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ut 骨

完全符合 「kut 骨」 有1筆

序號1骨
序號 1
詞目
音讀 kut
華語釋義 動物體內支持身體的支架組織。
完全符合 「kut 骨」 有1筆
序號 詞目 音讀 華語釋義
1 kut 動物體內支持身體的支架組織。

部份符合 「kut 骨」 有61筆

序號1肉骨
序號 1
詞目 肉骨
音讀 bah-kut
華語釋義 豬身上帶肉的骨頭,一般供作食用。
序號2尾胴骨
序號 2
詞目 尾胴骨
音讀 bué-tâng-kut/bé-tâng-kut
華語釋義 薦骨。位於脊柱下端,由五塊退化的椎骨癒合而成。形似三角,上接腰椎,下接尾骨,兩側與髖骨構成骨盆腔。
序號3牙槽骨
序號 3
詞目 牙槽骨
音讀 gê-tsô-kut
華語釋義 下顎骨。顎骨的一部分,能夠作開閉運動,發揮咀嚼功能。
序號4胸坎骨
序號 4
詞目 胸坎骨
音讀 hing-khám-kut
華語釋義 胸骨。陸生脊椎動物胸腔前面,正中央的一根劍狀扁平骨,連接和支持肩帶上的鎖骨與肋骨,並與胸椎和肋骨構成胸腔。
序號5胸掛骨
序號 5
詞目 胸掛骨
音讀 hing-kuà-kut
華語釋義 鎖骨。位於胸腔上部、頸下兩旁與肩胛相聯的骨骼,左右各一。
序號6好枝骨
序號 6
詞目 好枝骨
音讀 hó-ki-kut
華語釋義 身材很好,特別是指女人。
序號7虎骨酒
序號 7
詞目 虎骨酒
音讀 hóo-kut-tsiú
華語釋義 以虎骨泡製的中藥藥酒,主要療效為止痛、鎮靜和健骨,過去曾為臺灣菸酒公賣局的產品,現在因為保育觀念不再以虎骨為藥材。
序號8腰骨
序號 8
詞目 腰骨
音讀 io-kut
華語釋義 腰骨的下部五節骨,支撐筋肉,內繫兩臂,下與尾椎骨相連。
序號9腰脊骨
序號 9
詞目 腰脊骨
音讀 io-tsiah-kut
華語釋義 腰骨。脊椎骨的下部五骨節,支撐筋肉,下端和尾骨連。
序號10幼骨
序號 10
詞目 幼骨
音讀 iù-kut
華語釋義 形容身材瘦小。 魚、肉裡的小骨頭。
序號11跤骨
序號 11
詞目 跤骨
音讀 kha-kut
華語釋義 指腿和腳。
序號12跤胴骨
序號 12
詞目 跤胴骨
音讀 kha-tâng-kut
華語釋義 脛骨。小腿內側的長管狀骨骼。
序號13跤肚骨
序號 13
詞目 跤肚骨
音讀 kha-tóo-kut
華語釋義 腓骨。為腿部兩根骨中,位於外側較小的那一根。
序號14尻川骨
序號 14
詞目 尻川骨
音讀 kha-tshng-kut
華語釋義 坐骨。脊椎末端的楔形三角骨,位於腰椎以下,尾椎以上,和骨盆相連接。
序號15抾骨
序號 15
詞目 抾骨
音讀 khioh-kut
華語釋義 撿骨。人死埋葬數年後,重新挖掘出枯骨,經洗刷、乾燥,以絲線接續後,再裝入骨罈遷葬之習俗。
序號16激骨
序號 16
詞目 激骨
音讀 kik-kut
華語釋義 矯情。指言行故意特立獨行、標新立異,以顯示和他人不同。 調皮、俏皮。
序號17激骨話
序號 17
詞目 激骨話
音讀 kik-kut-uē
華語釋義 故意說與人不同的話。
序號18筋骨
序號 18
詞目 筋骨
音讀 kin-kut/kun-kut
華語釋義 筋肉和骨骼、體格。
序號19骨目
序號 19
詞目 骨目
音讀 kut-ba̍k
華語釋義 關節,骨頭與骨頭相接之處。
序號20骨烌
序號 20
詞目 骨烌
音讀 kut-hu
華語釋義 骨灰。屍體火化後所留下的灰。 動物骨骼所燒成的灰,可以製燐及肥料。
序號21骨肉
序號 21
詞目 骨肉
音讀 kut-jio̍k/kut-lio̍k
華語釋義 指父母、兄弟、子女等至親。
序號22骨格
序號 22
詞目 骨格
音讀 kut-keh
華語釋義 身材、骨架、體格。
序號23骨氣
序號 23
詞目 骨氣
音讀 kut-khì
華語釋義 剛毅不屈的氣慨。
序號24骨力
序號 24
詞目 骨力
音讀 kut-la̍t
華語釋義 勤勞。
序號25骨輪
序號 25
詞目 骨輪
音讀 kut-lûn
華語釋義 骨節、關節。
序號26骨頭烌
序號 26
詞目 骨頭烌
音讀 kut-thâu-hu
華語釋義 骨灰。人死後火化骨骼所遺留的灰。 動物的骨骼燒成灰,可製成燐,並可用作肥料。
序號27骨節
序號 27
詞目 骨節
音讀 kut-tsat
華語釋義 關節。
序號28龍骨
序號 28
詞目 龍骨
音讀 liông-kut
華語釋義 脊椎骨。 一種中藥。古代動物骨骼的化石,有鎮靜、收斂的功效。 船體的中樑。
序號29硬骨
序號 29
詞目 硬骨
音讀 ngē-kut/ngī-kut
華語釋義 形容個性剛強不屈,有骨氣。
序號30軟骨
序號 30
詞目 軟骨
音讀 nńg-kut
華語釋義 形容骨頭柔軟而有彈性。 骨頭關節連接處的膠質部分。
序號31烏骨雞
序號 31
詞目 烏骨雞
音讀 oo-kut-ke/oo-kut-kue
華語釋義 雞的品種之一,皮、骨都是黑色的,常用來燉補藥。
序號32排骨酥
序號 32
詞目 排骨酥
音讀 pâi-kut-soo
華語釋義 一種食品。將小塊排骨醃過之後,再裹粉油炸即成,但通常會再加工煮成羹湯。
序號33骿支骨
序號 33
詞目 骿支骨
音讀 phiann-ki-kut
華語釋義 肋骨。人或高等動物胸腔兩側弓形的扁骨。前端有軟骨連接兩邊,後端和脊柱相接,形成胸廓,有保護胸腔內臟及控制呼吸的作用。
序號34骿條骨
序號 34
詞目 骿條骨
音讀 phiann-liâu-kut
華語釋義 肋骨。人或高等動物胸腔兩側弓形的扁骨。前端有軟骨連接兩邊,後端和脊柱相接,形成胸廓,有保護胸腔內臟及控制呼吸的作用。
序號35盆跤骨
序號 35
詞目 盆跤骨
音讀 phûn-kha-kut
華語釋義 恥骨。人體骨盆中的一部分,位於髖骨前部下方,生殖器上方。形狀不規則,左右兩塊結合在一起。
序號36辯話骨
序號 36
詞目 辯話骨
音讀 piān-uē-kut
華語釋義 挑語病。
序號37箅仔骨
序號 37
詞目 箅仔骨
音讀 pín-á-kut
華語釋義 肋骨。人或高等動物胸腔兩側弓形的扁骨。前端有軟骨連接兩邊,後端和脊柱相接,形成胸廓,有保護胸腔內臟及控制呼吸的作用。
序號38貧惰骨
序號 38
詞目 貧惰骨
音讀 pîn-tuānn-kut
華語釋義 懶骨頭、懶惰蟲。 偷懶貌、一副不想動的樣子。
序號39飯匙骨
序號 39
詞目 飯匙骨
音讀 pn̄g-sî-kut
華語釋義 肩胛骨。人體背部上方外側的骨頭,左右各一,呈三角扁平形,與鎖骨、肱骨構成肩關節。
序號40背骨
序號 40
詞目 背骨
音讀 puē-kut
華語釋義 背叛。反骨。容易反叛的個性。本指相術中的一種骨相,據說有這種骨相的人不忠。 生性容易反叛的。
序號41鐵骨仔生
序號 41
詞目 鐵骨仔生
音讀 thih-kut-á-senn/thih-kut-á-sinn
華語釋義 形容長得瘦但體格卻是結實強健。
序號42頂肱骨
序號 42
詞目 頂肱骨
音讀 tíng-kong-kut
華語釋義 肱骨。上肢最大的長骨,上端和肩部相連,下端和尺骨和橈骨相連。
序號43轉骨
序號 43
詞目 轉骨
音讀 tńg-kut
華語釋義 人在青春期發育成長,由孩童轉變為大人,性徵出現,具有生殖能力。
序號44親骨肉
序號 44
詞目 親骨肉
音讀 tshin-kut-jio̍k/tshin-kut-lio̍k
華語釋義 至親。父母兄弟等親人。
序號45手骨
序號 45
詞目 手骨
音讀 tshiú-kut
華語釋義 指人體上肢胳臂的骨頭部分。
序號46手碗骨
序號 46
詞目 手碗骨
音讀 tshiú-uánn-kut
華語釋義 手肘關節的骨頭。
序號47接骨
序號 47
詞目 接骨
音讀 tsiap-kut
華語釋義 接合脫臼或斷裂的骨頭,使它逐漸復原。
序號48大腿骨
序號 48
詞目 大腿骨
音讀 tuā-thuí-kut
華語釋義 股骨。大腿裡的骨頭,是全身最長的骨,約占身長的四分之一。
序號49話骨
序號 49
詞目 話骨
音讀 uē-kut
華語釋義 語病、話柄。
序號50骨架
序號 50
詞目 骨架
音讀 kut-kè
華語釋義 (臺華共同詞 ,無義項)
部份符合 「kut 骨」 有61筆
序號 詞目 音讀 華語釋義
1 肉骨 bah-kut 豬身上帶肉的骨頭,一般供作食用。
2 尾胴骨 bué-tâng-kut/bé-tâng-kut 薦骨。位於脊柱下端,由五塊退化的椎骨癒合而成。形似三角,上接腰椎,下接尾骨,兩側與髖骨構成骨盆腔。
3 牙槽骨 gê-tsô-kut 下顎骨。顎骨的一部分,能夠作開閉運動,發揮咀嚼功能。
4 胸坎骨 hing-khám-kut 胸骨。陸生脊椎動物胸腔前面,正中央的一根劍狀扁平骨,連接和支持肩帶上的鎖骨與肋骨,並與胸椎和肋骨構成胸腔。
5 胸掛骨 hing-kuà-kut 鎖骨。位於胸腔上部、頸下兩旁與肩胛相聯的骨骼,左右各一。
6 好枝骨 hó-ki-kut 身材很好,特別是指女人。
7 虎骨酒 hóo-kut-tsiú 以虎骨泡製的中藥藥酒,主要療效為止痛、鎮靜和健骨,過去曾為臺灣菸酒公賣局的產品,現在因為保育觀念不再以虎骨為藥材。
8 腰骨 io-kut 腰骨的下部五節骨,支撐筋肉,內繫兩臂,下與尾椎骨相連。
9 腰脊骨 io-tsiah-kut 腰骨。脊椎骨的下部五骨節,支撐筋肉,下端和尾骨連。
10 幼骨 iù-kut 形容身材瘦小。 魚、肉裡的小骨頭。
11 跤骨 kha-kut 指腿和腳。
12 跤胴骨 kha-tâng-kut 脛骨。小腿內側的長管狀骨骼。
13 跤肚骨 kha-tóo-kut 腓骨。為腿部兩根骨中,位於外側較小的那一根。
14 尻川骨 kha-tshng-kut 坐骨。脊椎末端的楔形三角骨,位於腰椎以下,尾椎以上,和骨盆相連接。
15 抾骨 khioh-kut 撿骨。人死埋葬數年後,重新挖掘出枯骨,經洗刷、乾燥,以絲線接續後,再裝入骨罈遷葬之習俗。
16 激骨 kik-kut 矯情。指言行故意特立獨行、標新立異,以顯示和他人不同。 調皮、俏皮。
17 激骨話 kik-kut-uē 故意說與人不同的話。
18 筋骨 kin-kut/kun-kut 筋肉和骨骼、體格。
19 骨目 kut-ba̍k 關節,骨頭與骨頭相接之處。
20 骨烌 kut-hu 骨灰。屍體火化後所留下的灰。 動物骨骼所燒成的灰,可以製燐及肥料。
21 骨肉 kut-jio̍k/kut-lio̍k 指父母、兄弟、子女等至親。
22 骨格 kut-keh 身材、骨架、體格。
23 骨氣 kut-khì 剛毅不屈的氣慨。
24 骨力 kut-la̍t 勤勞。
25 骨輪 kut-lûn 骨節、關節。
26 骨頭烌 kut-thâu-hu 骨灰。人死後火化骨骼所遺留的灰。 動物的骨骼燒成灰,可製成燐,並可用作肥料。
27 骨節 kut-tsat 關節。
28 龍骨 liông-kut 脊椎骨。 一種中藥。古代動物骨骼的化石,有鎮靜、收斂的功效。 船體的中樑。
29 硬骨 ngē-kut/ngī-kut 形容個性剛強不屈,有骨氣。
30 軟骨 nńg-kut 形容骨頭柔軟而有彈性。 骨頭關節連接處的膠質部分。
31 烏骨雞 oo-kut-ke/oo-kut-kue 雞的品種之一,皮、骨都是黑色的,常用來燉補藥。
32 排骨酥 pâi-kut-soo 一種食品。將小塊排骨醃過之後,再裹粉油炸即成,但通常會再加工煮成羹湯。
33 骿支骨 phiann-ki-kut 肋骨。人或高等動物胸腔兩側弓形的扁骨。前端有軟骨連接兩邊,後端和脊柱相接,形成胸廓,有保護胸腔內臟及控制呼吸的作用。
34 骿條骨 phiann-liâu-kut 肋骨。人或高等動物胸腔兩側弓形的扁骨。前端有軟骨連接兩邊,後端和脊柱相接,形成胸廓,有保護胸腔內臟及控制呼吸的作用。
35 盆跤骨 phûn-kha-kut 恥骨。人體骨盆中的一部分,位於髖骨前部下方,生殖器上方。形狀不規則,左右兩塊結合在一起。
36 辯話骨 piān-uē-kut 挑語病。
37 箅仔骨 pín-á-kut 肋骨。人或高等動物胸腔兩側弓形的扁骨。前端有軟骨連接兩邊,後端和脊柱相接,形成胸廓,有保護胸腔內臟及控制呼吸的作用。
38 貧惰骨 pîn-tuānn-kut 懶骨頭、懶惰蟲。 偷懶貌、一副不想動的樣子。
39 飯匙骨 pn̄g-sî-kut 肩胛骨。人體背部上方外側的骨頭,左右各一,呈三角扁平形,與鎖骨、肱骨構成肩關節。
40 背骨 puē-kut 背叛。反骨。容易反叛的個性。本指相術中的一種骨相,據說有這種骨相的人不忠。 生性容易反叛的。
41 鐵骨仔生 thih-kut-á-senn/thih-kut-á-sinn 形容長得瘦但體格卻是結實強健。
42 頂肱骨 tíng-kong-kut 肱骨。上肢最大的長骨,上端和肩部相連,下端和尺骨和橈骨相連。
43 轉骨 tńg-kut 人在青春期發育成長,由孩童轉變為大人,性徵出現,具有生殖能力。
44 親骨肉 tshin-kut-jio̍k/tshin-kut-lio̍k 至親。父母兄弟等親人。
45 手骨 tshiú-kut 指人體上肢胳臂的骨頭部分。
46 手碗骨 tshiú-uánn-kut 手肘關節的骨頭。
47 接骨 tsiap-kut 接合脫臼或斷裂的骨頭,使它逐漸復原。
48 大腿骨 tuā-thuí-kut 股骨。大腿裡的骨頭,是全身最長的骨,約占身長的四分之一。
49 話骨 uē-kut 語病、話柄。
50 骨架 kut-kè (臺華共同詞 ,無義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