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臺灣台語查詞目

「[雞鴨魚牛羊鵝].+。$」有32筆,第1頁

序號1鴨仔聽雷。
序號 1
詞目 鴨仔聽雷。
音讀 Ah-á thiann luî.
釋義 指鴨子聽到雷聲,並不知道是怎麼回事。比喻一個人對所接收的訊息無法理解。 比喻一個人對所接收的訊息無法理解。
序號2慢牛厚屎尿。
序號 2
詞目 慢牛厚屎尿。
音讀 Bān gû kāu-sái-jiō.
釋義 行動遲緩的牛屎尿多。比喻懶惰的人做事不乾脆,常找藉口逃避或延遲該盡的責任。
序號3無牛駛馬。
序號 3
詞目 無牛駛馬。
音讀 Bô gû sái bé.
釋義 沒有牛只能用馬匹來替代。形容退而求其次,暫且代用的無奈。
序號4無魚,蝦嘛好。
序號 4
詞目 無魚,蝦嘛好。
音讀 Bô hî, hê mā hó.
釋義 捉不到魚,捉到蝦子也好。比喻退而求其次,聊勝於無。
序號5無毛雞假大格。
序號 5
詞目 無毛雞假大格。
音讀 Bô môo ke ké tuā-keh.
釋義 發育不良羽毛稀疏的雞假冒成體格高大。比喻一個人明明沒錢還裝闊;或指人明明沒有才能,還裝出很有本事的樣子。
序號6牛牢內觸牛母。
序號 6
詞目 牛牢內觸牛母。
音讀 Gû-tiâu-lāi tak gû-bó.
釋義 牛圈裡鬥母牛。比喻兄弟或同志只善內鬥、欺負弱小,卻不能抵禦外侮、克服強敵,反而被人看扁了。
序號7牛就是牛,牽到北京也是牛。
序號 7
詞目 牛就是牛,牽到北京也是牛。
音讀 Gû tō sī gû, khan kàu Pak-kiann iā sī gû.
釋義 把窮鄉僻壤的牛,牽到人文薈萃的京城,固執的牛脾氣還是依舊。形容人的個性不可能改變,縱使換了環境還是原來的樣子。
序號8閹雞趁鳳飛。
序號 8
詞目 閹雞趁鳳飛。
音讀 Iam-ke thàn hōng pue.
釋義 去勢的公雞因體型較為肥大,拙於飛行,卻想模仿鳳凰飛翔。比喻如同東施效顰一樣想模仿別人。
序號9甘願做牛,毋驚無犁通拖。
序號 9
詞目 甘願做牛,毋驚無犁通拖。
音讀 Kam-guān tsò gû, m̄ kiann bô lê thang thua.
釋義 情願當牛,就不怕沒犁可拉。意即為謀求一餐溫飽,只要願意放下身段,努力工作,不怕沒有機會。也常說成反話,用來告誡子女,不努力讀書,將來只能靠體力工作謀生。
序號10雞卵密密也有縫。
序號 10
詞目 雞卵密密也有縫。
音讀 Ke-nn̄g ba̍t-ba̍t iā ū phāng.
釋義 雞蛋的蛋殼再怎麼密合也有縫隙。比喻事情總會有破綻,不可能天衣無縫。
序號11雞屎落塗,也有三寸煙。
序號 11
詞目 雞屎落塗,也有三寸煙。
音讀 Ke sái lo̍h thôo, iā ū sann tshùn ian.
釋義 雞屎落地,也有三寸煙。意為即便是微小不堪的雞屎,剛剛掉落地上時也會揚起一陣熱熱的煙氣,何況是做人,更要有志氣。
序號12嫁雞綴雞飛,嫁狗綴狗走。
序號 12
詞目 嫁雞綴雞飛,嫁狗綴狗走。
音讀 Kè ke tuè ke pue, kè káu tuè káu tsáu.
釋義 嫁雞隨雞,嫁狗隨狗。說明傳統社會要求女子結婚之後,不論丈夫是什麼樣的人,都要終身跟隨,從一而終。
序號13近水知魚性,近山識鳥音。
序號 13
詞目 近水知魚性,近山識鳥音。
音讀 Kīn suí ti gû sìng, kīn san sik niáu im.
釋義 經常出入水域,久而久之,便熟諳魚的習性;經常出入山林,久而久之,便熟諳鳥兒的鳴叫聲。比喻在怎樣的環境中生活,就容易學習到和該環境相關的才能。
序號14人心肝,牛腹肚。
序號 14
詞目 人心肝,牛腹肚。
音讀 Lâng sim-kuann, gû pak-tóo.
釋義 人的心肝,牛的肚子。意為人心就像牛的肚子一樣大。「人心肝」指人的慾望,用來比喻人心不足蛇吞象。
序號15烏仔魚搢水。
序號 15
詞目 烏仔魚搢水。
音讀 Oo-á-hî tsìnn tsuí.
釋義 烏魚逆水向前游。比喻不畏困難,積極向上。
序號16膨風水雞刣無肉。
序號 16
詞目 膨風水雞刣無肉。
音讀 Phòng-hong tsuí-ke thâi bô bah.
釋義 青蛙腹部充氣鼓起,外表看起來好大,但宰殺後肉很少。譏諷言談誇大不實、常吹牛的人,喜歡說大話,一點本事也沒有。
序號17跋一倒,抾著一隻金雞母。
序號 17
詞目 跋一倒,抾著一隻金雞母。
音讀 Pua̍h tsi̍t tó, khioh-tio̍h tsi̍t tsiah kim ke-bó.
釋義 跌了一跤,撿到一隻金母雞。比喻因禍得福,從失敗中汲取寶貴的經驗。
序號18送伊魚,較輸教伊掠魚。
序號 18
詞目 送伊魚,較輸教伊掠魚。
音讀 Sàng i hî, khah-su kà i lia̍h hî.
釋義 送他魚,不如教他捕魚。比喻與其救濟或幫助他人,不如教他謀生的能力。
序號19生雞卵的無,放雞屎的有。
序號 19
詞目 生雞卵的無,放雞屎的有。
音讀 Senn ke-nn̄g--ê bô, pàng ke-sái--ê ū.
釋義 沒有生雞蛋的,只有拉雞屎的。形容團體中沒有能帶來利益或好處的人,只有會惹事生非,帶來壞處或麻煩的人。
序號20痟貪軁雞籠。
序號 20
詞目 痟貪軁雞籠。
音讀 Siáu-tham nǹg ke-lam.
釋義 貪得無厭的雞為了吃飼料而鑽進雞籠。昔時農家養雞都採放養的方式,當需宰殺或販售雞隻時,便會將飼料放在籠子內,以誘導雞上門並將其關在其中。勸人千萬不要貪得無厭。
「[雞鴨魚牛羊鵝].+。$」有32筆,第1頁
序號 詞目 音讀 釋義
1 鴨仔聽雷。 Ah-á thiann luî. 指鴨子聽到雷聲,並不知道是怎麼回事。比喻一個人對所接收的訊息無法理解。 比喻一個人對所接收的訊息無法理解。
2 慢牛厚屎尿。 Bān gû kāu-sái-jiō. 行動遲緩的牛屎尿多。比喻懶惰的人做事不乾脆,常找藉口逃避或延遲該盡的責任。
3 無牛駛馬。 Bô gû sái bé. 沒有牛只能用馬匹來替代。形容退而求其次,暫且代用的無奈。
4 無魚,蝦嘛好。 Bô hî, hê mā hó. 捉不到魚,捉到蝦子也好。比喻退而求其次,聊勝於無。
5 無毛雞假大格。 Bô môo ke ké tuā-keh. 發育不良羽毛稀疏的雞假冒成體格高大。比喻一個人明明沒錢還裝闊;或指人明明沒有才能,還裝出很有本事的樣子。
6 牛牢內觸牛母。 Gû-tiâu-lāi tak gû-bó. 牛圈裡鬥母牛。比喻兄弟或同志只善內鬥、欺負弱小,卻不能抵禦外侮、克服強敵,反而被人看扁了。
7 牛就是牛,牽到北京也是牛。 Gû tō sī gû, khan kàu Pak-kiann iā sī gû. 把窮鄉僻壤的牛,牽到人文薈萃的京城,固執的牛脾氣還是依舊。形容人的個性不可能改變,縱使換了環境還是原來的樣子。
8 閹雞趁鳳飛。 Iam-ke thàn hōng pue. 去勢的公雞因體型較為肥大,拙於飛行,卻想模仿鳳凰飛翔。比喻如同東施效顰一樣想模仿別人。
9 甘願做牛,毋驚無犁通拖。 Kam-guān tsò gû, m̄ kiann bô lê thang thua. 情願當牛,就不怕沒犁可拉。意即為謀求一餐溫飽,只要願意放下身段,努力工作,不怕沒有機會。也常說成反話,用來告誡子女,不努力讀書,將來只能靠體力工作謀生。
10 雞卵密密也有縫。 Ke-nn̄g ba̍t-ba̍t iā ū phāng. 雞蛋的蛋殼再怎麼密合也有縫隙。比喻事情總會有破綻,不可能天衣無縫。
11 雞屎落塗,也有三寸煙。 Ke sái lo̍h thôo, iā ū sann tshùn ian. 雞屎落地,也有三寸煙。意為即便是微小不堪的雞屎,剛剛掉落地上時也會揚起一陣熱熱的煙氣,何況是做人,更要有志氣。
12 嫁雞綴雞飛,嫁狗綴狗走。 Kè ke tuè ke pue, kè káu tuè káu tsáu. 嫁雞隨雞,嫁狗隨狗。說明傳統社會要求女子結婚之後,不論丈夫是什麼樣的人,都要終身跟隨,從一而終。
13 近水知魚性,近山識鳥音。 Kīn suí ti gû sìng, kīn san sik niáu im. 經常出入水域,久而久之,便熟諳魚的習性;經常出入山林,久而久之,便熟諳鳥兒的鳴叫聲。比喻在怎樣的環境中生活,就容易學習到和該環境相關的才能。
14 人心肝,牛腹肚。 Lâng sim-kuann, gû pak-tóo. 人的心肝,牛的肚子。意為人心就像牛的肚子一樣大。「人心肝」指人的慾望,用來比喻人心不足蛇吞象。
15 烏仔魚搢水。 Oo-á-hî tsìnn tsuí. 烏魚逆水向前游。比喻不畏困難,積極向上。
16 膨風水雞刣無肉。 Phòng-hong tsuí-ke thâi bô bah. 青蛙腹部充氣鼓起,外表看起來好大,但宰殺後肉很少。譏諷言談誇大不實、常吹牛的人,喜歡說大話,一點本事也沒有。
17 跋一倒,抾著一隻金雞母。 Pua̍h tsi̍t tó, khioh-tio̍h tsi̍t tsiah kim ke-bó. 跌了一跤,撿到一隻金母雞。比喻因禍得福,從失敗中汲取寶貴的經驗。
18 送伊魚,較輸教伊掠魚。 Sàng i hî, khah-su kà i lia̍h hî. 送他魚,不如教他捕魚。比喻與其救濟或幫助他人,不如教他謀生的能力。
19 生雞卵的無,放雞屎的有。 Senn ke-nn̄g--ê bô, pàng ke-sái--ê ū. 沒有生雞蛋的,只有拉雞屎的。形容團體中沒有能帶來利益或好處的人,只有會惹事生非,帶來壞處或麻煩的人。
20 痟貪軁雞籠。 Siáu-tham nǹg ke-lam. 貪得無厭的雞為了吃飼料而鑽進雞籠。昔時農家養雞都採放養的方式,當需宰殺或販售雞隻時,便會將飼料放在籠子內,以誘導雞上門並將其關在其中。勸人千萬不要貪得無厭。