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臺灣閩南語查詞目

部份符合 「的」 有140筆,第7頁

序號121目睭掛斗概,看人物就愛。
序號 121
詞目 目睭掛斗概,看人物就愛。
音讀 Ba̍k-tsiu kuà táu-kài, khuànn lâng mi̍h tō ài.
華語釋義 眼睛掛著平斗的木概,看到別人的東西就想要。用來形容人過於貪心。以前用「斗」來測量穀物豆類等東西的份量,斗概是一長形木條,用來把斗口高出的部分撥平以得到準確的量。販售商人的習慣是只往內撥、不往外撥,有招財之意。所以用眼睛掛著斗概,來比喻想把別人的東西納為己有的貪婪心態。
序號122會咬人的狗袂吠。
序號 122
詞目 會咬人的狗袂吠。
音讀 Ē kā--lâng ê káu bē puī.
華語釋義 會咬人的狗不會叫。比喻城府甚深之人少言,不易流露其情緒。
序號123攑頭三尺有神明。
序號 123
詞目 攑頭三尺有神明。
音讀 Gia̍h-thâu sann tshioh ū sîn-bîng.
華語釋義 抬起頭三尺高處就有神明察看著。告誡人們做事前要三思,因為冥冥之中都有神在監督著我們的一言一行,千萬別做虧心事,否則將招致報應。
序號124戇的也有一項會。
序號 124
詞目 戇的也有一項會。
音讀 Gōng--ê iā ū tsi̍t hāng ē.
華語釋義 笨的人也有一項他會的才能。比喻天生我才必有用。
序號125戲館邊的豬母,袂歕簫嘛會拍拍。
序號 125
詞目 戲館邊的豬母,袂歕簫嘛會拍拍。
音讀 Hì-kuán pinn ê ti-bó, bē pûn siau mā ē phah-phik.
華語釋義 戲館邊的母豬,戲聽多了,不會吹簫,也會打拍子。比喻常見無難事;或指人易受周圍環境影響。
序號126戲棚跤徛久就是你的。
序號 126
詞目 戲棚跤徛久就是你的。
音讀 Hì-pênn-kha khiā kú tō sī lí ê.
華語釋義 戲臺下站久了就是你的。勸人做事要有耐性,如能持之以恆,成功必屬於你的。
序號127用別人的拳頭拇舂石獅。
序號 127
詞目 用別人的拳頭拇舂石獅。
音讀 Iōng pa̍t-lâng ê kûn-thâu-bú tsing tsio̍h-sai.
華語釋義 用別人的拳頭去揍石獅子。利用別人去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,比喻犧牲他人來成就自己。
序號128缺喙的食米粉──看現現。
序號 128
詞目 缺喙的食米粉──看現現。
音讀 Khih-tshuì--ê tsia̍h bí-hún──khuànn-hiān-hiān.
華語釋義 兔脣的人吃米粉,被看得清清楚楚。引申為虛偽或技拙者的所作所為,無所遁形讓人一目了然。
序號129人的喙,掩袂密。
序號 129
詞目 人的喙,掩袂密。
音讀 Lâng ê tshuì, am bē ba̍t.
華語釋義 人們通常無法管住別人的嘴巴。亦即難杜悠悠之口。
序號130老的老步定,少年的較懂嚇。
序號 130
詞目 老的老步定,少年的較懂嚇。
音讀 Lāu--ê lāu-pōo-tiānn, siàu-liân--ê khah táng-hiannh.
華語釋義 年長的人老成穩重;年輕的人冒失莽撞。這句話是說:老人家做事較沉穩持重,年輕人做事則比較輕浮莽撞。
序號131龍交龍,鳳交鳳,隱痀的交侗戇。
序號 131
詞目 龍交龍,鳳交鳳,隱痀的交侗戇。
音讀 Lîng kau lîng, hōng kau hōng, ún-ku--ê kau tòng-gōng.
華語釋義 龍與龍交往,鳳與鳳交往,駝背的人和愚昧的人交往。亦即成材的人和成材的人交往,不成材的人和不成材的人交往,比喻朋友是物以類聚的。可用在正面的意義,也可用在負面的意義。「隱痀」指駝背,「侗戇」指頭腦不靈光。此句的類比方式帶有歧視意味,應注意僅為一種比喻而已。
序號132飽穗的稻仔,頭犁犁。
序號 132
詞目 飽穗的稻仔,頭犁犁。
音讀 Pá-suī ê tiū-á, thâu lê-lê.
華語釋義 飽滿而成熟的稻穗,頭向下。比喻有真實才學的人,反倒謙沖為懷。
序號133別人的囝死袂了。
序號 133
詞目 別人的囝死袂了。
音讀 Pa̍t-lâng ê kiánn sí bē liáu.
華語釋義 別人的小孩死不完。形容人非常自私,為了自己的利益,不顧別人的死活。
序號134拍人喝救人。
序號 134
詞目 拍人喝救人。
音讀 Phah lâng huah kiù-lâng.
華語釋義 打人的人反而喊救命。比喻為逃避責任或轉移焦點,做壞事的人反而誣告別人做壞事。
序號135生的請一邊,養的恩情較大天。
序號 135
詞目 生的請一邊,養的恩情較大天。
音讀 Senn--ê tshiánn tsi̍t pinn, ióng--ê un-tsîng khah tuā thinn.
華語釋義 親生的父母暫且擱在一邊,養育者的恩情比天還高。提醒被撫養人不要抹煞養育人的苦心與功勞;又指生身父母比養育者的地位還差一些。
序號136生雞卵的無,放雞屎的有。
序號 136
詞目 生雞卵的無,放雞屎的有。
音讀 Senn ke-nn̄g--ê bô, pàng ke-sái--ê ū.
華語釋義 沒有生雞蛋的,只有拉雞屎的。形容團體中沒有能帶來利益或好處的人,只有會惹事生非,帶來壞處或麻煩的人。
序號137燒瓷的食缺,織蓆的睏椅。
序號 137
詞目 燒瓷的食缺,織蓆的睏椅。
音讀 Sio-huî--ê tsia̍h khih, tsit-tshio̍h--ê khùn í.
華語釋義 燒製瓷器的人,自己用有缺口的碗吃飯;織草蓆的人,捨不得拿草蓆來睡,反而在椅子上睡覺。比喻人為了賺錢或節儉,捨不得用自己製造的好產品,或者故意使用較無市場價值的瑕疵品。
序號138食碗內,說碗外。
序號 138
詞目 食碗內,說碗外。
音讀 Tsia̍h uánn-lāi, sueh uánn-guā.
華語釋義 吃碗內的東西,卻說碗外的東西好。享受親近的人給予的好處,到最後卻為外人說話,暗諷人吃裡扒外,不知感恩。
序號139做戲的欲煞,看戲的毋煞。
序號 139
詞目 做戲的欲煞,看戲的毋煞。
音讀 Tsò-hì--ê beh suah, khuànn-hì--ê m̄ suah.
華語釋義 演戲的想收場休息了,台下的觀眾卻意猶未盡、不願離席,希望戲班繼續演下去。比喻當事人都要收手和解了,但旁觀者或看熱鬧的卻不願收場。
序號140大鼎未滾,細鼎沖沖滾。
序號 140
詞目 大鼎未滾,細鼎沖沖滾。
音讀 Tuā tiánn buē kún, sè tiánn tshiâng-tshiâng-kún.
華語釋義 大鍋裡的湯還沒滾,小鍋裡的湯就滾得要掀開鍋蓋了。也就是滿瓶水不響,半瓶水響叮噹,形容有才學的人話少,一知半解的人說個不停。
部份符合 「的」 有140筆,第7頁
序號 詞目 音讀 華語釋義
121 目睭掛斗概,看人物就愛。 Ba̍k-tsiu kuà táu-kài, khuànn lâng mi̍h tō ài. 眼睛掛著平斗的木概,看到別人的東西就想要。用來形容人過於貪心。以前用「斗」來測量穀物豆類等東西的份量,斗概是一長形木條,用來把斗口高出的部分撥平以得到準確的量。販售商人的習慣是只往內撥、不往外撥,有招財之意。所以用眼睛掛著斗概,來比喻想把別人的東西納為己有的貪婪心態。
122 會咬人的狗袂吠。 Ē kā--lâng ê káu bē puī. 會咬人的狗不會叫。比喻城府甚深之人少言,不易流露其情緒。
123 攑頭三尺有神明。 Gia̍h-thâu sann tshioh ū sîn-bîng. 抬起頭三尺高處就有神明察看著。告誡人們做事前要三思,因為冥冥之中都有神在監督著我們的一言一行,千萬別做虧心事,否則將招致報應。
124 戇的也有一項會。 Gōng--ê iā ū tsi̍t hāng ē. 笨的人也有一項他會的才能。比喻天生我才必有用。
125 戲館邊的豬母,袂歕簫嘛會拍拍。 Hì-kuán pinn ê ti-bó, bē pûn siau mā ē phah-phik. 戲館邊的母豬,戲聽多了,不會吹簫,也會打拍子。比喻常見無難事;或指人易受周圍環境影響。
126 戲棚跤徛久就是你的。 Hì-pênn-kha khiā kú tō sī lí ê. 戲臺下站久了就是你的。勸人做事要有耐性,如能持之以恆,成功必屬於你的。
127 用別人的拳頭拇舂石獅。 Iōng pa̍t-lâng ê kûn-thâu-bú tsing tsio̍h-sai. 用別人的拳頭去揍石獅子。利用別人去做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,比喻犧牲他人來成就自己。
128 缺喙的食米粉──看現現。 Khih-tshuì--ê tsia̍h bí-hún──khuànn-hiān-hiān. 兔脣的人吃米粉,被看得清清楚楚。引申為虛偽或技拙者的所作所為,無所遁形讓人一目了然。
129 人的喙,掩袂密。 Lâng ê tshuì, am bē ba̍t. 人們通常無法管住別人的嘴巴。亦即難杜悠悠之口。
130 老的老步定,少年的較懂嚇。 Lāu--ê lāu-pōo-tiānn, siàu-liân--ê khah táng-hiannh. 年長的人老成穩重;年輕的人冒失莽撞。這句話是說:老人家做事較沉穩持重,年輕人做事則比較輕浮莽撞。
131 龍交龍,鳳交鳳,隱痀的交侗戇。 Lîng kau lîng, hōng kau hōng, ún-ku--ê kau tòng-gōng. 龍與龍交往,鳳與鳳交往,駝背的人和愚昧的人交往。亦即成材的人和成材的人交往,不成材的人和不成材的人交往,比喻朋友是物以類聚的。可用在正面的意義,也可用在負面的意義。「隱痀」指駝背,「侗戇」指頭腦不靈光。此句的類比方式帶有歧視意味,應注意僅為一種比喻而已。
132 飽穗的稻仔,頭犁犁。 Pá-suī ê tiū-á, thâu lê-lê. 飽滿而成熟的稻穗,頭向下。比喻有真實才學的人,反倒謙沖為懷。
133 別人的囝死袂了。 Pa̍t-lâng ê kiánn sí bē liáu. 別人的小孩死不完。形容人非常自私,為了自己的利益,不顧別人的死活。
134 拍人喝救人。 Phah lâng huah kiù-lâng. 打人的人反而喊救命。比喻為逃避責任或轉移焦點,做壞事的人反而誣告別人做壞事。
135 生的請一邊,養的恩情較大天。 Senn--ê tshiánn tsi̍t pinn, ióng--ê un-tsîng khah tuā thinn. 親生的父母暫且擱在一邊,養育者的恩情比天還高。提醒被撫養人不要抹煞養育人的苦心與功勞;又指生身父母比養育者的地位還差一些。
136 生雞卵的無,放雞屎的有。 Senn ke-nn̄g--ê bô, pàng ke-sái--ê ū. 沒有生雞蛋的,只有拉雞屎的。形容團體中沒有能帶來利益或好處的人,只有會惹事生非,帶來壞處或麻煩的人。
137 燒瓷的食缺,織蓆的睏椅。 Sio-huî--ê tsia̍h khih, tsit-tshio̍h--ê khùn í. 燒製瓷器的人,自己用有缺口的碗吃飯;織草蓆的人,捨不得拿草蓆來睡,反而在椅子上睡覺。比喻人為了賺錢或節儉,捨不得用自己製造的好產品,或者故意使用較無市場價值的瑕疵品。
138 食碗內,說碗外。 Tsia̍h uánn-lāi, sueh uánn-guā. 吃碗內的東西,卻說碗外的東西好。享受親近的人給予的好處,到最後卻為外人說話,暗諷人吃裡扒外,不知感恩。
139 做戲的欲煞,看戲的毋煞。 Tsò-hì--ê beh suah, khuànn-hì--ê m̄ suah. 演戲的想收場休息了,台下的觀眾卻意猶未盡、不願離席,希望戲班繼續演下去。比喻當事人都要收手和解了,但旁觀者或看熱鬧的卻不願收場。
140 大鼎未滾,細鼎沖沖滾。 Tuā tiánn buē kún, sè tiánn tshiâng-tshiâng-kún. 大鍋裡的湯還沒滾,小鍋裡的湯就滾得要掀開鍋蓋了。也就是滿瓶水不響,半瓶水響叮噹,形容有才學的人話少,一知半解的人說個不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