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
|
母親
|
bú-tshin
|
媽媽。稱謂。子女對媽媽的稱呼,或提到媽媽的表述。
|
2
|
鄉親
|
hiong-tshin
|
稱呼同鄉里的人。
|
3
|
結親
|
kiat-tshin
|
締結婚約,成為親戚關係。
|
4
|
近親
|
kīn-tshin/kūn-tshin
|
血緣較近的親屬。
|
5
|
公親
|
kong-tshin
|
中人。調解、勸和的人。
|
6
|
講親情
|
kóng-tshin-tsiânn
|
說親、說媒。為人說合婚姻。
|
7
|
若親像
|
ná-tshin-tshiūnn
|
彷彿、好像。
|
8
|
表親
|
piáu-tshin
|
指姑媽、舅媽、姨媽方面的親戚。
|
9
|
成親
|
sîng-tshin
|
結婚、成婚。男女嫁娶,成為夫婦。
|
10
|
相親
|
siòng-tshin
|
男女雙方以結婚為前提,經人介紹後,約定日期的初次正式見面。
|
11
|
探親
|
thàm-tshin
|
拜訪親戚。
|
12
|
提親
|
thê-tshin
|
提起婚嫁之事。今多指男方至女方家中表示欲婚娶而請求同意。
|
13
|
定親
|
tīng-tshin
|
訂婚、文定。男女雙方在結婚前締定婚約的儀式。
|
14
|
親愛
|
tshin-ài
|
關係密切、情感深厚。
|
15
|
親目
|
tshin-ba̍k
|
親眼。親自看到。
|
16
|
親密
|
tshin-bi̍t
|
親近。關係親近密切。
|
17
|
親戽戽
|
tshin-hòo-hòo
|
熟似親密狀、熱絡狀。
|
18
|
親友
|
tshin-iú
|
親戚和朋友。
|
19
|
親家
|
tshin-ke
|
親家翁。稱謂。姻親關係中對對方父親的稱呼。
|
20
|
親家公
|
tshin-ke-kong
|
稱謂。稱呼親家的父親。
|
21
|
親近
|
tshin-kīn/tshin-kūn
|
親善接近。
|
22
|
親骨肉
|
tshin-kut-jio̍k/tshin-kut-lio̍k
|
至親。父母兄弟等親人。
|
23
|
親人
|
tshin-lâng
|
親人、至親。關係親近的親屬。
同宗、同姓。原本非親非故,因為同姓而攀親帶故的人。
|
24
|
親生
|
tshin-senn/tshin-sinn
|
親自生育的。
|
25
|
親身
|
tshin-sin
|
親自。
|
26
|
親事
|
tshin-sū
|
婚姻大事。
|
27
|
親疊親
|
tshin-tha̍h-tshin
|
親上加親。
|
28
|
親堂
|
tshin-tông
|
堂房。同宗但非嫡親的親戚。
|
29
|
親切
|
tshin-tshiat
|
和善懇切。
|
30
|
親戚
|
tshin-tshik
|
血親和姻親的總稱。
|
31
|
親手
|
tshin-tshiú
|
親自動手,經由自己的手。
|
32
|
親像
|
tshin-tshiūnn
|
好像、好比。
|
33
|
親喙
|
tshin-tshuì
|
親口。
|
34
|
親情
|
tshin-tsiânn
|
親戚。
親事、婚事。
|
35
|
親情五十
|
tshin-tsiânn-gōo-tsa̍p
|
親朋好友。泛指所有的親戚和朋友。
|
36
|
親族
|
tshin-tso̍k
|
親戚、族親。有血統關係的同宗族人。
|
37
|
至親
|
tsì-tshin
|
血緣關係最近的人。
|
38
|
做親情
|
tsò-tshin-tsiânn/tsuè-tshin-tsiânn
|
作媒。替人說媒提親,撮合婚姻。
結親。締結成姻親。
|
39
|
族親
|
tso̍k-tshin
|
血統上有關係的族人。
|
40
|
宗親
|
tsong-tshin
|
同一個祖先,有血緣關係的親族。
相同姓氏或稱同祖先但不同姓氏者,不一定有血緣關係,亦稱為宗親,如張、廖、簡等稱「六桂宗親」。
|
41
|
對頭親
|
tuì-thâu-tshin
|
門當戶對的親事。
|
42
|
有親
|
ū-tshin
|
極重視親屬關係,常用於熱切邀請親友來做客的語境。
|
43
|
遠親
|
uán-tshin
|
血統關係較為疏遠的親戚。
|
44
|
雙親
|
siang-tshin
|
(臺華共同詞 ,無義項)
|
45
|
親和
|
tshin-hô
|
(臺華共同詞 ,無義項)
|
46
|
親和力
|
tshin-hô-li̍k
|
(臺華共同詞 ,無義項)
|
47
|
親筆
|
tshin-pit
|
(臺華共同詞 ,無義項)
|
48
|
親善
|
tshin-siān
|
(臺華共同詞 ,無義項)
|
49
|
親屬
|
tshin-sio̍k
|
(臺華共同詞 ,無義項)
|
50
|
親情
|
tshin-tsîng
|
(臺華共同詞 ,無義項)
|
51
|
親子
|
tshin-tsú
|
(臺華共同詞 ,無義項)
|
52
|
親自
|
tshin-tsū
|
(臺華共同詞 ,無義項)
|
53
|
翁親某親,老婆仔拋捙輪。
|
Ang tshin bóo tshin, lāu-pô-á pha-tshia-lin.
|
夫妻恩愛,老婆婆翻筋斗也不管。「老婆仔」是指年邁的母親,「拋捙輪」是翻筋斗,這裡指老母親跌倒了在地上打滾,子女卻置之腦後、棄之不顧。整句比喻夫妻二人恩恩愛愛,置年邁雙親於不顧。
|
54
|
外甥食母舅,親像食豆腐。
|
Guē-sing tsia̍h bú-kū, tshin-tshiūnn tsia̍h tāu-hū.
|
外甥佔舅父的便宜,像是吃豆腐那樣簡單。喻外甥要倚靠舅父幫忙或讓舅父請客較為容易。
|
55
|
一代親,二代表,三代毋捌了了。
|
It tāi tshin, jī tāi piáu, sann tāi m̄ bat liáu-liáu.
|
一代至親,二代表親,三代全都不認識。第一代是骨肉至親的兄弟姐妹,第二代子孫彼此以姑表、姨表來相互稱呼,到了第三代就彼此不認識了,意為親戚間的往來,一代比一代疏遠。
|
56
|
隔壁親家,禮數原在。
|
Keh-piah tshin-ke, lé-sòo guân-tsāi.
|
隔壁親家,來往依然要遵照禮數。意即親家住得再近,應有的禮節還是不可疏忽怠慢,仍須行禮如儀。
|
57
|
公親變事主。
|
Kong-tshin piàn sū-tsú.
|
仲裁者變成當事人。意指和事佬難當,調解不成還被拖下水,捲入紛爭。
|
58
|
拍虎掠賊也著親兄弟。
|
Phah hóo lia̍h tsha̍t iā tio̍h tshin hiann-tī.
|
打老虎和捉賊都是危及性命的事情,只有親兄弟才能齊力同心,一同出生入死。喻手足之情最為可靠。
|
59
|
草地親家坐大位。
|
Tsháu-tē tshin-ke tsē tuā-uī.
|
城裡人家辦喜宴時,來自鄉村的親家雖然衣著較寒酸,仍請他坐上位。即不因他人身世背景,而輕忽了待客之道。
|
60
|
一人煩惱一樣,無人煩惱親像。
|
Tsi̍t lâng huân-ló tsi̍t iūnn, bô lâng huân-ló tshin-tshiūnn.
|
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煩惱,而煩惱擔憂的事情也都不一樣。意謂家家有本難念的經。
|
61
|
做公親,貼本。
|
Tsò kong-tshin, thiap pún.
|
為別人做仲裁,還賠上自己的老本。比喻賠了夫人又折兵。
|
62
|
冤家變親家。
|
Uan-ke piàn tshin-ke.
|
由仇人變成姻親。
原本互不相容的人,爭吵到後來反而發現對方的優點而成為好友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