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臺灣台語查詞目

部份符合 「戲」 有41筆,第2頁

序號21把戲
序號 21
詞目 把戲
音讀 pá-hì
華語釋義 詭計、花招。
序號22皮猴戲
序號 22
詞目 皮猴戲
音讀 phuê-kâu-hì/phê-kâu-hì
華語釋義 皮影戲。以紙或皮製成人物剪影「皮尪仔」,借燈光投影在布幕上來表演故事的戲劇,其內容多取材通俗章回小說。
序號23布袋戲
序號 23
詞目 布袋戲
音讀 pòo-tē-hì
華語釋義 掌中戲、布袋戲。是盛行於中國的閩南一帶及臺灣的木偶戲之一,因為木偶的身形如同布袋,又以手掌和五指操弄,所以又稱「掌中戲」。
序號24搬戲
序號 24
詞目 搬戲
音讀 puann-hì
華語釋義 演戲、表演。 引申為裝模作樣。
序號25煞戲
序號 25
詞目 煞戲
音讀 suah-hì
華語釋義 劇終。戲劇終了。引申為一切事物的結束。
序號26頭較大身
序號 26
詞目 頭較大身
音讀 thâu-khah-tuā-sin
華語釋義 頭部比身軀大。本末倒置。比喻次要的事情比主要的事情還要花費更多的心力、金錢等。 比喻事情反而變得更麻煩,難以收拾。
序號27電影戲園
序號 27
詞目 電影戲園
音讀 tiān-iánn-hì-hn̂g
華語釋義 電影院。
序號28車鼓戲
序號 28
詞目 車鼓戲
音讀 tshia-kóo-hì
華語釋義 一種流行於閩南及臺灣的表演戲劇。劇目取材來自民間故事,音樂則以閩南流行的民歌小調為主,是迎神廟會重要的活動。
序號29做戲
序號 29
詞目 做戲
音讀 tsò-hì/tsuè-hì
華語釋義 演戲。
序號30子弟戲
序號 30
詞目 子弟戲
音讀 tsú-tē-hì
華語釋義 由農村子弟組成演出的臺灣傳統戲曲,主要為北管,為業餘性質,在廟宇慶典中伴奏或演出。
序號31大戲
序號 31
詞目 大戲
音讀 tuā-hì
華語釋義 各項表演元素(如角色、情節、音樂)都較為複雜、完整的傳統戲曲,皆可稱為「大戲」。使用上多指曾流行於臺灣的歌仔戲、高甲戲、亂彈等。
序號32野台戲
序號 32
詞目 野台戲
音讀 iá-tâi-hì
華語釋義 (臺華共同詞 ,無義項)
序號33拍戲
序號 33
詞目 拍戲
音讀 phah-hì
華語釋義 (臺華共同詞 ,無義項)
序號34大稻埕偶戲館
序號 34
詞目 大稻埕偶戲館
音讀 Tuā-tiū-tiânn Ngóo-hì-kuán
華語釋義 臺北(附錄-地名-文教處所)
序號35欲好額等後世,欲做官學做戲。
序號 35
詞目 欲好額等後世,欲做官學做戲。
音讀 Beh hó-gia̍h tán āu-sì, beh tsò-kuann o̍h tsò-hì.
華語釋義 如果想發財就等下輩子,如果想當官,去戲班子演戲就能過乾癮。諷刺人此生再無致富與升官的機會,有時也用來自嘲。
序號36戲館邊的豬母,袂歕簫嘛會拍拍。
序號 36
詞目 戲館邊的豬母,袂歕簫嘛會拍拍。
音讀 Hì-kuán pinn ê ti-bó, bē pûn siau mā ē phah-phik.
華語釋義 戲館邊的母豬,戲聽多了,不會吹簫,也會打拍子。比喻常見無難事;或指人易受周圍環境影響。
序號37戲棚跤徛久就是你的。
序號 37
詞目 戲棚跤徛久就是你的。
音讀 Hì-pênn-kha khiā kú tō sī lí ê.
華語釋義 戲臺下站久了就是你的。勸人做事要有耐性,如能持之以恆,成功必屬於你的。
序號38好酒沉甕底。
序號 38
詞目 好酒沉甕底。
音讀 Hó-tsiú tîm àng-té.
華語釋義 好酒會沉到酒甕的底部,愈陳愈香。比喻好的、精彩的事物,總是留在最後面才出現。
序號39猴也會跋落樹跤。
序號 39
詞目 猴也會跋落樹跤。
音讀 Kâu iā ē pua̍h-lo̍h tshiū-kha.
華語釋義 猴子也會跌落樹下。說明經驗再豐富,動作再熟練的人,也有失手的時候,喻人不可大意。
序號40一隻蝨母嗙甲水牛大。
序號 40
詞目 一隻蝨母嗙甲水牛大。
音讀 Tsi̍t tsiah sat-bó pòng kah tsuí-gû tuā.
華語釋義 一隻小蝨子誇大成大水牛。意指小小的東西或事情,誇大其辭,說得天花亂墜。比喻言過其實。
部份符合 「戲」 有41筆,第2頁
序號 詞目 音讀 華語釋義
21 把戲 pá-hì 詭計、花招。
22 皮猴戲 phuê-kâu-hì/phê-kâu-hì 皮影戲。以紙或皮製成人物剪影「皮尪仔」,借燈光投影在布幕上來表演故事的戲劇,其內容多取材通俗章回小說。
23 布袋戲 pòo-tē-hì 掌中戲、布袋戲。是盛行於中國的閩南一帶及臺灣的木偶戲之一,因為木偶的身形如同布袋,又以手掌和五指操弄,所以又稱「掌中戲」。
24 搬戲 puann-hì 演戲、表演。 引申為裝模作樣。
25 煞戲 suah-hì 劇終。戲劇終了。引申為一切事物的結束。
26 頭較大身 thâu-khah-tuā-sin 頭部比身軀大。本末倒置。比喻次要的事情比主要的事情還要花費更多的心力、金錢等。 比喻事情反而變得更麻煩,難以收拾。
27 電影戲園 tiān-iánn-hì-hn̂g 電影院。
28 車鼓戲 tshia-kóo-hì 一種流行於閩南及臺灣的表演戲劇。劇目取材來自民間故事,音樂則以閩南流行的民歌小調為主,是迎神廟會重要的活動。
29 做戲 tsò-hì/tsuè-hì 演戲。
30 子弟戲 tsú-tē-hì 由農村子弟組成演出的臺灣傳統戲曲,主要為北管,為業餘性質,在廟宇慶典中伴奏或演出。
31 大戲 tuā-hì 各項表演元素(如角色、情節、音樂)都較為複雜、完整的傳統戲曲,皆可稱為「大戲」。使用上多指曾流行於臺灣的歌仔戲、高甲戲、亂彈等。
32 野台戲 iá-tâi-hì (臺華共同詞 ,無義項)
33 拍戲 phah-hì (臺華共同詞 ,無義項)
34 大稻埕偶戲館 Tuā-tiū-tiânn Ngóo-hì-kuán 臺北(附錄-地名-文教處所)
35 欲好額等後世,欲做官學做戲。 Beh hó-gia̍h tán āu-sì, beh tsò-kuann o̍h tsò-hì. 如果想發財就等下輩子,如果想當官,去戲班子演戲就能過乾癮。諷刺人此生再無致富與升官的機會,有時也用來自嘲。
36 戲館邊的豬母,袂歕簫嘛會拍拍。 Hì-kuán pinn ê ti-bó, bē pûn siau mā ē phah-phik. 戲館邊的母豬,戲聽多了,不會吹簫,也會打拍子。比喻常見無難事;或指人易受周圍環境影響。
37 戲棚跤徛久就是你的。 Hì-pênn-kha khiā kú tō sī lí ê. 戲臺下站久了就是你的。勸人做事要有耐性,如能持之以恆,成功必屬於你的。
38 好酒沉甕底。 Hó-tsiú tîm àng-té. 好酒會沉到酒甕的底部,愈陳愈香。比喻好的、精彩的事物,總是留在最後面才出現。
39 猴也會跋落樹跤。 Kâu iā ē pua̍h-lo̍h tshiū-kha. 猴子也會跌落樹下。說明經驗再豐富,動作再熟練的人,也有失手的時候,喻人不可大意。
40 一隻蝨母嗙甲水牛大。 Tsi̍t tsiah sat-bó pòng kah tsuí-gû tuā. 一隻小蝨子誇大成大水牛。意指小小的東西或事情,誇大其辭,說得天花亂墜。比喻言過其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