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
|
紅莧菜
|
âng-hīng-tshài
|
蔬菜名。莖細長,葉呈菱狀卵圓形,有全綠與帶紅兩種,全綠色稱為「莧菜」,帶有紅色者稱為「紅莧菜」。花黃綠色,莖嫩,葉可食。臺灣常見的蔬菜,主要產地以彰化雲林兩縣為多。
|
2
|
紅菜
|
âng-tshài
|
紅鳳菜。葉菜類。為多年生宿根草本菊科植物,莖幹分枝繁多,葉呈橢圓形或倒披針形,葉背為紫紅色,且煮熟後的汁液亦呈紫紅色,因此閩南語大都稱做「紅菜」。
茄子。臺南、高雄一帶,因茄子的外形隱喻男性生殖器而避用,改稱為「紅菜」。
|
3
|
紅菜頭
|
âng-tshài-thâu
|
胡蘿蔔、紅蘿蔔。根莖類。因為它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,所以在日治時代又叫「人蔘」,也有臺灣人學日語「人蔘」發音,稱之為jîn-jín 或lîn-jím。
|
4
|
漚鹹菜
|
au-kiâm-tshài
|
把芥菜製成鹹菜。
譏笑人不整理衣物,亂亂的皺成一團。
|
5
|
海菜
|
hái-tshài
|
海藻。海中隱花植物的總稱。可分為紅、褐、綠三種,如紫菜、昆布、石蓴等。
|
6
|
莧菜
|
hīng-tshài
|
蔬菜名。莖細長,葉呈菱狀卵圓形,有全綠與帶紅兩種,全綠色稱為「莧菜」,帶有紅色者稱為「紅莧菜」。花黃綠色,莖嫩,葉可食。臺灣常見的蔬菜,主要產地以彰化雲林兩縣為多。
|
7
|
翕豆菜
|
hip tāu-tshài
|
悶製豆牙菜,指將豆子泡水後,用東西蓋住以保持溫度,使豆子發芽。
|
8
|
花菜
|
hue-tshài
|
花椰菜。葉菜類。莖硬而肥大,葉寬大,基部鈍形,邊緣呈波狀。花部成肉質塊狀,可供食用。
|
9
|
蕹菜
|
ìng-tshài
|
空心菜。葉菜類。莖部中空,性喜高溫多溼,分布於熱帶各地,嫩莖發根力極強,隨時可插枝繁殖,是夏季重要蔬菜。
|
10
|
油菜
|
iû-tshài
|
草本植物。根際葉大,呈倒卵形,邊緣有缺刻。夏季開黃花,果實為長角,圓柱形,種子可榨油,供食用或工業用。嫩葉部分可以作蔬菜。
|
11
|
茄茉菜
|
ka-bua̍h-tshài
|
葉甜菜、厚皮菜。葉菜類。二年生草本,葉柄長,葉面平滑有光澤,葉肉很厚,果實為褐色,嫩葉略帶甜味,可以食用,一般民間多用來餵豬。因為外形像飯勺,所以有的客家話叫「勺菜」。
|
12
|
芹菜珠
|
khîn-tshài-tsu/khûn-tshài-tsu
|
切碎的芹菜粒,通常用來做為調味品。
|
13
|
炕菜頭
|
khòng-tshài-thâu
|
用慢火把蘿蔔煮爛。
|
14
|
鹹菜
|
kiâm-tshài
|
酸菜。將芥菜先曬軟,再加鹽用手搓揉,或用腳踩踏,把菜裡的汁液濾出,然後醃漬在容器內,等到發酵,顏色轉黃之後即可食用。
|
15
|
揀菜
|
kíng-tshài
|
挑菜。把蔬菜不好的、不能吃的地方去掉。
|
16
|
叫菜
|
kiò-tshài
|
點菜。
|
17
|
高麗菜
|
ko-lê-tshài
|
葉菜類。葉子又寬又厚,互相抱合成圓形或者圓錐形,可以食用。特別是可以用來醃製泡菜,味道十分鮮美。
|
18
|
高麗菜穎仔
|
ko-lê-tshài-ínn-á
|
高麗菜芽。葉菜類。採收高麗菜後留下的根莖,在側面生長出來的小高麗菜,可供食用。
|
19
|
韭菜
|
kú-tshài
|
蔬菜名。石蒜科蔥屬,多年生草本。春季苗叢生,葉細長而扁,花白色,果三稜,中藏綠黃色扁平的小種子,可供食用。
|
20
|
韭菜花
|
kú-tshài-hue
|
韭菜的花,可供食用。栽培韭菜待其抽薹,摘取花梗食用的菜種。花穗呈現單菱狀或橢圓型,未開前花苞淺綠色,摘採嫩花梗食用。
|
21
|
芥菜
|
kuà-tshài
|
葉菜類。葉柄肥厚,葉片皺摺,葉緣有齒狀的凹陷。莖、葉、種子都可以食用。
|
22
|
烏甜仔菜
|
oo-tinn-á-tshài
|
龍葵。草本植物。葉互生,橢圓形,葉緣也有呈波狀,花白色,漿果球形,成熟時為黑色。可用做藥物。嫩葉為一種野生蔬菜,炒或作湯皆可。
|
23
|
烏子仔菜
|
oo-tsí-á-tshài
|
龍葵。草本植物。葉互生,橢圓形,葉緣也有呈波狀,花白色,漿果球形,成熟時為黑色。可用做藥物。嫩葉為一種野生蔬菜,炒或作湯皆可。
|
24
|
白韭菜
|
pe̍h-kú-tshài
|
韭黃,葉菜類。以遮光方式培育出來的韭菜,因為未行光合作用,所以顏色偏白黃,因此得名。
|
25
|
白菜
|
pe̍h-tshài
|
大白菜。葉菜類,又稱結球白菜。一種可食用的蔬菜,莖扁薄而白,葉闊大,呈淡綠色。
|
26
|
白菜滷
|
pe̍h-tshài-lóo
|
傳統家常小菜,以大白菜為主,加些香菇、蝦米、雞蛋、紅蘿蔔、黑木耳、金針菇、豆皮等,燜煮到大白菜軟爛。
|
27
|
拍某菜
|
phah-bóo-tshài
|
茼蒿。植物名。菊科茼蒿屬,一年生草本。高至70公分,葉互生,邊緣有不規則羽狀分裂。頭狀花序,花黃色或白色。嫩莖及葉可食,為臺灣地區冬季盛產蔬菜之一。一般常用來搭配火鍋或鹹湯圓,由於莖葉的水分多,煮過後會大量失水,只剩一點點,會讓丈夫誤以為被妻子吃掉,所以舊時又稱之為「拍某菜」。
|
28
|
覆菜
|
phak-tshài
|
梅干菜。原料是新鮮大芥菜,經日曬、鹽醃,裝在缸中倒立貯放,經長期發酵作用,使其成為獨特風味的鹹酸菜。
|
29
|
澎湖菜瓜
|
Phênn-ôo tshài-kue/Phînn-ôo tshài-kue
|
稜角絲瓜、角瓜。瓜果類。是澎湖特產的絲瓜,外表有條溝狀花紋,下大上小,呈圓錐狀。質脆味美,和臺灣絲瓜大相逕庭。因為有十個稜角,所以又叫「十捻」,和「雜念」諧音,有句歇後語「澎湖菜瓜──十捻」,就是從這個意象引申出來的。
|
30
|
便菜
|
piān-tshài
|
平常吃的家常菜。
現成的菜肴。
|
31
|
便菜飯
|
piān-tshài-pn̄g
|
便飯、家常飯。
|
32
|
飯菜
|
pn̄g-tshài
|
食物。米飯和菜餚,主食和副食的合稱。
|
33
|
小白菜
|
sió-pe̍h-tshài
|
葉菜類。形似油菜,葉柄呈白色,可食用,也可以入藥。
|
34
|
冬菜
|
tang-tshài
|
經過曬乾、加蒜、鹽漬的山東白菜,可以供烹飪煮食用。
|
35
|
豆菜
|
tāu-tshài
|
豆芽菜、豆芽。指黃豆或綠豆等豆類植物的種子浸在水中所發的芽,可以食用。
|
36
|
豆菜底的
|
tāu-tshài-té--ê/tāu-tshài-tué--ê
|
形容自煙花界出身的女人。
|
37
|
頭毛菜
|
thâu-mn̂g-tshài
|
髮菜、頭髮菜。草本植物。形狀和顏色像頭髮,可供食用,春、秋兩季採收。臺灣玉山和阿里山山脈的森林草原或叢林地區有野生品種。
|
38
|
疼某菜
|
thiànn-bóo-tshài
|
牛蒡。草本植物。根及嫩葉可食,種子、根還可用做藥物,能降火解毒。因有滋陰補陽的功效,丈夫可多買給妻子吃,為妻子補身,且自己食用,也有助於房事,所以稱為「疼某菜」。
|
39
|
湯匙仔菜
|
thng-sî-á-tshài
|
青江菜。葉菜類。菜葉為深綠色,莖葉狀如湯匙,所以叫做「湯匙仔菜」。
|
40
|
豬母菜
|
ti-bó-tshài/tu-bó-tshài
|
馬齒莧。草本植物。莖下部伏地,平臥地面。葉小,上面深綠,下面較淡,邊有薄翅。花簇生頂端,頂端長而尖細,蒴果橫裂,種子多數。
|
41
|
豬菜
|
ti-tshài/tu-tshài
|
番薯藤。通常連葉帶藤切成小段拿來餵食豬隻。
|
42
|
長年菜
|
tn̂g-nî-tshài
|
葉菜類。多指煮熟的整片芥菜。藉著切成長條的芥菜來象徵長壽。
|
43
|
榨菜
|
tsà-tshài
|
將變種芥菜膨大成瘤狀的莖,加辣椒、香料等醃製成硬脆的食品。以大陸四川涪陵所生產的最有名。
|
44
|
雜菜麵
|
tsa̍p-tshài-mī
|
什錦麵;用多種食材炒或煮成的麵。
好像樣樣懂卻沒有一項專精。
|
45
|
菜鴨
|
tshài-ah
|
專門養來食用的鴨子。
|
46
|
菜尾
|
tshài-bué/tshài-bé
|
殘羹、剩菜。多指喜宴中大家吃不完所剩下的菜餚。
|
47
|
菜園
|
tshài-hn̂g
|
種蔬菜的園圃。
|
48
|
菜販仔
|
tshài-huàn-á
|
菜販,賣菜為生的人。
|
49
|
菜花
|
tshài-hue
|
花椰菜。葉菜類。為甘藍的變種,莖硬而肥大,葉寬大,基部鈍形,邊緣呈波狀,平滑無毛。花部成肉質塊狀,可供食用。
尖銳溼疣,也稱性器疣或性病疣,俗稱椰菜花或菜花,是一種性傳播疾病。
臺南、高雄一帶,對韭菜花的簡稱。
|
50
|
菜燕
|
tshài-iàn
|
洋菜、洋粉。由石花菜或龍鬚菜等紅藻體內抽出來的膠狀物質,可用於製造布丁、羊羹等食品。
|
51
|
菜油
|
tshài-iû
|
利用油菜的種子所壓榨出來的食用油。
|
52
|
菜架仔
|
tshài-kè-á
|
菜攤。
|
53
|
菜擴
|
tshài-khok
|
大頭菜。根莖類。甘藍菜的一種,莖部肥大成圓球狀,口感如同瓜果,可煮湯。
|
54
|
菜鹹
|
tshài-kiâm
|
醃漬物。常用來當做開胃的小菜。
|
55
|
菜姑
|
tshài-koo
|
指拜佛持齋的女性佛教徒。
單指尼姑。
|
56
|
菜股
|
tshài-kóo
|
種菜的菜畦。
|
57
|
菜館
|
tshài-kuán
|
比普通小飯館大一點的餐廳。
|
58
|
菜瓜
|
tshài-kue
|
絲瓜。瓜果類。一年生草本,果實長形,嫩時可供食用,成熟後內多網狀纖維,可以用來做菜瓜布。
|
59
|
菜瓜布
|
tshài-kue-pòo
|
用絲瓜纖維製成的清潔用具,今多以化學合成原料製成。
|
60
|
菜瓜蒲
|
tshài-kue-pôo
|
菜瓜布。熟透而未被採收的絲瓜,老化乾枯後所留下的纖維脈絡,可用來刷洗汙垢。
|
61
|
菜瓜摖
|
tshài-kue-tshè
|
絲瓜熟透而未經採收,老化乾枯後所留下的纖維脈絡,可用來刷洗汙垢,廣被用為清洗或盥洗用具。
|
62
|
菜籃
|
tshài-nâ
|
裝菜的籃子。
|
63
|
菜包
|
tshài-pau
|
用豬肉、蝦仁、香菇及蘿蔔絲等為內餡,再用糯米糰包成橢圓形,放在棕葉上用蒸籠蒸。使用的時節有春節、元宵節、清明節、冬至等。
|
64
|
菜配
|
tshài-phuè/tshài-phè
|
菜肴。
|
65
|
菜脯
|
tshài-póo
|
蘿蔔乾。蘿蔔切條晾晒,等到稍微柔軟後,再用鹽和香料搓拌的加工食品。
|
66
|
菜脯米
|
tshài-póo-bí
|
蘿蔔刨成籤絲的形狀,再曬乾而成的蘿蔔乾,通常加味烹調後做為內餡使用。
|
67
|
菜脯簽
|
tshài-póo-tshiam
|
將蘿蔔切割成又細又短的條狀物,再加以曬乾而成的食物。
|
68
|
菜蔬
|
tshài-se
|
蔬菜。一切可供食用的青菜瓜果。
|
69
|
菜心
|
tshài-sim
|
大心菜。又稱大菜心、大骨芥菜。
萵筍。萵苣的嫩莖,又稱小菜心,可以炒食,也可醃漬。
|
70
|
菜豆
|
tshài-tāu
|
豇豆。豆類。果實也稱為「菜豆」,呈橢圓形,藏在長莢裡,有白、褐或黑色等不同顏色,豆莢及果實可供食用。
|
71
|
菜底
|
tshài-té/tshài-tué
|
吃剩下的菜餚。
|
72
|
菜蟲
|
tshài-thâng
|
寄生在蔬菜上的蟲。
剝削菜農的商人。
|
73
|
菜頭
|
tshài-thâu
|
蘿蔔。根莖類。莖高尺餘,根呈長圓柱形或球形,皮白色或紅色。根多肉質,可食,有利尿助消化的功效。因和「彩頭」諧音,喜慶時多會準備來討個吉利。
|
74
|
菜頭粿
|
tshài-thâu-kué/tshài-thâu-ké
|
蘿蔔糕。在來米漿拌入炒過的蘿蔔絲、蝦米等配料,蒸製而成的食品。
|
75
|
菜宅
|
tshài-the̍h
|
菜園、菜圃。為偏泉腔地區詞彙,澎湖使用最多。
|
76
|
菜湯
|
tshài-thng
|
菜餚的湯汁。
|
77
|
菜砧
|
tshài-tiam
|
砧板。以刀切食材時,墊在下面的板子。
|
78
|
菜店
|
tshài-tiàm
|
酒家、酒店。
|
79
|
菜店查某
|
tshài-tiàm-tsa-bóo
|
妓女。從事特種行業的女性。
|
80
|
菜堂
|
tshài-tn̂g
|
寺院或道場供人吃齋菜的地方。
|
81
|
菜刀
|
tshài-to
|
切菜、切肉用的刀子。
|
82
|
菜桌
|
tshài-toh
|
素席。全是素菜的宴席。
|
83
|
菜粽
|
tshài-tsàng
|
素粽子。
|
84
|
菜市仔
|
tshài-tshī-á
|
菜市場。指傳統集中販賣魚肉蔬菜或生活百貨等的場所。
|
85
|
菜市仔名
|
tshài-tshī-á-miâ
|
指某名字相當通俗、常見,甚至去菜市場喊一聲,就會有很多人回應的意思。
|
86
|
菜礤
|
tshài-tshuah
|
一種把蘿蔔、番薯刨成長條狀的工具。在木板或塑膠板中間釘嵌一塊金屬片,片上製成許多小孔,使翹起的鱗狀邊緣成為薄刃片。
|
87
|
菜子
|
tshài-tsí
|
蔬菜的種子。
|
88
|
菜子油
|
tshài-tsí-iû
|
利用油菜的種子所壓榨出來的食用油。
|
89
|
菜鳥仔
|
tshài-tsiáu-á
|
新手、菜鳥。戲稱團體中的新進人員,或一項行業的新手。
|
90
|
菜蟳
|
tshài-tsîm
|
甲殼類動物。蟳類的一種,多肉。
|
91
|
菜櫥
|
tshài-tû
|
置放飯菜或是碗盤的櫥櫃。
|
92
|
菜單
|
tshài-tuann
|
開列菜色名稱、價格的目錄。
|
93
|
生菜
|
tshenn-tshài/tshinn-tshài
|
未經烹煮過,但可食用的青菜。
|
94
|
青菜
|
tshenn-tshài/tshinn-tshài
|
泛指綠色或其他蔬菜。
|
95
|
手路菜
|
tshiú-lōo-tshài
|
拿手好菜。
|
96
|
臊菜
|
tsho-tshài
|
葷菜。泛指肉類或含有辛辣刺激味道的食品、青菜如蔥、蒜、韭菜等。
|
97
|
粗菜便飯
|
tshoo-tshài piān-pn̄g
|
家常便飯、粗茶淡飯。多為請客時自謙的說法。
|
98
|
紫菜
|
tsí-tshài
|
葉菜類。產於淺海的一種紅藻,為紫紅色,外形扁平,邊緣呈波浪狀,可供食用。
|
99
|
鷓鴣菜
|
tsià-koo-tshài
|
鷓鴣菜。紅藻的一種。叢生,扁平呈葉狀,暗紫色,乾燥後,顏色變黑,以前常給小孩服食,用來驅除蛔蟲。
|
100
|
食菜
|
tsia̍h-tshài
|
吃素、茹素。有人因宗教或健康等因素而不攝取肉類蛋白,稱作吃素。
吃蔬菜。
吃菜、配菜。吃飯時配菜餚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