部份符合 「草」 有78筆

序號21挲草
序號 21
詞目 挲草
音讀 so-tsháu
華語釋義 跪行於水田中,以手除去雜草。
序號22蓪草
序號 22
詞目 蓪草
音讀 thong-tshó
華語釋義 木本植物。葉形七裂,前端再各分成兩叉,葉片大,花序也大,僅次於芭蕉。髓心色白,細密而細緻,可作為紙、帽襯的材料。多在秋冬開花,分布在二千公尺以下山區,臺灣的東北地部最適合生長。
序號23剷草
序號 23
詞目 剷草
音讀 thuánn tsháu
華語釋義 用工具除草。一般用鋤頭剷除雜草。
序號24稻草
序號 24
詞目 稻草
音讀 tiū-tsháu
華語釋義 稻子收成之後剩下的枯莖,可以用來編織、蓋屋、造紙或做為飼料、燃料等。
序號25稻草囷
序號 25
詞目 稻草囷
音讀 tiū-tsháu-khûn
華語釋義 稻草束。紮成一捆的稻草。
序號26稻草人
序號 26
詞目 稻草人
音讀 tiū-tsháu-lâng
華語釋義 用稻草做成的假人,樹立在田間,用來驅逐啄食農作物的鳥類。也用來比喻徒具外表,卻無內涵、功用的人、物。
序號27柴草
序號 27
詞目 柴草
音讀 tshâ-tsháu
華語釋義 薪柴、燃料。可當做燃燒用的樹枝、稻稈、雜草等。
序號28草仔
序號 28
詞目 草仔
音讀 tsháu-á
華語釋義 草本類的通稱。
序號29草仔粿
序號 29
詞目 草仔粿
音讀 tsháu-á-kué/tsháu-á-ké
華語釋義 糯米製成的粿類食品。外皮以「粿粞」(kué-tshè)加入艾草或鼠麴草揉成,內包乾蘿蔔絲等,以手塑形成手掌大小,外墊黃槿葉或月桃葉等,再以蒸籠蒸熟。常做為農曆七月普渡或清明掃墓時的供品。
序號30草仔子
序號 30
詞目 草仔子
音讀 tsháu-á-tsí
華語釋義 草籽。草類的種子。
序號31草鞋
序號 31
詞目 草鞋
音讀 tsháu-ê/tsháu-uê
華語釋義 用草編製的鞋。
序號32草蝦
序號 32
詞目 草蝦
音讀 tsháu-hê
華語釋義 草對蝦。甲殼類節肢動物。全身覆蓋土色及黑褐色條紋,尾扇為紅色,可食用。現多為人工養殖,是臺灣重要水產養殖對象之一。
序號33草魚
序號 33
詞目 草魚
音讀 tsháu-hî/tsháu-hû
華語釋義 魚名。一種可食用的淡水魚,身體近似圓筒形,青黃色,有側腺,吃水草維生。
序號34草絪
序號 34
詞目 草絪
音讀 tsháu-in
華語釋義 稻草或蔗葉等捆成束,用以作為燃料。
序號35草藥
序號 35
詞目 草藥
音讀 tsháu-io̍h
華語釋義 藥草。可供治病的草本植物。
序號36草猴
序號 36
詞目 草猴
音讀 tsháu-kâu
華語釋義 螳螂。昆蟲名。全身綠色或土黃色,身體長,腹部肥大,頭呈三角形,前肢有棘刺,呈鎌刀狀。因為捕食害蟲有益於農業,所以屬於益蟲。
序號37草鍥仔
序號 37
詞目 草鍥仔
音讀 tsháu-keh-á/tsháu-kueh-á
華語釋義 鐮刀。用來割草的刀子。
序號38草囷
序號 38
詞目 草囷
音讀 tsháu-khûn
華語釋義 農家在屋外空地堆疊成的乾稻草堆。約一兩層樓高,通常是底圓上尖的涼亭狀,可隨時抽取一些乾草來做薪火、飼料、覆蓋菜畦等用途。
序號39草菇
序號 39
詞目 草菇
音讀 tsháu-koo
華語釋義 蕈菇類。呈灰色,有黑褐色條紋,足長冠薄,多生長於草堆上,可以食用。
序號40草人
序號 40
詞目 草人
音讀 tsháu-lâng
華語釋義 稻草人。
部份符合 「草」 有78筆
序號 詞目 音讀 華語釋義
21 挲草 so-tsháu 跪行於水田中,以手除去雜草。
22 蓪草 thong-tshó 木本植物。葉形七裂,前端再各分成兩叉,葉片大,花序也大,僅次於芭蕉。髓心色白,細密而細緻,可作為紙、帽襯的材料。多在秋冬開花,分布在二千公尺以下山區,臺灣的東北地部最適合生長。
23 剷草 thuánn tsháu 用工具除草。一般用鋤頭剷除雜草。
24 稻草 tiū-tsháu 稻子收成之後剩下的枯莖,可以用來編織、蓋屋、造紙或做為飼料、燃料等。
25 稻草囷 tiū-tsháu-khûn 稻草束。紮成一捆的稻草。
26 稻草人 tiū-tsháu-lâng 用稻草做成的假人,樹立在田間,用來驅逐啄食農作物的鳥類。也用來比喻徒具外表,卻無內涵、功用的人、物。
27 柴草 tshâ-tsháu 薪柴、燃料。可當做燃燒用的樹枝、稻稈、雜草等。
28 草仔 tsháu-á 草本類的通稱。
29 草仔粿 tsháu-á-kué/tsháu-á-ké 糯米製成的粿類食品。外皮以「粿粞」(kué-tshè)加入艾草或鼠麴草揉成,內包乾蘿蔔絲等,以手塑形成手掌大小,外墊黃槿葉或月桃葉等,再以蒸籠蒸熟。常做為農曆七月普渡或清明掃墓時的供品。
30 草仔子 tsháu-á-tsí 草籽。草類的種子。
31 草鞋 tsháu-ê/tsháu-uê 用草編製的鞋。
32 草蝦 tsháu-hê 草對蝦。甲殼類節肢動物。全身覆蓋土色及黑褐色條紋,尾扇為紅色,可食用。現多為人工養殖,是臺灣重要水產養殖對象之一。
33 草魚 tsháu-hî/tsháu-hû 魚名。一種可食用的淡水魚,身體近似圓筒形,青黃色,有側腺,吃水草維生。
34 草絪 tsháu-in 稻草或蔗葉等捆成束,用以作為燃料。
35 草藥 tsháu-io̍h 藥草。可供治病的草本植物。
36 草猴 tsháu-kâu 螳螂。昆蟲名。全身綠色或土黃色,身體長,腹部肥大,頭呈三角形,前肢有棘刺,呈鎌刀狀。因為捕食害蟲有益於農業,所以屬於益蟲。
37 草鍥仔 tsháu-keh-á/tsháu-kueh-á 鐮刀。用來割草的刀子。
38 草囷 tsháu-khûn 農家在屋外空地堆疊成的乾稻草堆。約一兩層樓高,通常是底圓上尖的涼亭狀,可隨時抽取一些乾草來做薪火、飼料、覆蓋菜畦等用途。
39 草菇 tsháu-koo 蕈菇類。呈灰色,有黑褐色條紋,足長冠薄,多生長於草堆上,可以食用。
40 草人 tsháu-lâng 稻草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