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
|
五月節
|
Gōo-gue̍h-tseh/Gōo-ge̍h-tsueh
|
端午節。農曆五月初五。與春節、中秋節並列為民間三大傳統節日。有吃粽子和龍舟競渡等風俗,也會插蒲艾、喝雄黃酒、掛鍾馗像來除瘟辟邪。
|
2
|
五分仔車
|
gōo-hun-á-tshia
|
五分車、小火車。早期用作載運甘蔗到糖廠的小火車,也可以當作短程客運使用。
|
3
|
五分車
|
gōo-hun-tshia
|
小火車。早期用作載運甘蔗到糖廠的小火車,也可以當作短程客運使用。
|
4
|
五子直
|
gōo-jí-ti̍t/gōo-lí-ti̍t
|
五子棋。一種棋類遊戲。用棋子在畫有縱橫格子的棋盤上對弈,先把五個棋子連成一條線者為優勝。
|
5
|
五日節
|
Gōo-ji̍t-tseh/Gōo-li̍t-tsueh
|
端午節。農曆五月初五。與春節、中秋節並列為民間三大傳統節日。有吃粽子和龍舟競渡等風俗,也會插蒲艾、喝雄黃酒、掛鍾馗像來除瘟辟邪。
|
6
|
五筋膎
|
gōo-kin-kê/gōo-kun-kuê
|
手指併攏彎曲時,突出的指關節,通常用於擊人頭部。
|
7
|
五四三
|
gōo-sì-sann
|
沒有意義、沒有內容的話。
|
8
|
三不五時
|
sam-put-gōo-sî
|
不時、經常。
|
9
|
陳三五娘
|
Tân-sann-Gōo-niû
|
民間傳說,也是歌仔戲著名戲目。泉州陳三在燈會中邂逅潮州黃五娘,一見鍾情,五娘以荔枝為信,陳三假扮磨鏡師,故意弄破寶鏡賣身黃家,但五娘已許婚給紈絝子弟林大,卻在丫鬟益春的協助下私奔,經過一番波折,二人終成眷屬。又名「荔鏡記」。
|
10
|
十花五色
|
tsa̍p-hue-gōo-sik
|
五花八門、形形色色。
|
11
|
親情五十
|
tshin-tsiânn-gōo-tsa̍p
|
親朋好友。泛指所有的親戚和朋友。
|
12
|
五星級
|
gōo-tshenn-kip/gōo-tshinn-kip
|
(臺華共同詞 ,無義項)
|
13
|
五結鄉
|
Gōo-kiat-hiong
|
宜蘭縣行政區(附錄-地名-臺灣縣市行政區名)
|
14
|
五間厝
|
Gōo-king-tshù
|
雲林縣虎尾(附錄-地名-舊地名)
|
15
|
五股坑
|
Gōo-kóo-khenn/Gōo-kóo-khinn
|
新北市五股(附錄-地名-舊地名)
|
16
|
五股區
|
Gōo-kóo-khu
|
新北市行政區(附錄-地名-臺灣縣市行政區名)
|
17
|
五城堡
|
Gōo-siânn-pó
|
南投縣魚池(附錄-地名-舊地名)
|
18
|
五塊厝
|
Gōo-tè-tshù
|
高雄捷運橘線站名
|
19
|
五堵
|
Gōo-tóo
|
火車線站名
|
20
|
五叉水路
|
Gōo-tshe-tsuí-lōo
|
臺中市梧棲(附錄-地名-舊地名)
|
21
|
未食五日節粽,破裘毋甘放。
|
Buē tsia̍h Gōo-ji̍t-tseh tsàng, phuà hiû m̄ kam pàng.
|
還沒吃端午節粽子,破棉襖捨不得放。臺灣的氣候在端午節之前,都還可能有轉冷,所以還沒過端午節,冬衣不能收起來,是前人觀察天氣變化所得的經驗。
|
22
|
五肢指頭仔伸出來無平長。
|
Gōo ki tsíng-thâu-á tshun--tshut-lâi bô pênn tn̂g.
|
指五根手指頭伸出來不可能一樣長,必有所歧異。如同兄弟姊妹其聰明才智並非一致,仍舊有所不同。
|
23
|
三人共五目,日後無長短跤話。
|
Sann lâng kāng gōo ba̍k, ji̍t-āu bô tn̂g-té-kha-uē.
|
三個人總共五隻眼睛,以後不能再說長道短。原故事為媒人婆替兩腳一長一短的青年,與瞎了一隻眼的女子相親,媒人為促成婚事,故意隱藏雙方的缺陷,在結婚前以雙關語說在場三人總共五隻眼睛,決定的事情日後便不得再說長就短。比喻共同商議後所做的決定,事後不得反悔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