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顎
- ē-kok
又唸作
- ē-khok
- ē-gok
華語釋義
-
名詞 下巴。一般稱「下巴」為「下頦」(ē-hâi),「下顎」多在面相當中使用。
第1項釋義的用例:
-
男天平,女下顎。
Lâm thian-pîng, lí ē-kok.(看面相時,男性要看額頭,女性要看下巴。)
-
男天平,女下顎。
分類
詞彙比較
| 腔 | 詞彙 | 音讀 |
|---|---|---|
| 鹿港偏泉腔 | 下頦 | ě-hâi |
| 三峽偏泉腔 | 下顎 | ē-kok |
| 臺北偏泉腔 | 下頦 | ē-huâi |
| 宜蘭偏漳腔 | 下頦 | ē-hâi |
| 臺南混合腔 | 喙下斗 | tshuì-ē-táu |
| 高雄混合腔 | 下頦 | ē-hâi |
| 金門偏泉腔 | 下頦 | ē-hâi |
| 下顎 | ē-khok | |
| 馬公偏泉腔 | 下頦 | ē-hâi |
| 喙斗 | tshuì-táu | |
| 下顎 | ē-kok | |
| 新竹偏泉腔 | 下頦 | ē-hâi |
| 臺中偏漳腔 | 下頦 | ē-hâi |
| 下頦 | ē-huâi | |
| 下斗 | ē-táu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