完全符合 「閣」 有2筆

序號1閣
序號 1
詞目
音讀 koh
華語釋義 樓房、高聳的彩棚。
序號2閣
序號 2
詞目
音讀 koh
華語釋義 又、再、還。 反倒、出乎意料。 用在句尾,說成變調,表示有話沒講完。
完全符合 「閣」 有2筆
序號 詞目 音讀 華語釋義
1 koh 樓房、高聳的彩棚。
2 koh 又、再、還。 反倒、出乎意料。 用在句尾,說成變調,表示有話沒講完。

部份符合 「閣」 有15筆

序號1猶閣
序號 1
詞目 猶閣
音讀 iáu-koh
華語釋義 還、依然、仍舊。
序號2猶閣咧
序號 2
詞目 猶閣咧
音讀 iáu-koh teh
華語釋義 還在進行某種行為或處於某階段。
序號3又閣
序號 3
詞目 又閣
音讀 iū-koh
華語釋義 又、再,表示動作或現象的重複。
序號4閣較
序號 4
詞目 閣較
音讀 koh-khah
華語釋義 更加。 再怎麼。
序號5閣再
序號 5
詞目 閣再
音讀 koh-tsài
華語釋義 再度、重新。
序號6內閣
序號 6
詞目 內閣
音讀 luē-koh
華語釋義 立憲國家的最高行政機構,設有閣揆一人,和閣員若干人。
序號7才閣
序號 7
詞目 才閣
音讀 tsiah-koh
華語釋義 再。用於句中不同階段動作的連接用詞。
序號8閣樓
序號 8
詞目 閣樓
音讀 koh-lâu
華語釋義 (臺華共同詞 ,無義項)
序號9閣員
序號 9
詞目 閣員
音讀 koh-uân
華語釋義 (臺華共同詞 ,無義項)
序號10璞石閣
序號 10
詞目 璞石閣
音讀 Phok-si̍k-koh
華語釋義 花蓮縣玉里(附錄-地名-舊地名)
序號11太魯閣大山
序號 11
詞目 太魯閣大山
音讀 Thāi-lóo-kooh-tuā-suann
華語釋義 附錄-地名-山脈名
序號12人情世事陪到到,無鼎閣無灶。
序號 12
詞目 人情世事陪到到,無鼎閣無灶。
音讀 Jîn-tsîng-sè-sū puê kàu-kàu, bô tiánn koh bô tsàu.
華語釋義 人情世故樣樣奉陪,沒鍋又沒灶。意即所有的人情世故都要應對得體面,所費不貲,可能會窮到斷炊。形容人為了應付各種交際應酬而產生的經濟問題,並勸導人應酬要節制,適可而止,對社會上的繁文縟節要量力而行。
序號13大舌閣興喋。
序號 13
詞目 大舌閣興喋。
音讀 Tuā-tsi̍h koh hìng thi̍h.
華語釋義 口吃又愛說話。「喋」本指人說話結結巴巴,「興喋」在這裡指喜歡說話或插嘴。通常不指稱真正口吃的人,而是用來形容人話說不清楚,偏偏又很愛表示意見。
序號14大碗閣滿墘。
序號 14
詞目 大碗閣滿墘。
音讀 Tuā uánn koh buán kînn.
華語釋義 盛得已經滿到碗的上緣來了。比喻東西量多質好,物超所值。 有時引申為人心不足,貪得無厭,要得很多。
序號15有食閣有掠。
序號 15
詞目 有食閣有掠。
音讀 Ū tsia̍h koh ū lia̍h.
華語釋義 有得吃還有得拿。比喻一件好事還另有其他附加價值。
部份符合 「閣」 有15筆
序號 詞目 音讀 華語釋義
1 猶閣 iáu-koh 還、依然、仍舊。
2 猶閣咧 iáu-koh teh 還在進行某種行為或處於某階段。
3 又閣 iū-koh 又、再,表示動作或現象的重複。
4 閣較 koh-khah 更加。 再怎麼。
5 閣再 koh-tsài 再度、重新。
6 內閣 luē-koh 立憲國家的最高行政機構,設有閣揆一人,和閣員若干人。
7 才閣 tsiah-koh 再。用於句中不同階段動作的連接用詞。
8 閣樓 koh-lâu (臺華共同詞 ,無義項)
9 閣員 koh-uân (臺華共同詞 ,無義項)
10 璞石閣 Phok-si̍k-koh 花蓮縣玉里(附錄-地名-舊地名)
11 太魯閣大山 Thāi-lóo-kooh-tuā-suann 附錄-地名-山脈名
12 人情世事陪到到,無鼎閣無灶。 Jîn-tsîng-sè-sū puê kàu-kàu, bô tiánn koh bô tsàu. 人情世故樣樣奉陪,沒鍋又沒灶。意即所有的人情世故都要應對得體面,所費不貲,可能會窮到斷炊。形容人為了應付各種交際應酬而產生的經濟問題,並勸導人應酬要節制,適可而止,對社會上的繁文縟節要量力而行。
13 大舌閣興喋。 Tuā-tsi̍h koh hìng thi̍h. 口吃又愛說話。「喋」本指人說話結結巴巴,「興喋」在這裡指喜歡說話或插嘴。通常不指稱真正口吃的人,而是用來形容人話說不清楚,偏偏又很愛表示意見。
14 大碗閣滿墘。 Tuā uánn koh buán kînn. 盛得已經滿到碗的上緣來了。比喻東西量多質好,物超所值。 有時引申為人心不足,貪得無厭,要得很多。
15 有食閣有掠。 Ū tsia̍h koh ū lia̍h. 有得吃還有得拿。比喻一件好事還另有其他附加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