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ó 小
部份符合 「sió 小」 有65筆
序號 | 51 |
---|---|
詞目 | 新和國小 |
音讀 | Sin-hô Kok-sió |
華語釋義 | 安坑輕軌站名 |
序號 | 52 |
---|---|
詞目 | 信義國小 |
音讀 | Sìn-gī Kok-sió |
華語釋義 | 高雄捷運橘線站名 |
序號 | 53 |
---|---|
詞目 | 小滿 |
音讀 | sió-buán |
華語釋義 | 約當國曆五月廿一日或廿二日。北方一期農作漸趨成熟,南方則為梅雨季。 |
序號 | 54 |
---|---|
詞目 | 小港 |
音讀 | Sió-káng |
華語釋義 | 高雄捷運紅線站名 |
序號 | 55 |
---|---|
詞目 | 小港區 |
音讀 | Sió-káng-khu |
華語釋義 | 高雄市行政區(附錄-地名-臺灣縣市行政區名) |
序號 | 56 |
---|---|
詞目 | 小觀音山 |
音讀 | Sió-kuan-im-suann |
華語釋義 | 附錄-地名-山脈名 |
序號 | 57 |
---|---|
詞目 | 小南門 |
音讀 | Sió-lâm-mn̂g |
華語釋義 | 臺北捷運松山新店線站名 |
序號 | 58 |
---|---|
詞目 | 小碧潭 |
音讀 | Sió-phik-thâm |
華語釋義 | 臺北捷運松山新店線站名 |
序號 | 59 |
---|---|
詞目 | 小礁溪 |
音讀 | Sió-ta-khe |
華語釋義 | 附錄-地名-溪川名 |
序號 | 60 |
---|---|
詞目 | 四維國小 |
音讀 | Sù-uî Kok-sió |
華語釋義 | 臺中捷運綠線站名 |
序號 | 61 |
---|---|
詞目 | 臺北小巨蛋 |
音讀 | Tâi-pak Sió-kī-tàn/Tâi-pak Sió-kū-tàn |
華語釋義 | 臺北捷運松山新店線站名 |
序號 | 62 |
---|---|
詞目 | 臺北小城 |
音讀 | Tâi-pak Sió-siânn |
華語釋義 | 安坑輕軌站名 |
序號 | 63 |
---|---|
詞目 | 中山國小 |
音讀 | Tiong-san Kok-sió |
華語釋義 | 臺北捷運中和新蘆線站名 |
序號 | 64 |
---|---|
詞目 | 收瀾收離離,明年招小弟。 |
音讀 | Siu-nuā siu-lī-lī, mê-nî tsio sió-tī. |
華語釋義 | 收口水收得乾乾淨淨,明年又可以招來一個小弟弟。臺灣民間習俗,嬰兒出生滿四個月的那一天,要舉行「收瀾」(收涎)的儀式,當天用紅線把12塊、24塊或48塊中間有圓孔的小餅乾串在嬰兒頸上,由母親抱著到親友鄰居處走動,親友掰下一塊口酥餅,在嬰兒嘴邊擦一、兩下,口中就一邊唸著這句吉祥話。過去農業社會重男輕女,故以「招小弟」祝福其家可再添男丁。 |
序號 | 65 |
---|---|
詞目 | 大腸告小腸。 |
音讀 | Tuā-tn̂g kò sió-tn̂g. |
華語釋義 | 大腸裡沒有東西,控告小腸沒有把食物送過來。形容飢腸轆轆,肚子非常餓。 |
序號 | 詞目 | 音讀 | 華語釋義 |
---|---|---|---|
51 | 新和國小 | Sin-hô Kok-sió | 安坑輕軌站名 |
52 | 信義國小 | Sìn-gī Kok-sió | 高雄捷運橘線站名 |
53 | 小滿 | sió-buán | 約當國曆五月廿一日或廿二日。北方一期農作漸趨成熟,南方則為梅雨季。 |
54 | 小港 | Sió-káng | 高雄捷運紅線站名 |
55 | 小港區 | Sió-káng-khu | 高雄市行政區(附錄-地名-臺灣縣市行政區名) |
56 | 小觀音山 | Sió-kuan-im-suann | 附錄-地名-山脈名 |
57 | 小南門 | Sió-lâm-mn̂g | 臺北捷運松山新店線站名 |
58 | 小碧潭 | Sió-phik-thâm | 臺北捷運松山新店線站名 |
59 | 小礁溪 | Sió-ta-khe | 附錄-地名-溪川名 |
60 | 四維國小 | Sù-uî Kok-sió | 臺中捷運綠線站名 |
61 | 臺北小巨蛋 | Tâi-pak Sió-kī-tàn/Tâi-pak Sió-kū-tàn | 臺北捷運松山新店線站名 |
62 | 臺北小城 | Tâi-pak Sió-siânn | 安坑輕軌站名 |
63 | 中山國小 | Tiong-san Kok-sió | 臺北捷運中和新蘆線站名 |
64 | 收瀾收離離,明年招小弟。 | Siu-nuā siu-lī-lī, mê-nî tsio sió-tī. | 收口水收得乾乾淨淨,明年又可以招來一個小弟弟。臺灣民間習俗,嬰兒出生滿四個月的那一天,要舉行「收瀾」(收涎)的儀式,當天用紅線把12塊、24塊或48塊中間有圓孔的小餅乾串在嬰兒頸上,由母親抱著到親友鄰居處走動,親友掰下一塊口酥餅,在嬰兒嘴邊擦一、兩下,口中就一邊唸著這句吉祥話。過去農業社會重男輕女,故以「招小弟」祝福其家可再添男丁。 |
65 | 大腸告小腸。 | Tuā-tn̂g kò sió-tn̂g. | 大腸裡沒有東西,控告小腸沒有把食物送過來。形容飢腸轆轆,肚子非常餓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