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臺灣台語查詞目

部份符合 「仔」 有1541筆,第59頁

序號1161腸仔
序號 1161
詞目 腸仔
音讀 tn̂g-á
華語釋義 腸子。腹腔消化器官之一,有消化及吸收的功能。
序號1162腸仔炎
序號 1162
詞目 腸仔炎
音讀 tn̂g-á-iām
華語釋義 腸炎。病名。由不易消化或刺激性食物、毒物等,或因過敏及壓力引起的腸道炎症。急性者多由細菌或攝食不當引起,症狀為發病急驟、腹痛劇烈、腹瀉頻繁。慢性者多由慢性細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引起,症狀為長期腹瀉、腹痛。
序號1163腸仔熱
序號 1163
詞目 腸仔熱
音讀 tn̂g-á-jia̍t/tn̂g-á-lia̍t
華語釋義 傷寒、腸傷寒。病名。由沙門氏傷寒桿菌經飲水或食物傳染所引起。症狀為發燒、頭痛、發冷、腹痛,甚至有肝脾腫大,胸腹部有玫瑰疹等病症。
序號1164腸仔𣻸
序號 1164
詞目 腸仔𣻸
音讀 tn̂g-á-siûnn
華語釋義 腸子的黏液。
序號1165長頷鹿
序號 1165
詞目 長頷鹿
音讀 tn̂g-ām-lo̍k
華語釋義 長頸鹿。哺乳動物。原產於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平原地帶。外形與鹿相似,腿和頸部則較一般鹿來得長。毛色為淺黃色,並帶有淺褐色斑點。大多生活於平原和灌木地區,以金合歡屬植物的葉子為主要食物。
序號1166刀仔
序號 1166
詞目 刀仔
音讀 to-á
華語釋義 小刀。
序號1167倒會仔
序號 1167
詞目 倒會仔
音讀 tó-huē-á/tó-hē-á
華語釋義 民間的互助會因種種因素,導致無法支付所應付的會款時稱「倒會仔」。有會頭倒會,也有會員倒會的情形。
序號1168佗落
序號 1168
詞目 佗落
音讀 tó-lo̍h/tá-lo̍h
華語釋義 哪裡。什麼地方。
序號1169佗位
序號 1169
詞目 佗位
音讀 tó-uī
華語釋義 哪裡。
序號1170佗
序號 1170
詞目
音讀 toh
華語釋義 何處、哪裡。用於句尾。
序號1171桌仔
序號 1171
詞目 桌仔
音讀 toh-á
華語釋義 桌子。
序號1172啄鼻仔
序號 1172
詞目 啄鼻仔
音讀 tok-phīnn-á
華語釋義 洋人。因為歐美人的鼻樑較高,所以藉此特徵泛指歐美地區的外國人;有歧視的含意,要避免使用。
序號1173東筊
序號 1173
詞目 東筊
音讀 tong kiáu
華語釋義 賭博時向贏家抽頭。
序號1174杜猴
序號 1174
詞目 杜猴
音讀 tōo-kâu
華語釋義 蟋蟀。昆蟲名。體型圓長,為黑褐色,觸角細長,後肢長大,很會跳躍。雄蟲翅膀上有發聲器,是利用兩翅摩擦發出聲音的。生性好鬥、怕光,會躲藏在泥土中或石礫下,以植物為食,是農作物的害蟲。
序號1175肚胿仔
序號 1175
詞目 肚胿仔
音讀 tōo-kuai-á
華語釋義 蝌蚪。青蛙或蟾蜍的水生幼體。多為黑色,頭大而橢圓,尾部扁平。成長時逐漸生出四肢,尾漸縮小至不留痕跡,最後變成蛙或蟾蜍。
序號1176杜蚓仔
序號 1176
詞目 杜蚓仔
音讀 tōo-kún-á
華語釋義 蚯蚓。環節動物。身體圓而細長,環節很多,會鑽土成穴,使土壤疏鬆,因此有益於農事。
序號1177杜伯仔
序號 1177
詞目 杜伯仔
音讀 tōo-peh-á
華語釋義 螻蛄。昆蟲名。身長約三公分,全身為褐色,體形較圓。前肢粗扁有力,擅長掘地,生活在泥土中。除了捕抓小型蟲子為食,也會吃農作物的嫩莖,因此被視為害蟲。
序號1178杜定
序號 1178
詞目 杜定
音讀 tōo-tīng
華語釋義 蜥蜴、石龍。爬蟲類動物。尾巴細長易斷,雄體背面是青綠色,雌體背面是淡褐色,腹部則都呈現淡黃色。棲息於草叢中,捕食昆蟲和其他小動物,會冬眠。
序號1179查某囡仔
序號 1179
詞目 查某囡仔
音讀 tsa-bóo gín-á
華語釋義 對年輕女子的泛稱。
序號1180查某𡢃
序號 1180
詞目 查某𡢃
音讀 tsa-bóo-kán
華語釋義 婢女、丫鬟。專門聽命僱主做事的女性僕人。一般還分專門侍奉年長者的「老𡢃」(lāu kán)、伺候小姐也兼做其他瑣細工作的「幼𡢃」(iù kán)和專門做廚房伙食,洗衣打掃等笨重粗活的「粗𡢃」(tshoo kán)。
部份符合 「仔」 有1541筆,第59頁
序號 詞目 音讀 華語釋義
1161 腸仔 tn̂g-á 腸子。腹腔消化器官之一,有消化及吸收的功能。
1162 腸仔炎 tn̂g-á-iām 腸炎。病名。由不易消化或刺激性食物、毒物等,或因過敏及壓力引起的腸道炎症。急性者多由細菌或攝食不當引起,症狀為發病急驟、腹痛劇烈、腹瀉頻繁。慢性者多由慢性細菌性痢疾或阿米巴痢疾引起,症狀為長期腹瀉、腹痛。
1163 腸仔熱 tn̂g-á-jia̍t/tn̂g-á-lia̍t 傷寒、腸傷寒。病名。由沙門氏傷寒桿菌經飲水或食物傳染所引起。症狀為發燒、頭痛、發冷、腹痛,甚至有肝脾腫大,胸腹部有玫瑰疹等病症。
1164 腸仔𣻸 tn̂g-á-siûnn 腸子的黏液。
1165 長頷鹿 tn̂g-ām-lo̍k 長頸鹿。哺乳動物。原產於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平原地帶。外形與鹿相似,腿和頸部則較一般鹿來得長。毛色為淺黃色,並帶有淺褐色斑點。大多生活於平原和灌木地區,以金合歡屬植物的葉子為主要食物。
1166 刀仔 to-á 小刀。
1167 倒會仔 tó-huē-á/tó-hē-á 民間的互助會因種種因素,導致無法支付所應付的會款時稱「倒會仔」。有會頭倒會,也有會員倒會的情形。
1168 佗落 tó-lo̍h/tá-lo̍h 哪裡。什麼地方。
1169 佗位 tó-uī 哪裡。
1170 toh 何處、哪裡。用於句尾。
1171 桌仔 toh-á 桌子。
1172 啄鼻仔 tok-phīnn-á 洋人。因為歐美人的鼻樑較高,所以藉此特徵泛指歐美地區的外國人;有歧視的含意,要避免使用。
1173 東筊 tong kiáu 賭博時向贏家抽頭。
1174 杜猴 tōo-kâu 蟋蟀。昆蟲名。體型圓長,為黑褐色,觸角細長,後肢長大,很會跳躍。雄蟲翅膀上有發聲器,是利用兩翅摩擦發出聲音的。生性好鬥、怕光,會躲藏在泥土中或石礫下,以植物為食,是農作物的害蟲。
1175 肚胿仔 tōo-kuai-á 蝌蚪。青蛙或蟾蜍的水生幼體。多為黑色,頭大而橢圓,尾部扁平。成長時逐漸生出四肢,尾漸縮小至不留痕跡,最後變成蛙或蟾蜍。
1176 杜蚓仔 tōo-kún-á 蚯蚓。環節動物。身體圓而細長,環節很多,會鑽土成穴,使土壤疏鬆,因此有益於農事。
1177 杜伯仔 tōo-peh-á 螻蛄。昆蟲名。身長約三公分,全身為褐色,體形較圓。前肢粗扁有力,擅長掘地,生活在泥土中。除了捕抓小型蟲子為食,也會吃農作物的嫩莖,因此被視為害蟲。
1178 杜定 tōo-tīng 蜥蜴、石龍。爬蟲類動物。尾巴細長易斷,雄體背面是青綠色,雌體背面是淡褐色,腹部則都呈現淡黃色。棲息於草叢中,捕食昆蟲和其他小動物,會冬眠。
1179 查某囡仔 tsa-bóo gín-á 對年輕女子的泛稱。
1180 查某𡢃 tsa-bóo-kán 婢女、丫鬟。專門聽命僱主做事的女性僕人。一般還分專門侍奉年長者的「老𡢃」(lāu kán)、伺候小姐也兼做其他瑣細工作的「幼𡢃」(iù kán)和專門做廚房伙食,洗衣打掃等笨重粗活的「粗𡢃」(tshoo kán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