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臺灣台語查詞目
完全符合 「果」 有3筆
序號 | 1 |
---|---|
詞目 | 果 |
音讀 | 文 kó |
華語釋義 | 樹木的果實。 事情的結束、完結。 果真。事情與所預料的一樣。 |
序號 | 2 |
---|---|
詞目 | 果 |
音讀 | 白 kué/ké |
華語釋義 | (單字不成詞者 ,無義項) |
序號 | 3 |
---|---|
詞目 | 果 |
音讀 | Kó |
華語釋義 | 附錄-百家姓 |
序號 | 詞目 | 音讀 | 華語釋義 |
---|---|---|---|
1 | 果 | 文 kó | 樹木的果實。 事情的結束、完結。 果真。事情與所預料的一樣。 |
2 | 果 | 白 kué/ké | (單字不成詞者 ,無義項) |
3 | 果 | Kó | 附錄-百家姓 |
部份符合 「果」 有25筆,第1頁
序號 | 1 |
---|---|
詞目 | 番麥 |
音讀 | huan-be̍h |
華語釋義 | 玉米、玉蜀黍。穀類。一年生草本植物,莖高兩、三公尺,葉子長而大,果實可供食用或製成澱粉。 |
序號 | 2 |
---|---|
詞目 | 因果 |
音讀 | in-kó |
華語釋義 | 原因和結果。事情演變的前後關連。 佛教語。即因和果。佛教認為一切的生命形態和生活遭遇,都是過去意志、行為的果,而過去意志、行為則是造成果的因。因和果之間是相對的關係。 |
序號 | 3 |
---|---|
詞目 | 橄欖 |
音讀 | kan-ná |
華語釋義 | 橄欖樹的果實。果實呈橢圓形,初為黃綠色,後轉為黑黃色,可以生吃,也可以用來鹽漬或做成蜜餞。 |
序號 | 4 |
---|---|
詞目 | 苦湯 |
音讀 | khóo-thng |
華語釋義 | 代表因為某種原因導致、而必須承受的痛苦。 |
序號 | 5 |
---|---|
詞目 | 結果 |
音讀 | kiat-kó |
華語釋義 | 事物的最後結局或歸宿。 殺死。 植物生出了果實。 |
序號 | 6 |
---|---|
詞目 | 結果擲捒 |
音讀 | kiat-kó-tàn-sak |
華語釋義 | 解決掉、消滅掉。 |
序號 | 7 |
---|---|
詞目 | 果然 |
音讀 | kó-jiân/kó-liân |
華語釋義 | 果真。事情與所預料的一樣。 |
序號 | 8 |
---|---|
詞目 | 果子 |
音讀 | kué-tsí/ké-tsí |
華語釋義 | 水果。 |
序號 | 9 |
---|---|
詞目 | 果子猫 |
音讀 | kué-tsí-bâ/ké-tsí-bâ |
華語釋義 | 果子貍、白鼻心。哺乳動物。食肉目靈貓科,夜行性動物,體色為黃、灰褐色,頭部色較黑,額頭至鼻樑有一條明顯的白色毛。棲息地以闊葉林為主,擅長爬樹,喜歡採食多汁的果類植物,屬於雜食性動物。 |
序號 | 10 |
---|---|
詞目 | 果子園 |
音讀 | kué-tsí-hn̂g/ké-tsí-hn̂g |
華語釋義 | 果園。 |
序號 | 11 |
---|---|
詞目 | 果子栽 |
音讀 | kué-tsí-tsai/ké-tsí-tsai |
華語釋義 | 果樹的樹苗。 |
序號 | 12 |
---|---|
詞目 | 若準 |
音讀 | nā-tsún |
華語釋義 | 如果、倘若。 |
序號 | 13 |
---|---|
詞目 | 蘋果 |
音讀 | phông-kó |
華語釋義 | 瓜果類。形狀近圓形,顏色有黃、紅、青綠色等,味道酸甜,也可用來造酒。 |
序號 | 14 |
---|---|
詞目 | 蘋果檨 |
音讀 | phông-kó-suāinn |
華語釋義 | 芒果的一種。為外國引進的改良品種,果粒扁長呈蛋形,果肉肥厚,果皮像蘋果般紅並帶斑點。又叫「愛文」(ài-bûn)。 |
序號 | 15 |
---|---|
詞目 | 時計果 |
音讀 | sî-kè-kó |
華語釋義 | 百香果。瓜果類。屬西番蓮科,多年生常綠蔓性植物,果肉酸甜可口。 |
序號 | 16 |
---|---|
詞目 | 檨仔 |
音讀 | suāinn-á |
華語釋義 | 芒果。瓜果類。葉在小枝上為螺旋排列,嫩時帶暗紫色,老則呈暗綠色,長橢圓形或長披針狀。圓錐花序頂生,花小形,黃色。果實也叫做「檨仔」,長橢圓形,熟時黃色,五月下旬開始成熟。有「金煌」、「愛文」等品種。 |
序號 | 17 |
---|---|
詞目 | 前因後果 |
音讀 | tsiân-in-hiō-kó |
華語釋義 | 事情的起因和結果。 |
序號 | 18 |
---|---|
詞目 | 水果 |
音讀 | tsuí-kó |
華語釋義 | 含有漿液可以生吃的果實。 |
序號 | 19 |
---|---|
詞目 | 效果 |
音讀 | hāu-kó |
華語釋義 | (臺華共同詞 ,無義項) |
序號 | 20 |
---|---|
詞目 | 後果 |
音讀 | hiō-kó |
華語釋義 | (臺華共同詞 ,無義項) |
序號 | 詞目 | 音讀 | 華語釋義 |
---|---|---|---|
1 | 番麥 | huan-be̍h | 玉米、玉蜀黍。穀類。一年生草本植物,莖高兩、三公尺,葉子長而大,果實可供食用或製成澱粉。 |
2 | 因果 | in-kó | 原因和結果。事情演變的前後關連。 佛教語。即因和果。佛教認為一切的生命形態和生活遭遇,都是過去意志、行為的果,而過去意志、行為則是造成果的因。因和果之間是相對的關係。 |
3 | 橄欖 | kan-ná | 橄欖樹的果實。果實呈橢圓形,初為黃綠色,後轉為黑黃色,可以生吃,也可以用來鹽漬或做成蜜餞。 |
4 | 苦湯 | khóo-thng | 代表因為某種原因導致、而必須承受的痛苦。 |
5 | 結果 | kiat-kó | 事物的最後結局或歸宿。 殺死。 植物生出了果實。 |
6 | 結果擲捒 | kiat-kó-tàn-sak | 解決掉、消滅掉。 |
7 | 果然 | kó-jiân/kó-liân | 果真。事情與所預料的一樣。 |
8 | 果子 | kué-tsí/ké-tsí | 水果。 |
9 | 果子猫 | kué-tsí-bâ/ké-tsí-bâ | 果子貍、白鼻心。哺乳動物。食肉目靈貓科,夜行性動物,體色為黃、灰褐色,頭部色較黑,額頭至鼻樑有一條明顯的白色毛。棲息地以闊葉林為主,擅長爬樹,喜歡採食多汁的果類植物,屬於雜食性動物。 |
10 | 果子園 | kué-tsí-hn̂g/ké-tsí-hn̂g | 果園。 |
11 | 果子栽 | kué-tsí-tsai/ké-tsí-tsai | 果樹的樹苗。 |
12 | 若準 | nā-tsún | 如果、倘若。 |
13 | 蘋果 | phông-kó | 瓜果類。形狀近圓形,顏色有黃、紅、青綠色等,味道酸甜,也可用來造酒。 |
14 | 蘋果檨 | phông-kó-suāinn | 芒果的一種。為外國引進的改良品種,果粒扁長呈蛋形,果肉肥厚,果皮像蘋果般紅並帶斑點。又叫「愛文」(ài-bûn)。 |
15 | 時計果 | sî-kè-kó | 百香果。瓜果類。屬西番蓮科,多年生常綠蔓性植物,果肉酸甜可口。 |
16 | 檨仔 | suāinn-á | 芒果。瓜果類。葉在小枝上為螺旋排列,嫩時帶暗紫色,老則呈暗綠色,長橢圓形或長披針狀。圓錐花序頂生,花小形,黃色。果實也叫做「檨仔」,長橢圓形,熟時黃色,五月下旬開始成熟。有「金煌」、「愛文」等品種。 |
17 | 前因後果 | tsiân-in-hiō-kó | 事情的起因和結果。 |
18 | 水果 | tsuí-kó | 含有漿液可以生吃的果實。 |
19 | 效果 | hāu-kó | (臺華共同詞 ,無義項) |
20 | 後果 | hiō-kó | (臺華共同詞 ,無義項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