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臺灣台語查詞目
部份符合 「攑」 有16筆
序號 | 1 |
---|---|
詞目 | 夯替 |
音讀 | giâ |
華語釋義 | 扛。以肩舉物。 發作。 漲、上昇。 |
序號 | 2 |
---|---|
詞目 | 夯硬篙 |
音讀 | giâ-ngē-ko/giâ-ngī-ko |
華語釋義 | 唱反調。堅持自己與他人不同的意見。 |
序號 | 3 |
---|---|
詞目 | 攑香綴拜 |
音讀 | gia̍h-hiunn-tuè-pài/gia̍h-hiunn-tè-pài |
華語釋義 | 無主見的人盲目跟隨他人行事。 |
序號 | 4 |
---|---|
詞目 | 攑旗軍仔 |
音讀 | gia̍h-kî-kun-á |
華語釋義 | 本指大官出巡時舉旗的小兵,引申為隨聲附和的小人物,或舞台上跑龍套的小角色。 |
序號 | 5 |
---|---|
詞目 | 攑懸 |
音讀 | gia̍h-kuân |
華語釋義 | 舉高、高舉、抬高。 |
序號 | 6 |
---|---|
詞目 | 攑頭 |
音讀 | gia̍h-thâu |
華語釋義 | 舉頭、抬頭。 |
序號 | 7 |
---|---|
詞目 | 攑頭香 |
音讀 | gia̍h-thâu-hiunn |
華語釋義 | 燒頭香。在農曆大年初一或是其他重要的節慶時,信徒們爭相禮神拜佛並在香爐中插下第一柱香,以示虔誠和祈求賜福。 拔頭籌、捷足先登。原意是指信徒爭燒第一柱香,後來比喻為搶先一步得到先機。 |
序號 | 8 |
---|---|
詞目 | 攑箸 |
音讀 | gia̍h tī/gia̍h tū |
華語釋義 | 舉箸。拿起筷子。 |
序號 | 9 |
---|---|
詞目 | 攑手 |
音讀 | gia̍h-tshiú |
華語釋義 | 舉手、抬手。 |
序號 | 10 |
---|---|
詞目 | 燈火 |
音讀 | ting-hué/ting-hé |
華語釋義 | 燈光。 指油燈。 |
序號 | 11 |
---|---|
詞目 | 手梳攑懸 |
音讀 | tshiú-se-gia̍h-kuân |
華語釋義 | 高抬貴手。 |
序號 | 12 |
---|---|
詞目 | 對扴 |
音讀 | tuì-ke̍h |
華語釋義 | 與人作對、唱反調。 |
序號 | 13 |
---|---|
詞目 | 攑頭三尺有神明。 |
音讀 | Gia̍h-thâu sann tshioh ū sîn-bîng. |
華語釋義 | 抬起頭三尺高處就有神明察看著。告誡人們做事前要三思,因為冥冥之中都有神在監督著我們的一言一行,千萬別做虧心事,否則將招致報應。 |
序號 | 14 |
---|---|
詞目 | 到彼號時,攑彼號旗。 |
音讀 | Kàu hit-lō sî, gia̍h hit-lō kî. |
華語釋義 | 到那個時候看情況,再舉什麼旗子。比喻人能隨機應變,視情況改變採取靈活的處置,有見機行事的意思。 引申人意志不堅,舉棋不定。 |
序號 | 15 |
---|---|
詞目 | 時到時擔當,無米才煮番薯湯。 |
音讀 | Sî kàu sî tam-tng, bô bí tsiah tsú han-tsî-thng. |
華語釋義 | 時候到了再看著辦,沒有米可以煮飯就拿地瓜煮湯。形容事情自然有因應之道,如果一事不成,也另有替代之道。 |
序號 | 16 |
---|---|
詞目 | 一時風,駛一時船。 |
音讀 | Tsi̍t-sî hong, sái tsi̍t-sî tsûn. |
華語釋義 | 駕駛帆船,要隨時依風向調整船帆。比喻人要隨著客觀環境的改變,調整做事的方法。 |
序號 | 詞目 | 音讀 | 華語釋義 |
---|---|---|---|
1 | 夯替 | giâ | 扛。以肩舉物。 發作。 漲、上昇。 |
2 | 夯硬篙 | giâ-ngē-ko/giâ-ngī-ko | 唱反調。堅持自己與他人不同的意見。 |
3 | 攑香綴拜 | gia̍h-hiunn-tuè-pài/gia̍h-hiunn-tè-pài | 無主見的人盲目跟隨他人行事。 |
4 | 攑旗軍仔 | gia̍h-kî-kun-á | 本指大官出巡時舉旗的小兵,引申為隨聲附和的小人物,或舞台上跑龍套的小角色。 |
5 | 攑懸 | gia̍h-kuân | 舉高、高舉、抬高。 |
6 | 攑頭 | gia̍h-thâu | 舉頭、抬頭。 |
7 | 攑頭香 | gia̍h-thâu-hiunn | 燒頭香。在農曆大年初一或是其他重要的節慶時,信徒們爭相禮神拜佛並在香爐中插下第一柱香,以示虔誠和祈求賜福。 拔頭籌、捷足先登。原意是指信徒爭燒第一柱香,後來比喻為搶先一步得到先機。 |
8 | 攑箸 | gia̍h tī/gia̍h tū | 舉箸。拿起筷子。 |
9 | 攑手 | gia̍h-tshiú | 舉手、抬手。 |
10 | 燈火 | ting-hué/ting-hé | 燈光。 指油燈。 |
11 | 手梳攑懸 | tshiú-se-gia̍h-kuân | 高抬貴手。 |
12 | 對扴 | tuì-ke̍h | 與人作對、唱反調。 |
13 | 攑頭三尺有神明。 | Gia̍h-thâu sann tshioh ū sîn-bîng. | 抬起頭三尺高處就有神明察看著。告誡人們做事前要三思,因為冥冥之中都有神在監督著我們的一言一行,千萬別做虧心事,否則將招致報應。 |
14 | 到彼號時,攑彼號旗。 | Kàu hit-lō sî, gia̍h hit-lō kî. | 到那個時候看情況,再舉什麼旗子。比喻人能隨機應變,視情況改變採取靈活的處置,有見機行事的意思。 引申人意志不堅,舉棋不定。 |
15 | 時到時擔當,無米才煮番薯湯。 | Sî kàu sî tam-tng, bô bí tsiah tsú han-tsî-thng. | 時候到了再看著辦,沒有米可以煮飯就拿地瓜煮湯。形容事情自然有因應之道,如果一事不成,也另有替代之道。 |
16 | 一時風,駛一時船。 | Tsi̍t-sî hong, sái tsi̍t-sî tsûn. | 駕駛帆船,要隨時依風向調整船帆。比喻人要隨著客觀環境的改變,調整做事的方法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