長形物的一半。 |
序號 | 16 |
---|---|
詞目 | 佛祖生 |
音讀 | Pu̍t-tsóo-senn/Pu̍t-tsóo-sinn |
華語釋義 | 紀念釋迦牟尼佛誕生的節日,又稱「浴佛節」,在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一般訂為農曆四月初八。 |
序號 | 17 |
---|---|
詞目 | 是年是節 |
音讀 | sī-nî-sī-tseh/sī-nî-sī-tsueh |
華語釋義 | 逢年過節。 |
序號 | 18 |
---|---|
詞目 | 新正 |
音讀 | sin-tsiann |
華語釋義 | 過年、新年。 |
序號 | 19 |
---|---|
詞目 | 守節 |
音讀 | siú-tsiat |
華語釋義 | 婦女守寡不改嫁。 不改變原來的節操。 |
序號 | 20 |
---|---|
詞目 | 冬節圓 |
音讀 | tang-tseh-înn/tang-tsueh-înn |
華語釋義 | 冬至湯圓、冬節湯圓。冬至那天吃的湯圓,閩南習俗認為吃過冬至湯圓後就年長一歲。 |
序號 | 詞目 | 音讀 | 華語釋義 |
---|---|---|---|
1 | 肉粽節 | Bah-tsàng-tseh/Bah-tsàng-tsueh | 端午節、五月節。與春節、中秋節並列為民間三大傳統節日之一。有吃粽子和龍舟競渡等風俗,也有插蒲艾、喝雄黃酒、掛鍾馗像來除瘟辟邪。 |
2 | 五月節 | Gōo-gue̍h-tseh/Gōo-ge̍h-tsueh | 端午節。農曆五月初五。與春節、中秋節並列為民間三大傳統節日。有吃粽子和龍舟競渡等風俗,也會插蒲艾、喝雄黃酒、掛鍾馗像來除瘟辟邪。 |
3 | 五日節 | Gōo-ji̍t-tseh/Gōo-li̍t-tsueh | 端午節。農曆五月初五。與春節、中秋節並列為民間三大傳統節日。有吃粽子和龍舟競渡等風俗,也會插蒲艾、喝雄黃酒、掛鍾馗像來除瘟辟邪。 |
4 | 雨傘節 | hōo-suànn-tsat | 爬蟲類動物。體色黑白相間,極為分明,頭部為橢圓形,背鱗為十五縱列,是臺灣所產陸生毒蛇中毒性最強者之一。 |
5 | 薰頭 | hun-thâu | 煙蒂。香煙一端有濾嘴供人吸食的那一截。 |
6 | 淫亂 | îm-luān | 違背禮法的男女關係。 |
7 | 根節 | kin-tsat/kun-tsat | 根與節,事情的根基與段落。 |
8 | 筋節 | kin-tsat/kun-tsat | 筋骨。人體裡筋頭和骨節的結合處。 |
9 | 關節 | kuan-tsat | 骨頭與骨頭相接連,可以活動的部分。 |
10 | 關節炎 | kuan-tsat-iām | 病名。因關節發炎而引起的紅、腫、熱、痛等現象的病症。 |
11 | 季節 | kuì-tseh/kuì-tsueh | 時節。四季和二十四節氣的合稱。一年中,依據具有某種特點而區分出來的時期,共有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和二十四節氣。 |
12 | 骨節 | kut-tsat | 關節。 |
13 | 年節 | nî-tseh/nî-tsueh | 逢年過節。 春節前後的日子。 |
14 | 斑節蝦 | pan-tsat-hê | 甲殼類動物。蝦子的一種。身體上有黑褐色和白色斑點,尾鰭上有藍色和黃色條紋,肉質鮮美,蛋白質豐富。 |
15 | 半節 | puànn-tsat | 指長形物的一半。 |
16 | 佛祖生 | Pu̍t-tsóo-senn/Pu̍t-tsóo-sinn | 紀念釋迦牟尼佛誕生的節日,又稱「浴佛節」,在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一般訂為農曆四月初八。 |
17 | 是年是節 | sī-nî-sī-tseh/sī-nî-sī-tsueh | 逢年過節。 |
18 | 新正 | sin-tsiann | 過年、新年。 |
19 | 守節 | siú-tsiat | 婦女守寡不改嫁。 不改變原來的節操。 |
20 | 冬節圓 | tang-tseh-înn/tang-tsueh-înn | 冬至湯圓、冬節湯圓。冬至那天吃的湯圓,閩南習俗認為吃過冬至湯圓後就年長一歲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