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臺灣台語查詞目

完全符合 「曆」 有2筆

序號1曆
序號 1
詞目
音讀 la̍h
華語釋義 (單字不成詞者 ,無義項)
序號2曆
序號 2
詞目
音讀 li̍k
華語釋義 (單字不成詞者 ,無義項)
完全符合 「曆」 有2筆
序號 詞目 音讀 華語釋義
1 la̍h (單字不成詞者 ,無義項)
2 li̍k (單字不成詞者 ,無義項)

部份符合 「曆」 有11筆

序號1陰曆
序號 1
詞目 陰曆
音讀 im-li̍k
華語釋義 陰曆。根據月球繞地球公轉的周期所制定的曆法,又稱為「太陰曆」。如回教世界通行的回曆,一年有三百五十四或三百五十五天。漢族傳統的農曆則屬於「陰陽合曆」。
序號2陽曆
序號 2
詞目 陽曆
音讀 iông-li̍k
華語釋義 陽曆。根據地球繞太陽公轉的周期所制定的曆法,又稱為「太陽曆」。
序號3日誌
序號 3
詞目 日誌
音讀 ji̍t-tsì/li̍t-tsì
華語釋義 日記。用於每天記事情的本子。 日曆。記載年、月、日、星期和節氣、紀念日等的印刷品,一年一本,一日一頁。
序號4舊曆
序號 4
詞目 舊曆
音讀 kū-li̍k
華語釋義 農曆。漢族傳統通行的曆法,屬「陰陽合曆」的一種。大月三十天,小月二十九天;平年一年十二個月,閏年十三個月。
序號5曆日
序號 5
詞目 曆日
音讀 la̍h-ji̍t/la̍h-li̍t
華語釋義 日曆。記載年、月、日、星期和節氣、紀念日等的印刷品,一年一本,一日一頁。 黃曆。記載時日節氣吉凶的曆書。
序號6咱人
序號 6
詞目 咱人
音讀 lán-lâng
華語釋義 指農曆。可以說是「咱人的曆日」(lán-lâng ê la̍h-ji̍t)的簡略說法,是臺灣人原本使用的傳統曆法,相對於日治時代日本人引進的新式曆法。 吾人、我輩。我們自己。
序號7農民曆
序號 7
詞目 農民曆
音讀 lông-bîn-li̍k
華語釋義 民間常用的一種曆書,記載陰陽兩種曆法,以及節氣、忌宜、命理等各種生活所需的資訊。
序號8新曆
序號 8
詞目 新曆
音讀 sin-li̍k
華語釋義 本國採用之世界通行新曆法,屬「陽曆」的一種,以別於漢族傳統通行的「舊曆」。
序號9行事曆
序號 9
詞目 行事曆
音讀 hîng-sū-li̍k
華語釋義 (臺華共同詞 ,無義項)
序號10農曆
序號 10
詞目 農曆
音讀 lông-li̍k
華語釋義 (臺華共同詞 ,無義項)
序號11過時賣曆日。
序號 11
詞目 過時賣曆日。
音讀 Kuè-sî bē la̍h-ji̍t.
華語釋義 過了適當的時機賣日曆。用來指事物已經失去時效。
部份符合 「曆」 有11筆
序號 詞目 音讀 華語釋義
1 陰曆 im-li̍k 陰曆。根據月球繞地球公轉的周期所制定的曆法,又稱為「太陰曆」。如回教世界通行的回曆,一年有三百五十四或三百五十五天。漢族傳統的農曆則屬於「陰陽合曆」。
2 陽曆 iông-li̍k 陽曆。根據地球繞太陽公轉的周期所制定的曆法,又稱為「太陽曆」。
3 日誌 ji̍t-tsì/li̍t-tsì 日記。用於每天記事情的本子。 日曆。記載年、月、日、星期和節氣、紀念日等的印刷品,一年一本,一日一頁。
4 舊曆 kū-li̍k 農曆。漢族傳統通行的曆法,屬「陰陽合曆」的一種。大月三十天,小月二十九天;平年一年十二個月,閏年十三個月。
5 曆日 la̍h-ji̍t/la̍h-li̍t 日曆。記載年、月、日、星期和節氣、紀念日等的印刷品,一年一本,一日一頁。 黃曆。記載時日節氣吉凶的曆書。
6 咱人 lán-lâng 指農曆。可以說是「咱人的曆日」(lán-lâng ê la̍h-ji̍t)的簡略說法,是臺灣人原本使用的傳統曆法,相對於日治時代日本人引進的新式曆法。 吾人、我輩。我們自己。
7 農民曆 lông-bîn-li̍k 民間常用的一種曆書,記載陰陽兩種曆法,以及節氣、忌宜、命理等各種生活所需的資訊。
8 新曆 sin-li̍k 本國採用之世界通行新曆法,屬「陽曆」的一種,以別於漢族傳統通行的「舊曆」。
9 行事曆 hîng-sū-li̍k (臺華共同詞 ,無義項)
10 農曆 lông-li̍k (臺華共同詞 ,無義項)
11 過時賣曆日。 Kuè-sî bē la̍h-ji̍t. 過了適當的時機賣日曆。用來指事物已經失去時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